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励志散文 > 梧桐花开

梧桐花开

时间:2017-06-27 14:23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赣州阿鹏点击:
        
  梧桐花开
 
梧桐花是平凡而真实的,它没有茉莉的清香,牡丹的高贵,兰花的典雅,象征着扎根于大山深处,锲而不舍,为建设美好洞头而不懈努力的畲乡儿女。
 
梧桐花开的时节,冒着霏霏细雨,我们走进那个并不遥远的山村——会昌洞头。这是地球上残留不多的一片净土,尚未被现代工业文明的红尘所湮没。
洞头,位于会昌县东南角,与福建武平县相邻,鸡犬之声相闻,民俗风情相近……
从中村至洞头的公路上,路两侧净是苍翠的山峦。愈近洞头,山上,洁白的梧桐花一片片,越来越晃眼。疾驶的汽车内,游人们惊诧起来,纷纷摇下车窗,探头张望,一边不停地拍照。
山头,除了大片的梧桐树花,也夹杂有许多毛竹林。
圩镇就要到了,右边的山头上景色迥异,出现了一大片的原始阔叶林,呈暗绿色,蓊蓊郁郁地长满了整个山头。这在松树和杉树密布的南方山区,实属一大奇观。
洞头圩坐落在一片低矮的山丘之间,群山环抱,地势平坦。圩镇中央,一条小河蜿蜒流过。
洞头乡政府地势较高,屹立在院门口,可以俯瞰整个洞头圩镇。大院后部的山坡上,竹木繁茂地生长着。
胡恩泰,洞头乡常务副乡长,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个乡领导,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积极联系相关人员,安排走访。
茶室小坐后,来了一位年轻帅气的宣传委员,名叫黄武山,此人平头,面色白净斯文,说话条理清晰,吐字明朗,富有质感。
黄武山刚赶回来,又急匆匆带我们上路了。他开的是一辆蓝色的长安铃木,路途中,我感觉到这是一个积极,耐心,又开朗的人。
路上,他无奈地告诉我,乡镇工作颇为艰辛,加班加点是常事,他已经二十天没回家了。
一闪之间,我又想起了那篇非常著名的网络文章——《下辈子打死也不当乡镇干部》,忍不住提起了。
黄武山平淡地告诉我,这篇文章他也看过,他还引用了其中的一句话:“由于工作条件艰苦,乡镇干部大多都患有各种疾病。”
黄武山,原农商银行职员,2011年考取选拔生,被分配到乡镇工作。
洞头林木资源丰富,是闻名的毛竹之乡,全乡1万余人口,共有毛竹林3.5万亩,人均达到3亩左右。
洞头森林覆盖率高达85%,生态良好,空气格外清新。
车子在山巅盘旋,山道比较弯曲。身旁是延绵的青山,苍翠碧绿,消失在云雾深处。路途中,除了茂密的树木,其余就是毛竹林,毛竹很粗大,大部分比碗口还粗,一根根,挺拔清秀,高耸入云。这种竹子,在山下村庄里是很难见得到的。
福云山寺是一座有年头的小寺庙,因为我们看到了庙里的巨石与大木。庙门下方全是大理石铺砌的台阶,两侧还配有栏杆,漂亮整洁,气势雄伟。庙门虚掩着,空无一人,只有镀金菩萨在供桌上寂寞地静坐着。
庙的前方,视野极为开阔,青山莽莽苍苍往两侧闪移,空出一片笔直的视角空间来,使人心旷神怡,有一种俯视天下,唯我独尊之感。此时此景,我由衷感叹起风水先生非凡的目光。
黄武山指着远方的一大片黄土山坡告诉我,那是芙蓉李种植基地,洞头乡除了发展乡村旅游,第二个产业就是发展特色农业,正积极发展毛竹、烟叶、芙蓉李、山林蛋鸡等农业项目。
庙门下的空地上,会昌在线的陈志勇放飞了遥控的无人机,要将洞头的秀美山川拍摄下来,传递给山外更多的户外旅游爱好者。
第一次看到这种新奇的场面,我的心也随着无人机飞翔起来。
