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迪拜之行

迪拜之行

散文
时间:2013-04-09 22:3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上虞厂房网点击:
        

  等待签证的日子
  
  告别亲朋好友,离开故乡热土的日子越来越近,心里头的失落感也越来越强烈。可签证迟迟不来,心里觉得堵的慌,真的很烦,很烦。都说当个真正的男人,要忍耐,要控制,我每天都在控制,我每天都在忍耐。“过尽千帆皆不是,一骑长歌踏雪来。”我相信漫长的等待的日子总会有尽头,签证快要下来了!我相信这种久久等待后才能体会到的绝美心境,是非得要有过这种望断千帆的经历的。
  
  生活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常常让人忘记了自我,忘记了那些曾经的美丽,只留下世俗的忙碌和喜喜悲悲。尘世里有许多故事起起落落,也有许多心情沉沉浮浮,但这些与生俱来的情节,又能有几人能够深深地体会?惟有等待的孤独,惟有孤独地行走于城市的边缘,才能读懂这些悲欢离合的故事,才能固守住心里的那片芳草地,在这座浮躁的城市中保存完美的自我,如新雨后的荷花一般清新,如东篱下采菊一般闲适。
  
  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很慢,一个人的日子里满是思念与期盼。我时时独自坐在西窗前看着外面花开花落日升月落,心里想着相爱的人是否也会与我相伴浪迹天涯漂泊世界?我常常在熙熙攘攘的百官步行街上见到旧日的影子掠过,忍不住频频回眸凝视那些似曾相识的岁月。在这难捱煎熬的二个月等待签证时光里,我总期望着笔尖下能流淌出所有的情感,落日的余辉能映出所有的等待。纵然独坐在窗前有一些风景不可见,但那些惟美的风景却不会消失,那些风景依旧,而故人不再的遗憾也不会再有,其实只有自己才能读懂自己。
  
  雨夜的无助,整日的与网为伴,想倾诉的时候无处话凄凉。可是我又无法放弃这样的日子。其实我在焦急地等待签证的日日夜夜,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是一种远离俗世的浮华,超然于尘世之上的心境。这是一种融于世俗却又绝不同于世俗的美丽,心灵上的守望。这是一种当心中所有的美好的情感,经过岁月的积淀而终于绽放出惊世骇俗的花朵时,美丽的等待。
  
  这段等待签证的日子,是我的内心最复杂最忐忑的日子,现在的每一天我都在等待中度过,不过我深知自己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准备,至于以后的命运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迪拜,你是我的第三故乡
  
  快要走了,我将告别自己的第二故乡上虞的风风雨雨,再次踏上飞往迪拜的飞机,漂洋过海远赴大漠深处的这座新兴城市。这次也许一呆就是三年,我自己也不敢相信,竟然如此热衷于这片沙漠、这座城市。我留恋迪拜的美景,她是我心中的第三故乡,那儿有我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
  
  上次在迪拜待了二个月,见证了迪拜的拥挤和繁华,也领会了迪拜人民的热情和善良。迪拜人民有着与生具有的善良和热情,那种夜不闭户拾金不昧的素质是很难和国内相比较的,每每走在大街上马路间数多形形色色的人群,总会看见那里的私家车在斑马线甬道上慢开让路于行人的举止,这和国内的司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可能和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真主教育了他们这种良好的习俗。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城市。20世纪50年代,它还是阿拉伯湾一个朴素的海滨小镇,到了90年代以后,迪拜因石油而富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在迪拜,高楼大厦不断刷新着新的纪录,当今世界第一高楼就出在此处,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七星级帆船酒店也屹立在迪拜海滨,棕榈岛的别墅群更是新的天方夜谭。
  
  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从四面八方集聚到迪拜观光旅游,以致于迪拜的酒店入住率高达85%,超过了世界一线城市像东京、纽约、伦敦的酒店入住率。迪拜机场更是被评为世界十大机场之一。这一切主要得利于世界各地大量的游客和经商人士蜂涌迪拜。我们中国一个国家就开通了北京至迪拜、上海至迪拜、广州至迪拜的航线,可见迪拜对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之大。
  
  如果我在迪拜长签,待上三年或六年,那迪拜就将成为我的第三故乡,我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在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已经喜欢上这异国他乡-沙漠中的绿洲、阿拉伯海边的“明珠”、世界知名都市、自由的贸易港,我相信这将会留给我太多的感触和思考。
  
  我会在迪拜学会很多很多,我会在迪拜得到很多很多。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会在迪拜的辛苦打拼、努力奋斗。有得必有失,我知道在亲朋好友面前,会失去很多很多,也没有办法弥补。
  
  我生在上海、长在上虞、工作在迪拜,迪拜,你是我的第三故乡。因为有你,我的人生会变得更加精彩绚丽。因为有你,我的人生之路会变得更加宽广通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又要走了,又要告别家乡,告别亲人,远赴异国他乡一个未知的国度。出国是一个“梦”,很美好的“梦”。当拿到了盼望已久的签证,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时,美梦成了真,顿时你就会感觉到出国的“味道好极了!”
  
