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物散文 > 独爱桂花

独爱桂花

时间:2012-10-01 02:34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一滴墨香点击:
        

  普天之下,花草树木繁多,但唯有桂花,却属我心中的独爱。爱它,因为它拥有不平凡的伟大。无需更多的理由,只是那么的喜爱它,喜爱它的常绿与飘香,喜爱它的品格与风范。
  桂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除用以观赏、美化环境外,也是常见的保健食品。桂花的经济寿命很长,是一个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园林树种。
  经过2000多年的人工育种和自然变异,如今,桂花已发展到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四大品种群,约有100多个品种系列,堪称庞大。
  桂花,适宜生在温暖的亚热带地区,不是很耐寒。因此,特别是在长江以南的地域,实属常见,但大多数出没于庭院、楼脚、园林、小区之地,不过,目前已经开始走向了盆栽之列,倍是令人青睐与赏慕。
  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树干高大,亦或笔直,亦或弯曲,树冠覆盖面宽,根系发达而深长。其树皮粗糙,呈灰袍色或灰白色;其叶面光滑,革质亮绿;其叶形颇多,主要有:椭圆形、卵形、披针形等等。
  桂花,是一种喜光的树种,在幼苗期时,要求一定庇荫,成年后,则要求有充分的光照,方可枝叶茂盛,树形优美,着花繁密。
  桂花,其生长力较强,它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不太高,但对空气湿度存有一定的要求。古代名人的诗句“雾密前山佳”、“山云漠漠桂花湿”等,足以形象说明桂花在开花时,需要有白天晴朗、夜晚冷凉、雨露滋润的雾湿条件。
  桂花,因叶繁花密,需要耗去大量养分。因而,适宜生于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以及粘重土壤上。它具有一定的耐烟尘污染的能力,但如果遭受严重性污染,就会出现只长叶而不开花的现象。
  桂花,对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化氢有一定的抗性,是工矿区、居民小区最实用的绿化好花木。虽其花瓣小,但香气清新,沁人心脾,对周边的环保生态十分有益。
  桂花,是一种天然药材。古人说:“桂为百药”之长。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经闭腹痛等。如“桂花露”,就具有舒肝理气、醒脾开胃的功效,能治口臭、咽干等病,是上等的饮料。桂花几乎于全身是宝,如:花、果、桂枝、桂籽、桂根皆可入药,利于人类健康。
  桂花,还是食品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前景看好。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就有“援北兮酌桂浆”之句,这是桂花制作食品的记载。人们酿浸的桂花酒、泡制的桂花茶、制作的桂花糕、桂花糖等,兼是食类上等佳品。如果常饮桂花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如果畅饮桂花茶,对脾胃虚寒及脾胃功能较弱的人,可以温胃延寿。如今,桂花已成为提炼香料,制造香皂、香水、化妆品的原料,国际市场对桂花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经查阅资料,我国的桂花,在18世纪70年代就由广州传到英国,以后又传至欧洲、地中海一些国家。外国人把桂花看作是一种崇高荣誉的象征;古希腊人把桂叶编成“桂冠”献给伟大的英雄和诗人。1615年,英国王室把选拔出来的优秀诗人称作“桂冠诗人”。奥运会也曾赠竞技优胜者“桂枝”以表示非凡的荣誉。
  桂花,其实很美,美在它的绿色不败与香气幽幽。曾有多少的文人墨客赞美过它,比如:“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可见,桂花诠属于科学和艺术之神。
  总之,桂花,树姿飘逸,碧枝绿叶,四季常青,飘香怡人,可有“独占三秋压群芳”之感,难免于我心中的独爱。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5)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醇香的列巴

    醇香的列巴...

  • 又是一年桑葚熟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星期日的下午...

  • 东北铁锅炖菜

    东北的饮食文化...

  • 闲说盐

    盐的历史比人的历史长了不知多少倍,忽而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我就...

  • 重拾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历史悠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 台球

    枪人合一轮回消 胜败成空归六道...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