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哲理散文 > 孔子用“三”说事

孔子用“三”说事

散文
时间:2017-03-02 15:09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李赋春点击:
        
  细读《论语》,发现先师孔子说事论理,多用“三”数。人是三人,事是三件,物有三类,情有三种,时间也是三年、三月、三日。品味之余,感觉颇有些趣味。
  与人数有关的道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在一起,必然有一人可以做我的老师。说到殷朝的贤能之人,孔子肯定地说:“殷有三仁焉”,有三位仁人。为什么不是二人,或者四人呢?
  与时间有关的事理,更是无一例外。孔子到了齐国,听到《韶》这种乐曲,很长时间吃肉也感觉不到肉的香味,记录下来便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谈到孝与不孝的评判标准,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考察三年,此人还在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孝了。孔子的弟子宰我给孔子埋怨“父母去世,服丧三年太长了”,提出一年就可以,孔子很生气,说“宰我不仁啊!生下来三年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服丧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这个“三”数,应该是准确的。
  孔子重视饮食卫生,参加君主祭祀典礼会分到一些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矣。”自然条件下,肉放三天会变质的,君主赏给的肉也不例外。
  孔子到处推销自己,表决心,“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一个国家交给他,几个月就有所改变,三年就有成效。话说到这个份上,按说可以了,可还是鲜有重用孔子的,也算是一个悲剧。
  对于世风日下的情况,孔子借评述古时候百姓的毛病,说当下的人更差,言辞犀利,毫不客气,“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今人的缺点毛病也无法同古人的缺点毛病相比了。古人气质上有缺点的尚且朴实可贵,今人则变得更加道德低下,风俗日衰了。
  柳下惠多次被罢免,到底几次?听孔子的吧!“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三次就三次。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又是三项。
  孔子有很强的自律性,也要求弟子们时时反思,曾子说:“吾一日三省吾身”。有人翻译成一天三次反省自己,早中晚各一次,其实,这个“三”,应该是再三、很多的意思。“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要教他了。在孔子看来,“举一反三”是个很重要的能力。
  周朝的泰伯,有崇高的品德,他多次把天下辞让给季历,人们都称颂他。孔子说:“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说的好像让了三次似的。孔子很反感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认为那是国家衰弱的征兆,“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延续三代都很难。“三代”是多长时间?从孔子对家臣干政的愤怒来看,三代或许连几十年都不到,只是说明时间很短罢了。
  对于君子的定义及论述,“三”的运用就更加普遍了。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在论述君子的修养时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君子应当好学,努力使自己容貌端庄,诚恳随和,言辞和气。
  孔子更直接,论述“君子”全是“三”数:
  君子的处世之道:“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说完,弟子子贡说,这正是先生对自己的评价啊。孔子欣然接受,做君子,正是孔子一生追求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告诫不同年龄段的人,要注意: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要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现在看这个论调,是落后和错误的。在那个年代,孔子如此敬仰权贵,似乎也不得志,他说的这种“君子”也与小人无异。
  君子有九思,这次升级了,不是“三”,是三个“三”:“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做个谦谦君子,需要这“九思”,同样,“九思”做人做事,必定是君子所为。
  说到侍奉君子,孔子也有评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抢着说话,叫急躁;该说不说,叫隐瞒;贸然说话,叫盲目。孔子的对人格修养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联想到自己的性格,急躁和盲目的错误常犯,侍奉“君子”差距还是很大的。
  关于交友,孔子分析的更细致、更深刻,“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把朋友分成了两个三种,有益的三种,有害的三种: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益友。脾气暴躁的人,优柔寡断的人,谄媚逢迎的人,是损友。用这个说法,分析一下自己的朋友圈,会不会出一声冷汗呢!
  针对个人的嗜好,孔子分别列出了三种有益的,三种有害的。他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倡导“礼乐调节自己,称道别人的好处,多交贤德之友”,反对“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读到这句话,我首先想到了自己“豪饮狂喝,不醉不归”的陋习,确是十分无益的,应当修正改变。
  翻阅整本《论语》,无论是孔子曰,还是弟子曰,“三”数就是这样满满当当,其他的数字少之又少,是恰好如此?还是思维习惯?其实,细加分析就会感觉到,实数的“三”还是虚数的“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和聆听到一代先师严谨治学的态度,缜密的逻辑性,和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更能领会到先师智慧的真谛。
  
  李赋春
  2017年2月13日于曲阜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颠覆懒觉(散文)

    年轻人喜欢睡懒觉,似乎是普遍的现象。如果,按照健康的说法,睡懒觉则是最不健康的问...

  • 人的高低贵贱

    在飞机上,我和邻座的人有点小争执,他的朋友便说: “什么人,能跟我们坐在一起。”...

  • 人生四种事

    人生有那么多的事,总结起来只有四种事: 深爱和深情、满足需求和欲望、安全感和信任...

  • 虚掩的门

    有位同事,她办公室的门总是虚掩的,只留一道狭窄的门缝。室内的光线从门缝里渗透出来...

  • 生命

    生命...

  • 人格缺失让灵魂无处安放

    在长期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中, 我们评判一个学生是坏学生,是因为他的分数不高,...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