  那里有一片新的热土,有一爿新的蓝天,有美好的新生活。天湛蓝、草碧绿、水清澈、山巍峨,到处花团锦簇、绿树红墙、莺歌燕舞,优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只要你去拼搏,生活总会给予你很多很多。只要你辛勤的耕耘与播种,总会有累累硕果。
  
  有一句著名的歌词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衣锦还乡,能够掏出身上大把大把的美金钞票是多少人的梦想?我想大多数想出国、已出国的人就是奔这“精彩”二个字而去的。但是当我们领略了外面的世界的精彩之后,紧接着就象歌中唱到的另一句歌词一样,感觉到“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无奈在哪儿呢?找工作难,外语不好,没有朋友,百物腾贵,文化冲突,种族歧视,生意难做,孤独寂寞,打工辛苦,前路茫茫。留下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不如归国,可又怕父老乡亲责怪,同事朋友笑话,这样的无奈是很多出国的人都曾经历过的。
  
  好在我们中国人素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国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艰辛之后,都能发奋图强落地生根。
  
  说真话,你没有亲身出国走一趟,你就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你就无法了解东西方文明各自的优劣、你就无法发掘出自己的全部潜能、你就体会不到自己对世界、祖国、民族、家庭、父母、兄弟、姐妹、伴侣、子女的那种无法言传的真挚感情,身在其中的那种种爱和恨、幸福和痛苦、欢喜和忧伤,都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
  
  岁月匆匆,人生苦短,我们的生命就是这么几十年而已,能出国去走一走、看一看,也是一种完美的生活。好多人和事我们是不能盲目地轻信传言和道听途说,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出国转一转,有了一个实际的对比,我想压在我们中华民族心头三百余年的自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中国人就会更加自信、自尊、自强!我们的人生会更加有意义。
  
  虽然出国圆梦是个人行为,就象各人的鞋穿在各人的脚上一样,舒不舒服只有各人自己走起来才能感觉得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曲,颇多感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给予了我无穷的遐想、无穷的力量、无穷的激情,我趁着星空,趁着月夜,趁着晨露,迈着沉重的步伐出发了,期望着等待我的是黎明、是希望、是沉甸甸的收获。
  
  我相信只要敢于拼博勇于付出艰辛,苍天是不会亏待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一个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勇敢开拓的老人。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摩天大楼分割了天空也分割了亲情,但为了事业的发展,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远行海外,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
  
  飞抵迪拜
  
  2010年2月2日下午1:30时上虞电视台陶队驾车送我到上虞汽车西站,我购买了下午16:30时上虞至上海汽车南站的车票(票价78元),走出上海汽车南站,已是晚上19:30时。天下着大雨,我站在出口处忽然茫然不知所措,
  
  有一个皮条客过来问我,晚上住宿吗?我问他乘航空班车怎么走?他提出给10元钱报酬就领路,我表示同意。
  
  他把雨伞给了我,又帮我拿了行李在前面带路,他在前面走我就在后面跟着走。
  
  在出口处右边下地铁,往左第三个扶梯上去,跨过马路就到达航空班车7号线。正好有一辆大巴停着,我上车乘坐(车票20元),车上还有不少老外坐着,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到达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第一站停靠是国内航班1号航站楼),下车就可直接进入国际航班候机室大厅,时间是晚上21:00时。
  
  在候机室我寻找餐厅,可惜已全部打烊,幸亏我包里带着啤酒和包装食品,将就着填饱了肚皮。
  
  我将在机场逗留漫长的9个小时。
  
  我拿出了手机与朋友孔瑜进行了二个小时的电话煲话,接着与在迪拜的儿子通话咨询迪拜机场下机情况;还接到迪拜朋友蔡秀英来电,她说自己在奥曼开展会,但巳按排了一个女朋友开车来接机,到时会举牌接人,送我到迪拜龙城儿子的住处。
  
  2月3日凌晨3:45时候机室大厅E处开始办理机票登记手续(往返机票7500元),头等舱商务舱与经济舱是分开排队的;我做了一件行车托运,拿到了登记牌,登记牌号是D71、座位号是30A(靠窗)。
  
  今天的航班乘客阿拉伯人特多,提着大包小包许多行李。
  
  5:30时开始排队进入边防检查,边防警察依次核对身份证、护照、鉴证,敲章后放行。
  
  进去后是进行安全检查,每个人把随身小包放在输送带上,脱去上衣脱下皮鞋拿出手机手表放到兜里进行X光检查,本人站在一个小平台由一名女工作人员进行全身扫瞄检查。一切完毕后,终于进入了里面的候机室。
  
  6:15时广播响起,戴着红帽白纱穿着咖啡制服的空姐出来检票,头等舱、金卡会员优先登机,接着是妇幼老少登机,然后是经济舱乘客登机。
  
  上海到迪拜的飞机每天是二个航班,除了早上6:30时EK305航班还有晚上23:00时EK303航班。坐在机上透过窗口看外面,机场的候机坪一片繁忙。
  
  6:30时EK305航班飞机终于起飞了!
  
  阿联酋航空公司确实比较牛,机上的乘务员来自世界上15个国家,巴西,委内瑞拉,法国,英国,韩国,墨西哥等等,各种肤色的空姐统一着阿联酋航空公司服装。
  
  给我服务的是一个来自韩国的空中小姐,一口流利的英语还会讲几句中文。
  
  每人面前的显示屏可收看好几套节目,还有飞机实时实地飞行行程频道,也可以打游戏,但是每个人必须要戴上耳机。
  
  早攴送来的是面条,午攴是米饭还有饮料。我们在万米高空飞行了10个小时,终于到达了迪拜。
  
  从机上舷窗往下看,下面的迪拜是沙漠深处的一座城市,形状各异的建筑就散落在一片沙漠中,飞机绕着沙漠贴着海面徐徐下降,飞机飞的很低,可以看见海上作业的大船小船,甚至连船上的人都可以看见。
  
