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景散文 > 沉默的铜山湖水在荡漾

沉默的铜山湖水在荡漾

散文
时间:2015-07-27 13:53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洪河微波点击:
        
  周末闲来无事,应张流波老师的邀约,前去拜访一下铜山湖。出发的前一天,我理了理发,洗洗澡,还特意从朋友那借了一个相机,临行前朋友给相机充满了电,教我怎样按快门,再三交待相机怕碰,保护好镜头,不要把镜头盖弄丢了,多拍些美景回来后共赏。我欢快的答应了下来。
  当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被窗外悦耳的鸟鸣唤醒,看一下手机时间才五点多,约好的出发时间是六点半,本想再眯一会儿,可是闭上眼睛还是睡不着,只好起来把昨天准备的行囊又检查了一遍,洗涮后站在阳台上活动活动,看了几页《奔流》,才快步走下楼去。
  听到张老师讲同去的有美女诗人晓苏、还有小说家李言,因为时间早,我便掂了四份早点,匆匆赶到约定的地点。清晨,小城还没有完全苏醒,路上行人较少,还没有赶到约定的地点,老远就看到张老师微笑着向我招手,到那后我们都笑了,他和李言也都准备了四份早餐,张老师笑着说兵马示动粮草先行,今天一天的伙食问题都解决了,剩下的任务就是尽情的游水登山。刚没谈多大会,就听见几声喇叭响,一辆白色的轿车停在路边,从车窗中闪现出一张秀美的脸,后面的窗玻璃也摇了下来,是晓苏。晓苏向我们介绍前面开车的美女是她的死党闺蜜,瑜珈教练,平时给人的印象很文静,可音乐一响整个人就变成了一条艳光四射的鲜花,今天给我们当专职司机。晓苏带的是水果。张老师提议车子出城后找一处空旷地吃了早餐再走,有充足的时间,于是我们便穿出了小城向野外奔去。
  张老师真的是我的老师,初中时教我的语文,因为文笔好,调到县教育局,现在平舆县县委宣传部县报任文学副版责任编辑。李言和晓苏也都是在张老师指导下一步一步踏上文学之路。张老师在我们几个心目中就是一座高山,令人崇拜和敬仰。
  近年来,家乡平舆的变化可以说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楼房就象雨后春笋那样层出不穷,柏油马路越来越宽,主干道和外环全变成了四车道,加上绿化带和路灯更加气派。我们选一个僻静的地方停下来,把早餐放在路边公园的草地上,站在四周边闲谈边吃早点。张老师说其实我们身边也有风景,一草一皆含情,只不过我们太熟悉没有新鲜感,便觉得没有欣赏的景致。今天的草地早餐他觉得都充满了诗情画意,阳光给草叶上的露珠镀上了金光而熠熠生辉,我们几个文友在清凉的晨风中津津有味的吃早餐,真的就是一幅画。
  我们从容的吃过早点后上车重新出发,美女司机不愧是瑜珈教练,伴着舒缓的节奏把车开得沉着又流畅。窗外的景物旋转着向后方跑去。一出平舆县境,我们的心就象脱去了沾满泥土的蝉蜕,扇动着晶莹的翅膀飞动起来,我关上手机,让自己在家乡隐身而去。我喜欢旅游,我觉得旅游是一种凌驾于司空见惯的美之上,超凡脱俗。旅游可以让心沉静下来,因为那颗被世俗污染而浮躁的心因远离熟悉的一切而把零零碎碎琐事完全抛在脑后,去探索神秘莫测的环境而趋于平静,如没有微风掠过的湖面,揣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心闭目养神任由思绪自由飞扬。晓苏的一声叹息把我惊醒,她伤感时间流逝太快了,就在上次野外踏青时,麦还没有抽穗,而油菜花开得正浓,到处都是金灿灿的耀眼明,转眼间麦已抽穗,油菜花却已凋零。张老师此景沉思片刻说事如春梦了无痕,我们可以停下脚步,却左右不了时间的流淌,所以当珍惜人生,抓住一切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故所有的人与景皆与你有缘,所以有了他们相伴一路便不再孤单,人应惜缘,错过又是几千年轮回的擦肩。张老师劝晓苏不必为油菜花的凋零而伤感,因为花的凋零随之而来的是沉甸甸的希望的收获。
