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哲理散文 > 神交古人的左宗棠

神交古人的左宗棠

时间:2012-04-07 17:03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苦鸿点击:
        

  学校东北方向有一个叫界头铺左家塅的地方,是湘阴县与望城县毗邻的小镇,是晚清“中兴之臣”左宗棠出生之地。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我在想,一个能养育出国家栋梁之才的地方,该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吧,于是,带着心中的疑问,带着绵绵的景仰之情,在梅花岭休整片刻后,便租了一辆摩的前往瞻仰与凭吊。
  摩托车在长湘公路上风驰电掣地飞奔而去,我的思念也在一路狂飙。
  大约几分钟后,车子拐入了长湘公路左边的一条乡村水泥公路,公路被苍翠欲滴的灌木所笼盖,煞是惬意。
  很快,车子进入了一片开阔地,放眼所见,都是金黄色的稻浪在翻滚,老乡们正在忙着收割,各个的心里都是喜甸甸的。
  公路上堆满了收割下来的稻穗,摩托车从上面悠然而过,轧下了一个个的希望,绽放在老乡们结满幸福的脸上。
  大约几分钟后,车子拐进了一条田间小道,一栋长方形的四合院进入了我的视野。
  “前面就是左宗棠故居吧?”我惊喜地说。
  “不错,一分钟就到了。”摩的哥得意地说。
  我的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思想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穿梭到了左宗棠的童年时代。
  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是一位秀才,因为家境太穷而请不起教师来管教自己的三个儿子,只好亲自上阵。左宗棠是一个病弱的小孩,身体孱弱,小肚皮挺起,在他生命的最初两三年内,连存活的希望都很渺茫,但他是祖父的小宝贝,这位老绅士总爱说:“此子异日必能昌大吾门。”
  “到了,这里就是左宗棠故居。”司机的一句话把我从梦镜中拉回。
  跳下车,睁眼一看,刚才的美梦似乎被击了一个粉碎,跃入我眼前的故居与我想象中的委实有天壤之别。
  四合院的大门上有四个淡红色的字“太傅祠学校”,我很快意识到,在历史的变迁中,这里曾办过学校,可叹一山难容二虎,一屋难养二龙,这个诞生过“中兴大臣”的灵气之地,并未像人们所期待的一样,养育出更多的人杰。这似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天才出自勤奋,而不是出自祖上的荫庇。
  淡红色字的下面是两扇红漆班驳的大门,门上是一副沉重的锁链和一把巨大的铜锁,它们无情地将历史与现实一隔为二。
  我透过门缝,想穿越到历史的时空中去,可惜,除了看到满屋的杂草和蛛网,竟一无所获。醍醐灌顶中,我酣然猛醒,辉煌已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
  大门墙壁的两侧是新刷写的一副标语: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这不知是后人对左宗棠思想的一种传承,一种反躬自省,还是一种自我粉饰、自欺欺人。我想,将来的历史是会作出更好的诠释的。
  大门前面是一块空地,荒草满坪,残垣堵堵,断壁处处,野花朵朵,思绪飘零。
  左宗棠3岁时,跟祖父上山采栗子,采到栗子没有吃独食,而是回家与兄长平分。祖父夸他:“这孩子分栗子很公平,还知道谦让,以后有出息。”
  此时此地,我似乎被某种灵犀打开了心扉,忽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何许风光无限的人物,在历史巨浪的淘洗中,真正能留下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断壁让我心忧,杂草让我心荒,班驳的红漆让我心重,我干脆退回到了远处的一个山坡上,静静地凭吊它昔日的辉煌与荣光,不为别的,只为那粒遗失千年的散落在故居中的思想启蒙的种子,只为重拾一个少年心忧天下的家国梦。
  有了梦想,只要勇于奋斗,总有收获的季节;有了思想启蒙的种子,只要寻找到适宜的土壤,总有开花结果的时刻。
  左宗棠5岁时,他父亲举家迁移到长沙。左观澜在这里教书,左宗棠则在父亲的指导下继续学业。从此,左宗棠带着启蒙的种子,带着家乡的灵气开始了自己的求学和创业之路。
  在父亲的严厉教育下,他成绩优秀,1827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1832年,他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第,但此后的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有一次落榜,竟是因为湖南人多中了一个进士,而湖北人少了一个,硬把左宗棠撤下,换上了一个湖北人。左宗棠决定不再参加会试,开始寻找新的报国途径。