  我有点担心飞机跌入茫茫大海,那我们真的是惨了!还好,没事。飞机终于降落到迪拜机场了。
  
  迪拜机场很大,也很豪华,这里号称是亚洲最大的机场。
  
  在中东乘飞机是大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200公里以内的行程,大家会选择自己开车,超过200公里,肯定是要坐飞机了。
  
  这在我们这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泱泱大国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在那里确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这里机场的密度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如沙迦(Sharjah)机场和迪拜(Dubai)机场之间的距离不到20公里,这两个机场可是在同一个国家并且都是国际机场,开通着很多的国际航班。
  
  此时是北京时间下午16:30时,而迪拜时间还是中午12:30时,你需要把手表调慢4个小时适应时差。
  
  从飞机上下来进入入境大厅,这里的人办事效率真的很低,我等了近一个小时,才拿到自己的行李。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阿拉伯人的散漫,并记忆深刻。
  
  随着簇拥的人群缓缓排队前行进行安全检查,还是例行公事地脱掉上衣脱下皮鞋,抽出皮带(这点在国内是不用的)。当地机场工作人员男士穿白长袍,白头巾,凉拖鞋;女士穿黑长袍配带黑丝巾。一付懒懒散散的样子,每个人的挂表都是劳力士。
  
  机场是个很重要的购物场所,我去逛了一下机场内的购物区,这里的商品非常齐全,特别是金银首饰、手表、化妆品等,世界名牌应有尽有。并且都是最新、最流行的款式,因为这里的机场是免税的,所以很多商品卖的比外面要便宜,价格比中国便宜多了。
  
  迪拜机场很大,走了一大圈,才到了出口。
  
  机场的入境随便世界各地的人出入,没有任何设施检查流感,唯一比较严格的是每人都要做瞳孔扫描,瞳孔扫描在一楼自动扶梯旁边服务台,需要睁大眼睛对着扫瞄仪检验,通过眼测,看你是否在迪拜有过前科以确定身份。
  
  我测了许久,工作人员用中文说,“睁大”,我把眼睛睁得很大很大,才让我PASS。
  
  做完瞳孔扫描你就在出口处排队进行边检,到了办理正式入境手续的柜台,警察核对每个人的护照、鉴证,更多的会关注年轻女子,问她们住什么地方、来阿联酋是干什么的?
  
  问话是一种例行公事而已,尔后敲章放行,从2号门出去。
  
  我是第一次来到迪拜,身上所带的是人民币和美元,在出口处有货币兑换店(迪拜的店面都是公司执照),我递上2000元人民币,得到了920迪拉姆(DHS)。
  
  在迪拜你还没有出机场,就会感到显现出来的是那种富有而奢华的气质,机场的出租车,一看是日产的西玛,这在国内可是五六十万的高档车啊!
  
  出了机场,汽车沿着高速公路飞速奔驰,路上各类车辆来来往往热闹非凡,让人感觉到一种少有的活力……
  
  上海大众空港宾馆
  
  今早(11月5日)上午八点钟我就起床,肩着行囊和背包出门了,小荣送我下楼。我在峰山路招手要了个车,打的来到上虞汽车西站。因为还是世博会期间,不但要安检还要验明身份证。
  
  上午九点半准时发车了,经过二个半小时的路途颠波,中午十二点十分终于到达了上海南站。我在上海南站下车通过地下甬道,乘上了航空七路专线,一个小时后到达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号楼航站。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目前我国最现代化的航空港之一,机场濒临东海边,候机楼外形犹如正欲展翅飞翔的海鸥。这里的候机楼也被我们旅客叫作航站楼,28万平方米的宽阔空间是我们旅客登机前,进站休息及办理登机手续的地方。
  
  当跨入候机楼大厅,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顶棚钢架上密密麻麻排列的白色支撑柱,它组成了有规则的一蝠几何图形,让人感到派头十足。
  
  我在候机大厅服务台咨询了导航小姐,明白了上海转机昆明直至迪拜的登机情况。这些负责旅客现场问讯,身穿鲜红套装的小姐站在那里,年轻靓丽,充满活力,构筑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我做完了这一切,于是安安心心地在二楼东方既白餐厅找了座位开始吃中饭。机场的饭菜真的不便宜,一份黑椒小牛肉套餐要了我25。5元,一碗汤要了我5元。
  
  饭后我住进了机场大众空港宾馆五楼6547房间,住宿费是385元/夜,先交押金700元。房价虽然比较贵,但离机场是最近了,无论去1号还是2号航站楼都很方便,这里是浦东国际机场候机区域内唯一的一座星级酒店。
  
  房间是双人间,有宽带,有液晶电视,等级倒蛮高,就是还缺少一只电脑,幸亏我出门随身带有笔记本电脑也没多少问题。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众空港宾馆位于浦东机场1号和2号航站楼中间,磁悬浮浦东机场站上方,与机场亲密接触。从上空俯视,大众空港宾馆犹如一艘整装待发的航空母舰。
  
  大众空港宾馆由南北两楼及空中酒吧组成,共有客房713间。其中南楼驿居有客房274间,客房内装饰别具风格,房内均为圆形大床,夜间射灯照在床榻,让人倍感雍容典雅而又温馨宜人。
  
  另外还有美林阁餐厅及大小会议室6个,为乘机的旅客提供了四星级的住宿、餐饮、娱乐和会务服务。大众空港宾馆的南楼驿居美林阁餐厅是以江、浙、沪菜为基础,集全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创立了具有海派风格的特色上海菜。
  