  车子在调整乡路上优美而流畅的行驶着,张老师首先给我们每人发一本刚出版的《天中诗刊》,他说晓苏的诗长进很大,在这期的头版重点推出,特别是棉布做的村庄这一句,给人以温馨的感觉,仿佛回到了故乡阳光静静的照着村庄,而在房前屋后都凉晒着棉布做的衣服和被单,给人的感觉特别干净的明亮。又谈了其他几个诗人创作,说某人的创作热情有,每天至少写一首诗歌,但学应多读书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又说某人的诗作过于直白,没有诗味,又恐怕别人读不懂自己的意思,什么都写进去,没有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张老师又谈了县诗坛的一件盛事,经过努力,他们在清明上河城重启了月旦评,每单月的初一古诗词作者聚会交流,双月的初一中现代诗词作者,刚举办几期,效果明显,这个平台让一些原来写诗的又燃起了创作激情,拾起了荒废的诗笔。一直坚持写诗的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的质量有了很大的飞跃,最后谈到张老独创的诗体中华双绝句。讲到在上海读研的女儿对自己的评价,说他的古诗还可以,就是语句再凝练一些有咀嚼头。新诗更需要提高,应多读一些年轻诗人作品,年轻人有激情,写出来的诗情要浓。说实话张老师开始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里不是滋味,本想得到女儿的鼓励和赞美,不想却是这么酸酸的几句话。可是后来时间一长再品品女儿说的也是。渐渐的又高兴起来:一是女儿已经长大,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二是女儿说的是真话,只有女儿才这样无所畏惧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别人一贯的赞美有时并非出自内心的话。仔细又品女儿的话虽不是精典评论却是很有道理,人有时应多听听真话,尤其是听得进去批评,才能有进步。李言听到谈论女儿,也拿出来自己最近写的一篇散文爸爸,您啥时候到家》。李言是笔名,他崇拜莫言,于是就用李言作为笔名,意思是要说出自己的心里的话。这篇散文开头新颖,列举到女儿连续几天发给自己的短信,自己就给女儿的回复中来谈人生,语句朴实,感情真挚,读着读着眼角有一种潮湿的感觉。
  不知不觉间就来到沁阳县境,张老师说现代交通的发达已经缩短了空间距离,拉找的时间的长度,地球也快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要是在古代,我们几个就是骑马来也得跑一天。美女司机不知路线,张老师虽然多次来铜山,但每次来都只顾欣赏美境,对路径也只有模糊的印象,于是走走问问,开始是问路边几个来采摘槐花的山民,他们很热情,笑容象怒放的槐花一样纯朴温馨,把路线说了两三遍还象亲人一样目送很远。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一个老太太,当我们停下来打听路途时,她说一遍怕我们听不清楚,又蹒跚着走了过来趴到美女司机的车窗前,用手指着前方说,前面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尤其开头那句问候让我感到亲切而又疑惑。你们回来啦!张老师答谢后,掺扶着老人家穿过马路挥手告别。我问张老师她是不是认错人了?张老师一听笑着说这里的山民纯朴热情,因为这里是人类始祖盘古的家乡,这里的人们认为世上所有的人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所以见到来人,都会说“你们回来啦!”这句贴心亲切的话。晓苏听后说这里的山水美,这里的人也亲,真想搬过来住进深山中,只带被子衣服和锅碗瓢勺,关上手机电脑在这里过上一段原始般纯朴安静的日子,心中再无烦恼事,就是人生好时节。李言听后诗兴大发,出口成章道:山重水复疑无路,借问铜山在何处?我们真的回来啦,林中湖畔结庐住。
  进了山门,我们将车停在崇文山庄前的空地上。山庄是一个仿古的建筑群,名字就充满优雅的诗意。穿过一段缀满紫花的长廊,来到了一片散落着几块或立或卧的奇石的小游园。在游园的一角立着一只醒目的高约两米五的红色高根鞋的模型,后面衬着一架小型直升飞机,组成在一起,就是心如莲花,步步高升。