  科举失意,仕途无望的左宗棠,因家境清贫,芳草难觅,只得委曲求全,入赘湘潭望族周系舆家,当了上门女婿。那年,左宗棠正好23岁,便在新房上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既是左宗棠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1844年,左宗棠举家迁回原籍——湘阴柳家冲柳庄,准备安心务农。柳庄位于今湘阴县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离界头铺镇约15公里,为左宗棠36岁闻达前在家务农的地方。柳庄是左宗棠用四处讲学赚的钱购买土地建造的。当时左宗棠自号“湘上农人”,躬耕垅亩达8年之久。蜇居时的左宗棠,于“萧闲沉寂之时”,除了躬耕,义赈,兴办义学外,特别注重读书、著书,留下《朴存阁农书》等传世。期间,他系统研究天下山川地理形势,这为他后来建楚军,总督数省,规复新疆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这里,左宗棠度过厚重的青壮年,随后亦步亦趋地走入仕途,进而扬鞭跃马一世,戎马倥偬一生,立下不朽之功绩。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1852年,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其势汹汹,左宗棠在老朋友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左宗棠在炮火中缝城而入,张亮基大喜过望,将全部军事悉数托付给左宗棠。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各种建议都被采纳,并立即付诸实施,终于使太平军围攻长沙3月不下,撤围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后来曾国藩给予了他很高的赞誉:“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左宗棠)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我想,下一站,应该到柳庄去看看,看看这个真正藏龙卧虎的地方,看看这个修养出一代名臣的地方。最后,与摩的哥进行一番讨价还价后,便沿着山村小道,一路追寻而去。
  大概十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左宗棠闻达前的隐居之地——柳庄。据历史记载,这是左宗棠于1843年用教书所得的900两白银,在此地修建的一座花园。
  在距离柳庄一百米的地方,我让摩的哥把车停了下来,然后,独自一人走向柳庄前面的田埂。
  柳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放眼望去,整个院落古色古香,错落有致,环境幽雅,不愧为灵气之地。院子的正前方是一口池塘,在微风吹拂下,水波荡漾,鱼虾跳波,左宗棠一面耕田,一面教书作论,所用笔墨全都在此池塘清洗,后自名为“天砚池塘”。水塘四周绿柳树青青,树影婆娑。水塘南北各有一株四人合抱粗的枫树和柞树,郁郁苍苍,如墨绿大伞,人称“神树”。池塘旁是稻田,遍地金黄,煞是喜人。稻田的东边山上,左公当年栽的茶树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至今青翠欲滴,摇曳多姿;左公当年植在宅院西面后山上的竹林仍坚守着自己美丽的家园,依然风姿绰约。
  在池塘里洗把脸,感受一下左公当年的清润与灵气后,开始与柳庄亲密拥抱。
  抬头一望,柳庄院门两侧有左公写的门联:参差杨柳,丰富农庄。门额匾上则有左公题写的“柳庄”二字,庄重稳健,遒劲有力。院门前是一个晒谷场,从晒谷场向南穿过隔墙圆门是庭院。院内,他亲手栽的十二株梅树傲霜开花,暗香浮动,沁人心脾。庭院南侧是他读书的魁顶阁楼,名曰“朴存阁”。宅屋分前后两进:前进北边为谷仓、杂屋,南边为前厅、厢房、孔子堂(即子弟学堂);后进由两个四合院组成。整个宅屋砖墙燕瓦,具有典型的晚清民居风格。
  我仰慕左宗棠,是因为他为捍卫祖国西北边疆,确保新疆留在中国版图立下了巨大功绩。
  我钦佩他,是因为他抗击法国侵略者,为保卫台湾也立下了巨大功绩。
  一言以要之,没有左宗棠,占国土六分之一面积的新疆今天就不会在祖国的版图之内。
  左宗棠故居与我所在的学校遥相呼应,同土同宗,同根同源,自有惺惺相惜之情。其古风遗韵,道德操守,无时无刻不浸染着另一方土地。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6和9的对话

    话说古代有 2 个秀才,一天,他们同时去饭馆吃饭,对面坐在靠窗的同一张桌上,桌子的...

  • 七月:陪你扬帆远航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还没认真咀嚼上半年的况味,我们又信步盛夏,扬帆远航。 过往,...

  • 水在月华之下

    关于水与月的哲学思索...

  • 我想小姐姐却不想我

    从前有一颗种子, 坚硬的外壳里, 有着一颗小太阳, 小太阳充满能量, 它不断的吸取水...

  • 思想的变革

    世间 的人性世俗得很,中庸之道无济于世,只有极端化撞击才能瓦解庸俗。 就像一根弹簧...

  • 世先有宋仁宗,后有包青天

    相对于秦皇汉武宋仁宗也许没干过什么惊天伟业,但历史地位却丝毫不逊。...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