  餐厅大堂拥有300餐位,并配有大型水景,优雅音乐,营造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就餐环境。而美林阁餐厅内的6个豪华包厢,则是用餐、商务洽谈的雅致场所。
  
  大众空港宾馆北楼莫泰有客房439间和美林小厨,客房简约而不失情调,如果南楼的客房是典雅的牡丹,那北楼的客房就是出水的芙蓉,给乘机的旅客营造出了一个三星级温馨的家。
  
  我入住的地方就是北楼莫泰五楼6547房间。大众空港宾馆的北楼莫泰美林小厨自助餐厅送上的美味佳肴比较经济实惠,就餐环境也相当舒适优雅。
  
  大众空港宾馆内还设有景观房,在北楼莫泰,伫立窗前可以遥望东海之滨,独赏机场风光,能使人体验一把“海阔天空”的感觉。
  
  而在南楼驿居,伫立窗前可以目睹飞机在跑道上的滑动,抬头仰望天空则可以看到飞机直冲蓝天的壮观。
  
  连接着南北楼最高层的七楼有一座完全悬空的圆形空中酒吧,形似UFO,其别致的外形设计和楼层高度,在浦东机场平缓、低矮的建筑中是鹤立鸡群,弥漫着一派现代气息。
  
  坐在这艘“太空飞船”里,能真切地感受到唐朝诗人李白“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的那种心声,坐在空中酒吧环视浦东机场,看着夜间满天的繁星一种别样的旅途心情油然而生。
  
  龙城
  
  2月4日下午我与儿子去逛了迪拜“龙城”(英文名称:DragonMart)。
  
  迪拜龙城是一家大型商城,是一个龙形建筑。由二节龙头、十一节龙身、一节龙尾组成;龙头非常大、有三四节龙身那么大、而且是二层,龙身、龙尾是一层,一字曲线排开,外部中间是透光玻璃钢拱顶、两旁是金属鳞片,从天上看还真是一条闪光的巨龙。
  
  龙头大门外,有一个被一条龙怀抱的镀金圆球。圆球四周有九条喷泉小龙围绕。水是从水池边一圈小龙口中喷向池中的龙珠。正门犹如中国古代宫殿的宏伟大门,显得威风凛凛。
  
  这条绵延1。4公里长的彩色巨龙坐落在从迪拜到阿曼的公路上,在沙漠腹地之中。距迪拜市中心约20公里,公交车直达市区,车程20分钟,离阿里港口50公里,离拉西德港口30公里,与迪拜国际机场遥遥相望,我从机场打的到龙城花了48DHS,在迪拜开出租车的大多是印巴人。
  
  龙城是在中国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和中国驻迪拜领事馆的协助下,由迪拜酋长私人公司Nakheel开发公司在沙漠之中兴建的一个大型的中国商品市场,中国人都叫它为龙城。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建立的最大的商品交易平台,拥有15万平方米的市场。
  
  龙城布局曲曲弯弯形状类似一条摇摆着的龙,龙头为A,依次分成A-B-C-D-E-F-G-J段,J为龙尾,段段相连。龙城内部的中间为宽畅的主通道,屋顶是用半透明的纤维布遮盖,白天阳光照射,使得龙城内部显得特别明亮;夜晚,灯光通明照得如同白昼。游客可以沿着主通道从龙头的A一直走到龙尾的J。
  
  外围有次通道和边通道。店面就设立在主通道、次通道和边通道两旁。这里的每个店面都很大,空间宽敞明亮。当你在主通道走时,仿佛就是在室外街道上散步的感觉一样。
  
  商城里面几乎全是中国人开的中国货商铺(大多是浙江温州、义乌、台州人,还有一部份江苏南通人和福建石狮人),大约有4200多家企业,中国人占有了2500家(有不少的中国人和中国公司一人或一个公司占据多个店面)。销售着服装、玩具、家具、电器、洁具等各种中国商品,所有你想的到的和想不到的各种商品,在这里都有经销。
  
  我在龙城AB区一家印巴人开的手机店买了一个功能齐全的中文双卡手机,花了300DHS。这里中国人卖的手机大多是水货,不负责包修包换。
  
  龙头还开有银行、邮局、商务中心和一家欧尚大型超市,我的签证续签电子件从国内杭州浙江国际旅行社传递过来就是在这个商务中心接收的,收取费用1DHS,我的签证电子件传给国内小郑的个人QQ邮箱,收取费用5DHS,打印协议书收取费用10DHS。
  
  在龙城经商的中国商人是享有特殊优惠待遇的,不用迪拜当地保人,可以在此开100%股权的独立公司。
  
  为了配套服务在龙城经商的中国生意人,中国远洋航运公司在旁边建了一个物流中心,大片的仓库,专门协助商铺运输、储存中国货。
  
  Nakheel公司也在附近开发了一个大型居住区,里面有中国、摩洛哥、意大利、英格兰、波斯、西班牙、俄罗斯等很多国家建筑风格的公寓楼。
  
  在这个国际城里住着大批的中国人,相继开设了很多中国餐馆、理发店、网吧,象浙江之家、六合宴、香海饭店、小肥羊这几家比较有名气的饭店我都去吃过,我还和香海饭店大厨江苏人小汪交了朋友,或上门吃饭或送攴大家实惠和方便了许多。
  