  我们一行五人像一支小溪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说笑着穿过林海向铜山湖走去。刚走到湖边,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眼前便展开了一幅幽雅的风景画,脚下绿草如茵,野花闪烁;眼前碧水浩淼,波光丽影光彩夺人。经过阳光照射,山峦的投影、草木的渲染,深深浅浅的湖水异彩纷呈:有的地方蔚蓝闪亮,玲珑剔透,有的地方翠绿晶莹,澄碧如玉;有的浓墨深邃,幽静神秘……站在岸边与湖水对视,我们的目光很快便深进了湖水中,轻轻的荡尽尘世间的彩妆,让自己纯静的水缓缓游进湖中。张老师也沉醉了许久说,我们文人大多是精神的贵族,常常以清高行走于世。什么是清高?清就是象湖水一样清澈,高是象山峰一样高峻,所以我们文人常把山水当作自己灵魂栖息的圣地。尤其是崇拜水,水无形,也就启示我们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水至柔却又能以柔克刚,韧能雕石,许多鹅卵石便是水优美的杰作,其实也给我们预示干什么事要有恒心,贵在坚持,功到自然成。尤其是我们写文章,好的文章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磨出来的。文章的主题中心的提炼就象挖井一样,吹尽黄沙始见金。不挖下去就没有打通地气得不到鲜活的水,只有不停的深挖,一定会得到甘甜的泉水。站在铜山湖一平如镜的湖水面前,我们浮躁的心也平静下来,觉得自己就是一滴小小的水珠,一滴最普通的水,只有溶进湖水才有生存价值,还是习主席英明,提出给后代子孙留下青山绿水才是无价的宝藏。这里的绿水是纯净的,还没有被污染,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净化功能。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方面的享受,而且已上升到精神方面的需求上,而旅游便是一种绿色产业,现在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抢抓机遇开发旅游产业,开始从去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去揽胜,逐步转型为大众的休闲娱乐。铜山湖太美了,一点条溪奔过来,她都不拒绝。风来了,只能掀起层层涟渏,投石入湖也只能激起几杂浪花,再丰富的语言也表达不出她的精美,再鲜艳的画笔也描绘不出她的神奇。
  为了更进一步观赏湖光山色,我们几个踏上了游艇。随着一阵机器的轰鸣,我们的游艇就象一只惊飞的野鸭掠过水面,拖着一条波浪翻滚的尾巴向前飞去,船头激起离点点水滴跃到我们身上泛出丝丝凉意。湖面上碧波万倾岚光浮动,鹭鸟翻冰清爽悦目,让人顿觉飘飘然心旷神怡。晓苏天真的问正在船尾被美景陶醉的张老师湖中是否有鱼,张老师说有水就有鱼。我们游湖时看湖面一览无余,其实湖面以下仍有一个美妙的湖底世界,那里是一个以鱼为主角的童话世界,那里有礁石也有水草。鱼儿会在那个世界里无忧无虑的快乐生长着,它们会吃掉湖中的食物杂质,对水质有净化作用,这里的湖水没有任何污染,不经沉淀就可以直接饮用,这才是真正的矿泉水。其实我们写文章也一定要有灵性,就象这湖水一样,透过文字的表面要有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里面要游荡着象鱼一样优美的真情实感,要有一个象湖底一样坚实的主题托起水中的一切,这样的文章才有灵性让人读的赏心悦目。听张老师这么一说,晓苏受到启发,她觉得好的作品也象湖水一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可以为我们的思想精神排毒养颜,而一些垃圾文章只能毒害我们的心灵造成污染,所以我们应写出能净化灵魂作品方能留传于世。看着这澄碧的湖水,她好想化为一条小鱼去探寻一下湖底的奥秘。李言一听连忙插言道你就不怕湖底的湖怪吃了你这条美人鱼,这铜山湖可是全国有湖怪出没的十大湖之一。