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抒情散文 > 怀念,上元节延绵的灯火

怀念,上元节延绵的灯火

散文
时间:2009-07-31 21:12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小可园子点击:
        
编者按】:一个节日就是一个记忆,也是一个缅怀的思绪文章家乡的风俗为入点,以美丽的传说为文章的切入口,阐述了一个名族文化的遗风。结构严密,语言流畅,思路清晰。不失为一篇好的文章。欢迎作者来到散文在线,期待你的再次来稿。可儿荐阅读】    

    是一场繁华的记忆,离月亮很近,离灯火太遥远。——题记
  
  正月十五放花灯的风俗,有说与佛教的流传有关。《涅盘经》上说,如来佛死火化后,将其得到的舍利子装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床上。然后,仙人(当指佛门弟子)一边散花一边奏乐,并绕城每一步的距离点燃一盏灯。又有说始于我国汉代,当时叫“上元燃灯”。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的灯火,一直要点到第二天天明,为的是祭祀一个名叫“泰一”的神。这些都不过是一种推测罢。
  
  却不知家乡在上元节放灯的习俗缘自何时,又延习了哪一说法。放灯三天,是从正月十四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为什么要放三天呢?因为这三天所放的灯分别不同:正月十四放的灯是敬人的,曰:人灯;十五放的灯是敬神的,曰:神灯;十六这天是敬鬼的,曰:鬼灯。根据各自的说法,灯摆放的地点又有不同。人灯是放在每家每户的家门口上,以示人丁兴旺;神灯则放在庙里,希望来年得到神的庇祐,人畜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鬼灯要放在坟地,大路,河边上,或许是为了让无家可归的灵魂能找到回家的一条路吧。
  
  家乡放的灯决不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那种,那不附合彼时彼景,如若是便与穷乡僻壤的乡村意味相左了。如果有那么一家两家挂出来一两盏的灯笼,也是心灵手巧之人的杰作,决非掏银子换得。记得在村南的一户人家的大门外曾挂过一盏跑马灯,六角形,灯体的六个面上有非常传神的神话《西游记》里的人物来来往往。灯制作新奇、创意、细致而富技巧。那灯又正挂在当街尽头。人们从远处一望就可看到跑马灯里的人物在不停地旋转着,跑着,似腾云驾雾般飞旋着;一忽猪八戒,一忽孙吾空,一忽白骨精,一忽又是唐僧。
  
  就听有人问:“这是谁家出了这样手巧的呀?”
  
  那边就会有人高声应和:“老马家的二小子。那个把武字多写了一撇,还说多条腿跑的快的那个。”四周“哗”地一片笑。
  
  人们啧啧称赞着心灵手巧的制灯人,而让人解不透的是,这个把武字多写了一撇,却将灯做的如此维妙维俏的人后来却成了我们姐妹中老大的女婿。不过这是后话。现在过年他可没时间做跑马灯了,说实在的,也没那个必要了。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会一头钻进厨房里,掌勺,抄铲,刷锅,做大厨。我们会在一旁不断地为他指点江山,激扬热情。
  
  “哎,老大,做番茄鸡蛋汤呗。”
  “哎,老大,做个糖醋鱼呗。”
  我们这样没大没小地称呼,提建议。您别笑,我们家民主起来时,没人姐姐、姐夫地叫,可也没人直呼其名,太不礼貌了。我们中庸,我们叫:“老大,老二,老三……。”
  老大仗义起来说:“你们姐几个好容易凑一块了,去,说话去吧。”
  转身他又招呼他的同类相:“咱们来做吧,她们也忙了一年了。”
  
  嘿,好事,好事,我们会借此呼拉一下从厨房全跑光了,脱掉鞋子,横七竖八坐在床上去说当年跑马灯留给我们永不褪色的记忆。却怎么也记不得那些不是跑马灯的小小的灯盏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了,那些用廉价材料制成的圆圆的小球,用柴油浸透了,放在一个个的器皿里,由人抬了;吹着锁呐、敲着锣鼓的道爷班子个个像打足了气似地摇着头晃着脑演奏着。穿着新衣打着灯笼的小孩儿四处穿梭打斗。打扮的漂漂亮亮手拉手站在街道一角的女孩子们静静地观望,精气神十足的小伙子们则盯着道爷班上的各种乐器,想着自己会把哪种乐器摆弄的更嘹亮更让这灯火有新年的气氛。在这时,你随时都可听到:“串,冷不。来把大棉袄穿上,别感冒了。”
  