  在中国公寓楼A区(中国公寓楼划分A、B、C、D几个小区)还有一个较大的中国飞尼可连锁超市,我待在龙城二个月,差不多认识了这个来自中国河北沧州的超市所有经理和男女服务员,还同老资格收银员河北人小王交了朋友,她帮助我手机杜卡充值几乎整整一个月,我才学会了手机充值的程序。(对于刚来迪拜什么也不懂的人,手机打国际长话消费是很贵的,20DHS和50DHS的充值卡打一个长话就没了,需要不断充值。)
  
  这个飞尼可超市的商品几乎全是中国货,买起东西来很方便,中国的油盐酱醋、四川榨菜、汕头橄榄菜、北方挂面、各类大米等各类日用商品应有尽有,里面也可买到冰冻的猪肉(当地阿拉伯人是禁吃猪肉的),还有中国菜市场卖的大多时令蔬菜,价格也不贵。
  
  在超市收银处柜台你还可免费能拿到几份迪拜华人办的中文报纸,感觉就像在国内的超市。
  
  但唯一不同的是在这里需要支付阿联酋的货币迪拉姆(英文缩写DHS),迪拉姆币值有1000、500、200、100、50、20、10、5迪拉姆纸币,还有1、0。5、0。25迪拉姆硬币。1美元可兑换3。60迪拉姆,1。86元人民币可兑换1迪拉姆。
  
  在龙城逛商城很轻松,因为可以讲中国话。随着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加,龙城的名声也越来越大,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吸引了很多人。
  
  前来龙城购物的,既有阿拉伯富豪,也有在迪拜打工的普通印巴工人。
  
  星期五是阿拉伯国家的休息日,每到周末,龙城商场人潮涌动,除了当地的阿拉伯人,还有从周边中东各国赶来的批发商,带着现金来龙城采购中国商品。
  
  很多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也都来这里采购或开商店。
  
  龙城内有很多中国人做推车服务,大多数都是东北口音的同胞。在龙城花90-100DHS购买一个手推车,当阿拉伯人采购商品的时候,跟在人家后面做推货服务,最后帮助客户推到商场外的停车场去。有的时候给50DHS,有的时候给100DHS。一年下来也能挣10来万DHS。
  
  不过这些东北同胞中有不少是签证到期滞留下来的黑人,当地警察不时地去抓捕。我第一个月住在A-07幢大家也认识了好几位,象老李夫妇来自黑龙江,其他几位大哥来自吉林和辽宁,吉林和辽宁人占多大数,他们已辛劳地在龙城待了好几年了。
  
  在龙城的人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他们分为老板,公司派驻人员和打工者,也有一部分印巴人和菲律宾人,他们在这里地位都是很低的,工资也很低。所以很多老板喜欢聘用他们,因为付给他们的工资低,而英语却比中国人好。
  
  有的老板则喜欢聘用中国人,主要是语言交流起来比较方便也放心,但是聘用中国人工资要比别国人高得多。有些狡猾的老板就采用试用期用工,或者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等办法来盘剥中国同胞。
  
  我见过很多老板他们的店门口永远贴着招人的广告,他们店里的员工也是天天的调换,没有一个能通过试用期的。因为员工通过了试用期,就要涨工资,还要给办签证(这里的飞签费用每个月都要900迪拉姆)。
  
  好些中国人怀着发财的美梦来到迪拜,最后钱没挣到,只能沦落到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或良心来生活的地步。
  
  龙城是一个小天地,这里的人从当地时间早上10点开门到晚上10点关门,没有假期和休息日,勤勤恳恳的工作着。但龙城也是一个是非之地,这里充满着邪恶和肮脏。这里有不少人,可以说是男盗女娼,有着说不完的风流韵事。
  
  在龙城,有时候一个女人的尊严或身体比不上1块钱人民币。很多女人,为了吃一顿饭,随便跟一个男人上床了;有的女人为了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做一个男人的情人;也有的女人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老板娘的眼皮底下跟老板暗藏奸情。
  
  这样的故事发生的太多了!
  
  龙城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从而使一个好人变坏的地方。这里的一切纷繁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复杂……
  
  木须巴扎
  
  2月16日下午我拦了一辆印巴人开的出租车,花了60迪拉姆(DHS)去了迪拜市区南孚路上找我们上虞陈溪老乡小徐,南孚路上大多是我们绍兴人开的布店和窗帘布店。我在小清真寺下车,横穿马路走到对面一家宾馆右边第一家挂着红灯笼的店面。
  
  这是一家经营地毯兼营沙发布和窗帘布的批发部,老板是浙江海宁人,已经入驻迪拜十年了,每月销售三个集装箱,生意不错。小徐也在这里打工二年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番寒嘘乡情之后,我问询名声在外的木须巴扎在哪里?小徐回答说离这不远。2月20日下午我再次去了南孚路找小徐,小徐帮我画了一张去木须巴扎路线草图,我第一次单枪匹马独自去逛木须巴扎。
  
  木须巴扎(MurshidBazar)是迪拜现货交易的传统批发市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迪拜酋长国就采用了开明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商业环境。
  
  当时其他穆斯林国家限制还很多,加上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又不健全,使得中东周边国家的商人都先把货物进到迪拜再转口到自己国家,有的就直接到迪拜市中心的娜莎广场(NasaSquare)西侧木须巴扎购买现货,使得木须巴扎批发市场逐渐车水马龙热闹喧腾地兴盛起来了,成为汇聚各国商人和各种货物的一个中转站。
  
  木须巴扎批发市场幅盖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南亚次大陆、西亚和北非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木须巴扎是老批发市场,什么国家的人都有,什么都卖。后来在娜莎广场的北部以及东北部中国人又发展一些专业市场,如中国鞋城、手机市场、服装城、汽车配件城,还有直接用中文书写的“中国贸易城”、“中国轻工城”、“中国建材城”等。
  