听李言一说,惊得晓苏忙捂紧嘴巴搂紧同行瑜珈教练,眼睛惊恐的在湖面上不停的巡视,担心真有湖怪从湖底一跃而出,兴风作浪为害一方。听李言的话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能一睹湖怪真面目也是我们这次游铜山湖的一个意外收获。张老师沉稳的安慰晓苏说不用紧张,所谓湖怪可能是某种体型庞大的未知水生物,或许是由于光线折射让人们出现的一种幻觉。可无论怎样说晓苏和瑜珈教练还是相拥着走进船舱,而我再观赏湖面时,感觉到此时的湖面上笼罩着一种朦胧的神秘面纱,我想在那粼粼的水波下面一定着我们想象不到的神奇,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解秘……
  观湖则意溢于湖,登山则情满于山。乘着游性正浓,我们准备去登一下铜山。铜山正在开发中,进山的路很窄,山前卖东西的山民热情的给我们推销帽子、布鞋等,我们看了看,晓苏和瑜珈教练都换上了运动鞋就掂了几瓶水上山。迎接我们的首先是苍翠挺拔的火炬松,还有刺槐等几种挂牌的古树。阵阵山风吹过,松涛如海,这滚滚涌动的绿涛染绿了整个铜山,就连流动的空气也被染绿了,一呼一吸便觉得这怡人的气息如茶似酒,那种清凉随着血液流进心底,顿感脚下轻松渐现醉意,好想合衣躺下睡进梦里。
  胡朴幽林曲径,卵石流泉映翠。
  台阶旁伴随着一条浅浅的若隐若现的小溪,溪中卧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猛一看似乎他们刚从面滚落下来懒洋洋的躺在那里,任凭溪水缓缓的从自己身边流过,有几块好象是刚沐浴完毕,准备出发的神态,与山上的圆形巨石遥向呼应。张老师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山原本是地下的岩浆喷涌而出,冷却后化为山脉,曾经沧海桑田,不知多少年自然才造就这如画的美景,张老师写作就要有岩冰一样的热情,付之笔端,凝成文字,再经反复修改打磨方成美文留传于世。
  刚进山不久就发现路旁有一座小石庙,说是庙其实也就是几块石头简单垒成的,这也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小最简陋的庙,但是庙前却烟雾缭绕,爆竹碎屑花花绿绿的积了厚厚一层。李岩说是庙都有神,是神都有灵气,有时庙小神气旺。张老师说在铜山面前一个人就象小蚂蚁,所以人们崇拜神灵敬畏神灵,其实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就是要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习主席非常英明,要求我们不能为了经济效益滥砍监伐污染环境,成为千古罪人,我们要给后世子孙留下青山绿水。手机上有个段子说的好,金钱是许多东西的外壳,却不是里面的果实。它能带来食物,却带不来胃口;能带来药品,却带不来健康,能带来享受,却带不来幸福……
  铜山最美的地方我觉得便是下元寺了。寺前有一片平地,周围是密不透风的秀竹,在南边的山崖下有一个山洞,山洞中传来声声清晰的滴水声,洞立着一尊高约丈许的观音,观音端庄秀丽面带微笑默默的看着我们。张老师说这也是铜山一景:滴水观音,以前他来时塑像较小,给人的感觉比较亲切但缺乏神威,不想到观音也长大了,这样高的观音看起来才有气势。李言好奇的问观音是男是女,张老师说观音是女貌男身,是佛不分男女。再往前走,迎面立在山路前的一座高大的殿堂便是下元寺。殿顶覆盖着红色琉璃瓦,正脊中间刻有“下元寺”字样,两端置大吻,飞檐出厦,厚重的墙壁呈暗红色,整个大殿显得威严神秘。穿过大殿后面又有几层殿宇,虽然字不同,的神像有异,但结构都大同小异,只是一层比一层高,远远去就像后面的建在前面的殿顶之上,显得更加高大壮观。