  “娘,我在这儿哪。给我拿过来。”那个叫串的孩子正不眨眼地看着他瘦高的二叔抱着一只笙鼓着腮梆子可劲地吹哪。
  
  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汇集起来了,随着乐队和锣鼓震天动地的响声,那份快乐和喜庆也就洋溢在家家户户和村里村外了。
  
  十四这天,因是人灯,所以人们要走遍村了的大街小巷。每个胡同口,每家的家门口上都要放。灯火以燃烧时间久长为最另主人高兴了,那也预示着红红火火的日子会长久持续下去。这时门口放了灯的人家,就会留下人来看守它们,也有人会继续随着送灯的队伍走下去,直到送完最后一家为止。
  
  十五这天放神灯。这天放灯的队伍会在村子里绕上一个大圈圈,然后向着庙宇的方向走去。说是庙宇,其实那里早在文革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片废虚了;所以,诸神的牌位也早就不存在了。但废虚归废虚,人们有了什么事情,比如有人归天了,人们还是要到那里告诉一声,这叫报庙。而今庙倒了,牌位却立在了人们的心里。
  
  放灯的队伍将灯送到后,乐队吹拉弹奏,鼓乐宣天,道爷们诵经咏佛,人们则凝神肃立,以示对神的敬仰。待一切完毕,就听铜锣“咣”地一声响,鼓点急速敲打起来,紧似密集的暴雨,乐队再接二连三一曲一曲叽哩哇啦吹吹打打演奏起来。直到人们认为一切努力足以表达那份虔诚的心意了,才将送神灯的活动结束了。
  
  十六这天放鬼灯。放鬼灯要放到各家的祖坟里,还有就是通往村外的路口上、河道上也都放了。放鬼灯这天最吸引人了。因为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看到村子里一串串的灯火从村口向着四通八达的道路延绵而出,迤逦而去,其景蔚为壮观;至若曲曲折折的河廊上,顺流而下,就会看到那些闪闪烁烁着的无数只眼睛,它们明明灭灭中是来自天上还是生由地下,自是谁也说不清了。
  
  整整三天,处在新年尾声又在农闲里的人们都是在鼓乐声中,在欢笑声中,在一份虔诚的盼望和祈祷中度过。
  
  后来离开家乡了,到了一个小城。再也没见过像家乡那样送人灯、神灯和鬼灯的风俗。倒是每到正月上元节时,有了灯市。那是统一买来的制作十分精美的大红灯笼,在繁华的人行街上,一串串,一路一条街的挂过去。虽然各种式样,也有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的,不泛一种城市文化底蕴,但少了一份自然与乡土的气息和浓郁的年俗味道
  
  再后来,或许真的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了吧,连那些如出一辙,千篇一律的大红灯笼也懒得往电线杆子上挂了。取而代之的是燃放烟花。政府花了大把的银子,买来的烟花乒乓五六放上个把小时,待烟花随风消散,十五过了,年味也没了。省了人力,省了时间,更省了脑筋,似乎特附合快节奏的日子。但细思量又过于功利了点,全没了最初的韵味,也没了最初的古朴、自然与原始的情感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4)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长袖伊人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09-07-30 21:07 最后登录:2011-03-13 22:03
优美散文
  • 祖父的咔啦棍

    散文/随笔 李朝元 祖父的咔啦棍 咔啦棍,一种驱赶鸟禽的工具。竹竿做成,一米多长,擀...

  • 那一抹白月光

    茫茫人海,都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彼此裹夹着,抵达各自的远方。有的相视而过,有的擦肩...

  • 一家三代感党恩

    一家三代感党恩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我的心,党的思情比海深...

  • 一个安静的傍晚

    一个傍晚,我见到了这个世界美丽的一面...

  • 学习党史心得

    “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进的方向”。回首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

  • 学习革命精神,继承优良传统心得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春华秋实,中国共产党的100年道路充满着鲜血、泪水与汗水,无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