  中国人主要销售服装、鞋类、箱包、工艺品等,这里聚集了电器、服装、药材、玩具、汽车配件等商品。迪拜的美容化妆品更是集中在木须巴扎市场,这里并没有专门的美容化妆品批发市场,仅仅在灯具市场附近有两三家商品种类比较齐全的化妆品店铺,此外在其他行业市场中零星分布着一些香水店铺。
  
  迪拜的建材市场也主要在木须巴扎老市场,规模不大位于Victoria酒店附近,聚集着20余家卫浴建材商店,主要商品是从中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进口的卫浴陶瓷。
  
  中国产品因为价格便宜通常被转口到非洲,而欧洲产品因为质量上乘通常在本地市场或者周边国家流通。著名的“黄金一条街”也在离此不远的地方。
  
  3月3日晚上我与上虞松厦老乡小项等四人去逛过一趟黄金街,黄金街中间是一排古式古香的木结构廊棚;这里的黄金成色不高大多是18K和22K,款式很漂亮,可以论斤秤。22K的黄金遍地都是,价格在160元/克左右。
  
  迪拜的治安很好,做生意很有安全感,货物堆放在室外过夜根本不会丢失,街上你也很少看到有荷枪实弹的保安或者警察。
  
  木须巴扎批发市场没有明显的市场标志,也没有明确的地理范围,到底有多大面积?多少商铺?即便是当地人也没整体概念,我去过五、六次的感觉是几条街划成了一个大致块状而已!
  
  这些街边店铺尽管大小不同装修各异,都是经营者自发地聚集在一处而出名的,没有专门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外国人在迪拜经商办公司,国家不收一分钱的税收,但需要找一个当地的人做保人,向保人交纳2。5万迪拉姆(DHS)。外国人有签字权,保人不参与经营业务,只负责经办签证、年审、营业执照审批等日常事务性工作。
  
  这里做生意十分方便简单,不像我们中国的国内经常有工商、税务、物价部门来查你。因为迪拜没有这些机构,除了5%的进口关税,没有其他任何税种。
  
  在迪拜经商洽谈业务不用请客送礼,货币自由汇兑,赚了钱资本和利润可100%汇回本国家中。
  
  为了满足客商的多种需求,店铺经营户往往会在商店里陈列样式繁多的商品(店铺有个特别的名字Showroom)。中东和北非的商人来到木须巴扎批发市场采购大宗多类商品,热衷于现货交易现金支付。
  
  如果你在木须巴扎批发市场拥有一间店铺,客商就会不请自来,这是迪拜经商的优势。因此商品和资金在木须巴扎批发市场流动非常频繁。
  
  迪拜有许多中国人开设的私人钱庄,但钱汇到国内只能是一家农业银行。我在3月份打过二次钱,汇款速度极快,大约10分钟就到上虞。
  
  尽管市场中的店铺租金越来越高,可想在这里开设门面的商人还是多得挤破脑袋,我与朋友想开童装批发部,在2-3月间跑了好多店铺咨询,一间40平方的店铺租金和转让费加在一起需要40万迪拉姆(DHS),投入成本相当高。
  
  为了节省成本,经营户往往会在租金费用相对低廉的沙迦以及阿基曼租用仓库。
  
  在迪拜每个星期五是法定休息日,2月26日下午我约小徐陪同去寻找童装代理商却逢休息日,在木须巴扎批发市场中国人的商店白天几乎都不开门,只有少部份老外的商店还在营业,一直要等到下午五点钟以后商店才开门营业。
  
  木须巴扎批发市场宛如迷宫,由于迪拜人几乎不用地址,刚去的人在里面转悠难免会失去方向。不知是哪个中国人取了的名字,用“三棵树”和“四条凳”作为木须巴扎里面的坐标。
  
  “三棵树”就是有种着三棵树的地方,我专门叫小项领着去看过,确实并排紧挨着的三棵大树,但中间一棵树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地面的树框尚存,幸好边上有一棵小树,仍不失虚名。
  
  而“四条凳”就是紧挨着的四条石凳的地方,我与小徐二次经过这一坐标……
  
  地球村
  
  2月17日下午我叫飞尼可超市收银员小王拦了一辆印巴人的出租车,第一次来到了迪拜的地球村,参加迪拜购物节。
  
  在贯穿阿联酋国家的两条大路之一的谢赫·乍伊德路(SheikhZayedRoad)边上很醒目的看到了地球村的巨型标志,的士直接进入了一个超大型的停车场,下车我付了35迪拉姆(DHS)车费。
  
  顺着人流走向了地球村,村口有1号门、2号门、3号门、4号门四个大门,门楼显得很简陋,好像钢筋临时焊成的一样。在外面远远地就能看到了里面巨大的摩天轮。
  
  我在3号门售票处花了10迪拉姆买了一张门票,下午3点半开门进场了,胸挂证件的摊位老板先放行入场;等到4点钟游客才开始陆续检票进场,我跟随有妇女的人群排队进去了。
  
  这里很怪的,单独男人不让进村,一定要跟着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女人屁股后面才能进村。事先早就听参加展会的中国人说过好几遍,回来途中也听小朱叙说遭遇。
  
  地球村设有40多个国家的大型场馆,出售各地的民族食品、商品和手工艺品。鳞次栉比的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乐趣无穷的游艺设施以及多姿多彩的音乐、歌舞表演,营造出了浓郁的购物气氛。
  
