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抒情散文 > 故乡行——记黄山区文艺家“走近黄山西大门”艺术采风

故乡行——记黄山区文艺家“走近黄山西大门”艺术采风

散文
时间:2012-10-24 08:44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雪影霁扬点击:
        

  我生长、工作在大山,已有四十余年。时光荏苒,而今离开曾经工作二十年的第二故乡——焦村,掐指一算已正好十年。这十年间我虽身在外地,但无不惦记着曾经养育过我的那方水土!
  
  那里曾经让我有过坎坷,有过波澜,有过悲泣,有过激动,更有过年轻时的张狂;那里让我的心有过壮志,让我的情有过燃烧,让我的汗水有过挥洒,而更让我的记忆有过铭记。脑海深处永远挥之不去的是那大山绿色的森林,是那层层的良田,是那潺潺的溪流,是那白云深处憨实、朴素的农家人!
  
  曾有多少次那山、那水、那人在梦里依稀;曾有多少次我凭栏倚窗眺望故乡云;曾有多少次憧憬穿行红尘与喧嚣的时空;曾有多少次想回故里终就没能成行。心中一结,什么时候亲临一下我那第二故乡,她的容颜是否因岁月流逝而已改变!
  
  这是金秋十月,一个秋风送爽的时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黄山区文联举办的黄山区文艺家“走进西大门”采风团。我对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激动不已,因为这一次我终于如愿以偿,亲临我的第二故乡——焦村。
  
  早上七点钟,天空有点灰蒙,我们一行已从中通广场上了一辆大型客车,离开早晨渐渐喧闹的城市。车缓慢地驶出城外,进入主道去往焦村。刚驶出几华里,便看到前方道路正在施工,车只能在颠簸中减速而行,听焦村政府工作人员说,目前此路好多路段正在进行拓宽,弯道拉直,穿山隧道等在建工程。十年前修建的三级公路,而今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想必黄尘飞扬之后,不久的将来是省二级公路,那样就可大大减少去黄山西大门的时间,也为焦村再次腾飞,带来加快的新步伐。随着离城区越来越远,山区的景色逐渐驶入了我们的眼帘,深秋早晨的雾气格外浓郁,山峦在雾气的笼罩下时隐时现。当车行驶到白沙岭头,顿感山里的天是如此变化多端,一山之隔便有两重天。那头还雾气蔼蔼,这头已日光微暖,秋日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向车内,淡淡的带着温暖。我向车窗外眺望过去——焦村镇已在群山环抱之中。
  
  车行驶到白沙岭下,便是一马平川的柏油路,不到十分钟后到了焦村镇政府所在地。当年,只有几家商铺的焦村商业街,而今路两边也竖起鳞次栉比的小高楼。我看到昔日的街道早已经旧貌换新颜,心中喜悦,难于言表,迫切地想早点上到那摄影平台上去,好一览我故乡的风貌。
  
  遗憾的是我们的车没有中途停靠,车直接开往翠微寺庙,然后下到社屋村上方的观景台。此时正是日出山坳红似火的时候。下了车,我迫不及待的跟随着美协的朋友们快步登上若大的观景平台,此时,被压抑多年的心声似乎在呼唤:寻找绿洲,亲近大自然,放松自己的灵魂。站在平台上,方圆十公里的山野,河流,尽收眼底。此情此景,心中之激动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一片霞光像一把银针的从黄山西海两翼山坳深处射出,像给盆地中小镇戴上了银色的桂冠。眺望两翼大山,逶迤含黛,群山连亘,绵绵不断,像雄鹰的翅膀将周边自然村章村、百步、双溪、陈村、汤刘紧紧地包裹在腹的中央,腹内大小不一丘陵似绽放的“磨茹伞”,在它的上空是一团团白雾,是一缕缕炊烟,晃晃悠悠,袅袅飘荡。在腑瞰眼下,在平畴和山之间形成多条亘古的曲线。道路桥梁纵横交错,水网密布,绿水如带,迢递不断。秋后收割完的稻田,剩下的稻蔸还是黄澄澄的,田野之中老黄牛更带着它们小仔们悠哉地哏着。不时天空有几只小鸟,亮着歌喉,清脆悦耳,从我眼前飞过。这美不胜收的景观,让我迷离,让我振奋!大家被这大自然的美所感染,也不禁拿起相机四处留念,给自己留下美的印象。随着日程的安排,最后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摄影台,向对面的阴边河——双龙潭,驱车而去。
  
  客车路过峰景村和小岭脚,我被一片翠绿、生机盎然的竹海所吸引。我头脑顿时想到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竹经历了多少年的繁衍,深扎在这片大山,延续着它生命。远远地望去,那竹像一块无暇的翡翠,让我思绪自由的驰骋:想那竹在春风里吸吮春的甘露,在雷雨中搏发,在雾霭烟坡中促长。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总是四季常青。它那正直,朴实,高风亮节,艰苦奋斗的精神,代表着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古人云:有竹之地人不俗。我想:我的故乡人同样也不俗。
  