中午时分,离开大型古民居连班第后,我们走进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竹楼。竹楼是畲族老板蓝天翔建造的。竹楼上下三层,两栋,呈“7”字形布局,带门楼。门楼和竹楼皆为畲族风格,一律以竹片装饰外墙,竹片将内部的水泥骨架包裹得严严实实,远远望去,仿佛是全竹搭建,充满了洞头的竹乡风情。
竹楼南部还有一处小竹楼,单层,无墙体,应该叫竹棚吧,那里竹凳、竹桌齐全。饭前间隙,我们在那里就坐歇息,观景,品茶,吃洞头小吃米冻干。米冻干是一种色泽金黄的小食品,清香酥脆,轻轻一咬,“咯嘣”一声,全稀碎了。细细咀嚼,满嘴清香,回味无穷。
曾荣长,赣州市科技局副调研员,受单位委派下驻洞头,负责扶贫工作,他调侃说:“洞头(石圳村)不能脱贫,我就回不去了。”
曾荣长没有一丝官气,当别人介绍他为“曾局长”时(为了称呼方便),他立马微笑纠正:“副调研员”。
谈起竹产业,曾荣长非常热心,提了许多好点子。“保三砍四不留五”,是他首创的砍竹理论,意思是保护三度的竹,砍伐四度的竹,不留五度的竹(一度为两年),这是根据竹子的生长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小竹楼下,群英荟萃,赣州市人大代表,爱心人士刘红霞在座。还有乡干部胡恩泰、黄武山及会昌在线的负责人钟平等人。
丰盛的午餐在竹楼二楼举行,饭菜美味,绿色天然,尽显洞头特色。山里天气多变,又下起小雨。竹楼外,雨声噼里啪啦传来,有一种雨打芭蕉的韵味。
饭后,稍事歇息,我们又驱车去往了养鸡基地。山道弯弯,黄武山驾车非常从容。山路是新开辟的,路面铺垫了大量石子,一点也不显泥泞。路旁,修路砍伐的干木还依稀可见。
行约十余里,看到山坳里新建起的一个大型养鸡场,上万只白鸡气定神闲地踱步觅食,不时地飞翔着,或嬉戏,或打鸣。铁丝网根本围不住它们,这种北京引进的白鸡可以飞起七八米高。
白鸡叫山林蛋鸡,用玉米喂养,是纯绿色的天然蛋鸡,现已即将产蛋,准备上市了。
一路上,黄武山一边开车,一边不紧不慢,侃侃而谈。他告诉我们,蛋鸡是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建设的,为了集中资金,扩大养殖规模而创办于此,主要用于产蛋,不卖种鸡。现在已经养殖了三四个月,四个月后,鸡蛋就可大量上市了。
返回洞头乡政府,见到了乡长刘志福(这个名字,我总会联想起刘志丹)。我们早就认识,我跟他谈了作家组团采风的一些构想,他颇感兴趣。
不一会,刘志福下乡去官丰村了,胡恩泰也下村了,许多干部都下村去了。洞头政府大院静谧无声。扶贫,空心房整治,村级财务审计是目前乡里的三大迫切任务。
一路上,目睹坡陡,弯急,路狭,听着他们的倾情谈心,我的眼睛忽然酸涩起来。长久以来,在我的心目中,公务人员就是那个“优哉游哉”“朝九晚五”“平稳舒适”的代名词,今日看来,也未必尽然。
洞头乡美景众多,太平飞瀑,梯田云海,雪莲山,红豆杉谷,不胜枚举,这一次,因时间关系,未能逐一游览。
四点时分,告别美丽的畲乡洞头,我们坐车返程,睡眼朦胧中,背后群山绵延,如水一般流过。
车窗外,大片的梧桐花又一次映入眼帘,那洁白如雪的梧桐花呀,开得如此烂漫,如此香醇,把洞头黯淡的山岗都点亮了。
车依旧在前行,我心绪飞扬起来,我一直在想:这洁白的,平凡,不起眼的梧桐花,它们美丽芳芳,不离不弃的品格,是否与那些坚守竹乡,艰难跋涉的乡村干部们颇有几分相似呢?
周公解梦:梦见梧桐树(开花),会受人尊敬。
我以为:梧桐花开,也是令人尊敬的。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