  一进大门是一个宽阔的甬道,横着一条人工河,河水是蓝色的海水,泊着几条游艇。
  
  人工河上有一座桥,我走过桥从左侧走向门楣高大的菲律宾村,里面是棚顶的商铺,商品大同小异。我在蔡秀英的床上用品摊位看着儿子在忙碌地准备开张,就返身出去沿着地球村中间的河道前往各处乱转。
  
  我走到了一片娱乐区域,看见大多是儿童玩的项目,为主的就是远远能看到的那个观光摩天轮。
  
  在食品区域,有各个国家的小吃,我很欣喜的发现了中国的煎饼,可惜厨师却是西方人,只能无语而笑。
  
  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中心广场,搭有四个戏台,中间立着一块导游地图示意牌。夜晚有欧洲的嬉皮士和印度的舞女表演。
  
  经过巴基斯坦村,我发现了旁边外观装璜最为显眼的中国城,是一个前后错落有致的二层飞檐仿古建筑,在夜景灯光的照明下显得特别亮丽,里面中国人卖的东西基本都是衣服和玩具,没有真正的中国特产很是遗憾!
  
  住在同一个大家来自湖南常德的一位大姐也在中国城做饰品生意,以后我曾二去她摊位请她帮忙介绍童装客户。
  
  接着我走马观花地看了摩洛哥、叙利亚、约旦、斯里兰卡、泰国、卡塔尔、捷克、黎巴嫩、巴勒斯坦、菲律宾、科威特、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老挝、东非、卢旺达、尼泊尔、阿富汗、塞内加尔、欧洲和越南等各个国家村落,发现各个村里面真正特色的东西都不多,大多是一些衣服和饰品。
  
  地球村可谓大而全,但明显是以阿拉伯国家为主的,各个村建筑略显各民族特色,只是商品特色都不多。
  
  在地球村游客非常多,到处都是穿着白袍黑袍全家出动的阿拉伯人,阿拉伯的女人真的很漂亮,别看她们都是黑纱黑袍,只露出白净的脸;但鼻梁高挺,一双深邃的眼睛,有一种神秘的美丽。
  
  午夜我的朋友蔡秀英,招呼做化妆品生意的义乌人小朱用车把我送回了龙城,在这个地球村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越来越小的世界……
  
  大家
  
  2月4日我第一次到了迪拜,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从迪拜机场打的到了龙城中国公寓楼A-07幢大门口,儿子巳在外面等了我好长时间了,我下车付了印巴人48迪拉姆(DHS)车费。
  
  我先在儿子住的“大家”418房间休息到半夜。在当地时间晚上十二点(北京时间凌晨4:00时)左右,我儿子从地球村迪拜购物节展会摊位上收工回来,给我按排住在413房间。
  
  在迪拜市区的住宿费用是很高的,一般小旅馆每晚是300-600迪拉姆(DHS),折算成人民币是600-1200元一个晚上,为了节省钱我们中国人都是住“大家”的。
  
  龙城商厦一路之隔的地方建有一个庞大的“国际城”住宅小区,其规模将会达到1200栋住宅楼宇。目前“中国城”已建一个拥有二十几栋四、五层的公寓楼群小区(底层营业房标成G、二层标成1楼、三层标成2楼、四层标成3楼,有电梯,室内中央空调电费由政府承担,套型有二室一厅也有一室一厅),集中居住了许多在“龙城”做生意的中国人,以及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斯里兰卡、埃及、叙利亚等周边国家的人。
  
  这些中国人中有来迪拜7-8年的,也有刚来几个星期的,也有中国迪拜往返奔跑的,这里集中创建了许多“大家”。
  
  “大家”这个名字不知道是那个中国人起的?
  
  确实很形象、很贴切。三四十个中国人大家一起住在一个房间内,一套二室一厅套房被分成三只房间;每只房间摆满了六张上下铺,不分男女混住十多个人,房间内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
  
  厨房和卫生间是共用的,大家轮流使用。
  
  有的一个铺位就挤着一对夫妻住,唯一保留隐私的方法就是拉个布帘子。
  
  每个铺位住宿费用每个月一般是600迪拉姆(DHS),也可住一个晚上是25迪拉姆(DHS)。这里包括了水电和煤气等费用,但不包括吃饭,吃饭是需要各人自己做饭的。
  
  住在迪拜,各个“大家”的二房东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房东会提出要求,不能叉麻将、不能打牌进行赌博,不能带小姐回来打炮。象我3月份在迪拜住在B-12幢214房间那个房东卢大姐(江苏常州人)就是这样正规的。
  
  但也有“大家”的二房东则什么都不管,在白天也允许带小姐回来,拉个布帘子就可以做爱了。象我2月份在迪拜住在A-07幢413房间那个房东赵大哥(吉林人)就比较开放,好多事开一眼闭一眼,不会管你太多事。
  
  住“大家”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你要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入睡,要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要能准确判断出同屋人之间各种人际关系,要尽可能多的为自己争取到个人利益但平时又要平衡好各种微妙的关系。
  
  因为你住在“大家”几乎没有任何个人隐私和秘密了,大家真的是朝夕相处住的太近了,比国内大学的宿舍都还要近,每个人住在一起连喘气翻身的声音都能清楚地听见。
  
  住在“大家”还要有一点承受能力,那就是你无可避免地要和各种年龄的女性,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打交道(在迪拜的中国人戏称老妈子)。
  
  在迪拜的“大家”中,有很多都是一对对临时“夫妻”,他们各自在家中都有老婆或老公还有各自的孩子。但大家长期出门在外,远离家乡;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很空虚,生活上需要相互照顾,所以自然而然地会有很多这种临时夫妻拼床。
  
  特别是有些跑周边中东国家做皮肉生意的小姐,为了回迪拜方便,常常会找一个称呼“老公”的男人拼床,这样她来回迪拜住宿就方便多了。
  
  我刚到迪拜的时候,对于“大家”这种不分男女的混住,甚至是“夫妻”与单身的混住既感到惊奇,又难以理解。
  
  我曾经很直接的问过同室的黑龙江人老李“夫妻”:“在这种环境中,你们怎么做爱啊?”
  