  在我瑕想中,车便到了进入西大门的检查站。我们一行直奔双龙潭。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三十年前,我还是黄毛小丫头,便参加当时举办民兵打靶培训,就来过此地。在路上我愉快地讲述着过去的事情,好似是当向导。一会儿就到了双龙潭边,大家被那碧绿池水所吸引,抢着拍摄。我感叹不已:三十年了双龙潭并没有因为大自然的洗礼而改变她的容颜。她依旧那样碧绿,那有幽静,那样深不可测,周围的森林也依然茂盛、翠绿、粗壮,看不出那里不一样。唯一的变化就是感觉过去水流的哗啦声,如今听到耳中却似像琴声一样在低缓的倾诉,也许是岁月变迁我心已不同旧时,也许季节更迭流水也异平常,一切谁又说的准呢?放下刚刚散去的思绪,再次欣赏双龙谭美丽的景色,山涧那无数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歌喉的展示;那碧潭边的挺拔墨黑的松柏依旧是它对肆虐狂风的抗议,我仿佛听到琴声中大山对流逝岁月的记录声!我捏着相机快门扒在鹅卵石上捕捉美妙的镜头。让思绪融入在大自然的时空里!
  
  美丽的景色还让人意犹未尽,大家不得不要告别双龙潭,因为根据行程安排,我们要去下一站,毛坦电站下方的世外桃源——汤家庄。
  
  这是一条山间机耕路改建的汽车道,山道弯弯特别的难走,真得佩服司机胆量和技术。路上的颠簸,让我头晕目眩,好在听着画家协会一位原来就在毛坦电站上班的老师一路介绍,毛坦电站是华东地区电力网之—。它是由拦河大坝和引水遂洞而成,砌的是石双曲拱击大坝,电站机为2*2500KW,,设计年发电量为1407万KWH。而正常蓄水是241M,死水位为237.5M,顶坝高程为245.9M,引水的洞线近2000M穿过公路两侧的崇山峻岭,引贤村境内殷溪河水进毛坦入库。听着听着分散一些我晕车的反应,不觉中也就到了电站,下了车走上大坝平视着眼前山与水的交融。
  
  只见彩虹式的大坝深深稳扎在两山之间,象老虎的两个大钳,夹得水流乖乖俯首帖耳,并为人类造福。
  
  此时正当响午,艳阳高照,秋风微扬。站在、大坝上看到宽阔无比一大片湖面,放眼眺望,大坝被群山环绕,周围的山峰层峦叠嶂,绵延不绝,其中更有茂密的森林,山阴之面墨绿一片,加上幽静深邃的湖面,不由让我心惊胆战。大家在坝上逗留少许,便匆忙拍照留影,急不可待地想一睹那世外桃源农家风貌。
  
  跳上客车约行十五分钟,便到了汤家庄,展现眼前的是好一派风光哦!
  
  我早些时候听人们说过的新坑电站,后于毛坦电站一同并入华东网。这里水系便是新坑水电站的库容区。不太宽敞水面像一条柔软的绿色缎带,在水天成一色中更显得亮丽。站在正在建设的休闲广场边,隔河而看,对面是起伏绵绵的低矮山丘,虽然还没到深秋,但也能看到色彩缤纷。那毛竹更是将自己整个身躯偏向这绿水,觉得自己还不够绿,还要沾点这水的绿才是。河旁,农家人种植的芦笋在秋风中摇摆。远处一群放养的群鸭,在水面上一边觅食一边嬉戏。周边依山傍水的农家小屋,齐涮涮,亮闪闪。小桥下溪水孱孱,晃荡的小竹筏,似乎招摇着我们,坐上漂流一番,领悟一下这世外桃源的自然风光。我不尽又感叹:是水让这片山野变得如此的灵秀,而又生机勃勃!我拿起相机“咔,咔”将这风光旖旎景观收入囊中。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们不得不挥手说再见了。带着满腹的喜悦回到焦村镇,中餐后便踏上回归里程。一路上大家游兴未了,个个情趣亢奋,唱着熟悉的红歌,真乃一路欢乐一路歌!
  
  这次故乡行,圆了我回故一探的愿望。我说不清故乡的山是豪迈还是俊秀,说不清那地是平坦还是突兀,更说不清那水是柔美还是清澈,但我分明就是崇敬和膜拜,分明看到了故乡在变体在飞跃。
  
  2012年10月23日
  
  肖眉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吟夏(三)

    茫茫人海,我只是光阴的过客。也许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岁月让我成熟,磨难锤炼意志,...

  • 洋槐花开

    从农家院到打谷场,从渠塘边到田埂间,处处都是洋槐树的阴凉,处处都飘散着洋槐花的浓...

  • 早春

    喜欢春,不太喜欢仲春的繁,因为它略显的浮躁和肤浅,也太不喜欢暮春的残,因为它稍有...

  • 情绪的泰山

    散文 李朝元 情绪的泰山 写过泰山的人很多,登过泰山的人更多。写过却没有登过泰山的...

  • 那一朵墨色的云

    炊烟停息,远近的灯火渐渐亮起时,窗外的世界终有了一丝丝凉意。 橘黄色的灯光,柔弱...

  • 魅惑之春

    夜风卷着细雨打在玻璃窗上,时而急骤,时而徐缓,一阵阵的风雨声仿佛是春天的跫音,好...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