  洞着陡峭的石阶一步一步向前爬去,刚开始比较平整,因为坡度近八十多度,很多地方为了安全除了有栏杆外还栓有铁链。爬着爬着我们几乎是手脚并用,脚蹬台阶手拉铁链,才捌了两个弯,美女司机瑜珈教练便惊呼脚下磨个水泡,她说爬山比练瑜珈难多了,李言也说上次爬山回去膝盖痛了好几天,今天就到此结束,给下次再留下悬念。张老师年过花甲精神却很好,但看大家疲惫的样子就提议找个宽阔地休息一下。我问张老师离山顶还有多远,张老师说山路才走四分之一,我抬头仰望那神秘的山顶已清晰可见,也清楚的听到从山顶飘下来清脆的说笑声,疑惑的问张老说我们去下元寺时问难主说还有四分之三,怎么爬了半天累一身汗还有四分之三。张老师笑着打趣道:说百里之途九十则半,就登山而言一步未到达山顶就是半途而废,尤其是最后几步越来越艰难,越来越重要,所以只要是在途中,我们离目标就还有四分之三,而铜山山势较为险峻,很多人就因为精力或时间半途而废放弃登顶。其实我们写文章也是一样,当我们的作品达到一般的高度很容易,再想提高就像登顶一样困难,只有坚持下去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创作出高于他人的优秀作品。并意味深长的鼓励我们创作时立意要有一定高度,只有立意高才能眼界开阔,标新立异创作出高于他人水平的好作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象山顶一样令别人仰望、尊敬拜读。在山中,张老师的一翻闲谈象一条透明的小溪,缓缓的流进我的心里。
  我决定独自登顶,决不给此行留下遗憾。我在心底暗自鼓励自己:无限风光在险峰,欲穷千里目,必登铜山顶。后来的路几乎是一步一停,可汗水已经浸透了上衣。路上好不容易碰上一个下山的游人,问山顶风景如何,那游人笑着说上面真的很美,只有你亲自上去才能领略。我抬头望望山顶,山顶真的就在我头顶微笑着诱惑我。我咬着牙平复了一一下急喘的粗气,觉得两腿象抽去了筋,骨头都空了似的软绵绵的,只在有较强的山风就能把自己吹起来。
  终于登上了山顶,窄窄的山道把我拉进了一座古色古香幽雅别致的凉亭,凉亭的飞檐象张开的翅膀,乘着凉爽的山风,载着我们向前飞去。站在凉亭下片刻,身上的汗已离去,呼吸也平静了许多。惬意的觉得脚下的每一块石头都是一句诗,每一朵野花都是一首歌,每一棵树都是一幅画。站在山顶环顾四野,山峰连绵松涛阵阵,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山脚下的麦田和油菜花绘成一幅天然的图画,图画中的车辆人流远远望去犹如爬行的蚁兽,几个村落隐约在绿树碧田中,犹如仙境中的琼阁楼台一样美丽,为图画增添了许多灵气,身旁去淡风清晓气浸润,四周婀娜静娴淡黑一痕。我醉了。忘却了往日种种忧愁与烦闷,留下的只有宁静的喜悦,愰惚觉得自己踏上一条美丽的彩虹,已全然忘却了来时的路……
  坐上车踏上了回家的路,路旁的泡桐花含笑在路边相送。坐在车上晓苏无限留恋的回望,轻轻叹息说要是能搬走一座山回家去该多美啊!她这么一说,可能让两边的青山听明白了我们的心思,惟恐被我们捉走,便披着绿色沉默从车窗前飞快的向我们身后奔走。再次回望铜山,铜山已经和周围的山融在一起,看不出什么神奇之处。李言说欲识铜山真面目,请你钻进铜山中。张老师说同是铜山,我们几个的感受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铜山,每个人悟到的都不相同,这便是山的佛性。佛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对大自然感悟。在我们面前,铜山沉默无语,可在我们心中,铜山却处处为我们诉说自然的真谛,距离产生美,产生的是可以进行无限想象的朦胧美,而真正的美只有去接近深入到其中才能够体会得到的……张老师这几句话说后,我想去捕捉下来,制成标本放在心里,寻觅了一会真的发现那几句话振动着翅膀藏进了那丛红艳艳的杜鹃花丛里……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小城春雨

    小城春雨 文/磐石 早晨醒来,透过窗帘,少了以往那种天亮的感觉。风肆虐地敲打着窗棂...

  • 北方早秋

    北方早秋 文/磐石 阴云,弥散于立秋的天空;风微,拂动着丝丝凉意。早秋的乐章,在几...

  • 故里游话

    家乡的变迁...

  • 五月的康乐

    五月的康乐 文\马晓春 拉开五月的帘幕,胭脂三川柔风轻轻,雨丝飘逸;揭开五月的面纱...

  • 踏青

    踏青...

  • 徒步高峰森林公园

    游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