  老李很干脆地说:“你放心,你们晚上只能听到铁床晃动的吱嘎声,不会听到别的声音。”
  
  当时我非常疑惑,二个人仅仅隔着个布帘子就做爱,会没有声音,这可能吗?
  
  后来在“大家”住的时间长了,发现果然如此,因为在“大家”一般睡觉都是比较晚的,大致是在当地时间凌晨1-3点。所以他们要在“大家”做爱就更晚了。
  
  我天天晚上上网睡觉比较迟,经常能听到铁床的晃动声,确实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声音。
  
  我很难理解,这种近乎于公开的做爱,能有质量吗?能达到高潮吗?
  
  可老李对我说:“在这里做爱还想讲究什么质量啊?何况就是发出点声响,住在一起的同屋也是见怪不怪的,没有人会特别去注意,也没有人会特别去介意。”
  
  这也算是一道迪拜的无奈风景吧!真是:“大家”后半夜,做爱细无声。但见床晃动,不闻呻吟声……
  
  打黑车
  
  在迪拜出行,不易!特别是你要去迪拜、沙迦这样的老城区,赶上堵车或者高峰时间,那你真的要碰运气了,还要看司机的兴致,在迪拜出租车司机大部分是印巴人。
  
  迪拜的面积仅相当于国内一个重庆市,但迪拜有完善完美的公路网,除了在市区有红绿灯,所有的公路、高速公路的交叉点都有立交桥、交通圈、隧道,能很顺利的进出高速公路。但大多的立交桥过于复杂,每个入口和出口都有叉路。
  
  在迪拜公交车可谓不少出租车更多,可要打车的人实在太多了。当你在烈日下等待了好长时间,终于可以招手呼到一辆出租车,但你和司机说了目的地后,司机告诉你,不去!或者说,路太近!或者说,车钱太少!你听了心里真的会感到不爽,开出租车的印巴人对黄皮肤和黑皮肤的外国人经常拒载,当然打车困难就会有黑车。
  
  凡是去过迪拜龙城的中国人,都对黑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龙城离市区距离大概有20公里的路程,这里也有几条公交车线路去市区,但我们不会讲英语,所以没用,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车,只能选择乘坐黑车。
  
  说起黑车其实坐上去并不可怕,因为这些车全是中国人开的。乘黑车不会枯燥,你不但能用中文与他聊天沟通,而且他还会天南海北地给你讲些有趣的东西。
  
  迪拜有很多人都是白天上班,然后利用晚上的时间,开着私家车到路上载客,这是当地政府允许的,但是他们没有当地的出租车牌照,并不是正规的的士。所以我们中国人都管这样的车叫黑车(黑车就是没有出租车牌照或者没有当地驾驶证的司机载客)。
  
  开黑车是有些中国人在迪拜的生存之道,大多是东北人。迪拜开黑车很简单,拿个旅游签证来迪拜,再花几百元买个“国际驾照”,然后就在迪拜中国人办的小报上打小广告。于是就有人打电话来要车,一年下来挣个十几万迪拉姆不是难事。
  
  我在迪拜待了二个月,经在一家美国品牌化妆品公司上班的王小姐介绍,认识了她的妹夫西安人老张(0502757328),他在这里开了十年黑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对迪拜的道路相当熟悉,收费也较便宜。
  
  我每次去木须巴扎南孚路来回他才收80迪拉姆(DHS),而老外的出租车要收100迪拉姆,我去阿基曼送朋友回家来回他也只收了100迪拉姆,有一次我去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馆和叶领事谈事,走了很多路等了好长时间,他也只收了我120迪拉姆,我俩快成了朋友,他的车几乎成了我的包车,当然我有机会时也帮他介绍客户。
  
  我儿子在地球村展会上班,他们用车是包月的,每天来回是30迪拉姆,每次六个人乘坐,30天结帐。我去过地球村,知道单趟车费要35迪拉姆,相对而言这黑车真的十分便宜!
  
  迪拜的黑车行业几乎都被中国人所垄断着,没有别的国家之人敢于开黑车。
  
  迪拜的出租车估计是全世界最豪华的黑车了!这些车一般都是从当地的一些汽车公司租赁来的,全都是崭新的车子,而且档次绝对不在“丰田”、“凯美瑞”之下。
  
  我就坐过好多次奔驰轿车的黑车。
  
  这里进口汽车是不上关税的,而且汽油也很便宜,几乎是国内的一半。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购买高档的轿车……
  
  四个老婆
  
  凡是到过迪拜的中国男人,都会对阿拉伯女性的美丽留下深刻印象。那静静地藏在神秘的黑纱背后娇艳的容貌,足以让人心动不已。富有立体感的眼眶,黑白分明的眸子,高挺的鼻梁,玲珑的红唇,呈鹅卵形的面部,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
  
  凡是到过迪拜的中国男人,更对那里的一夫多妻制婚姻想入非非。
  
  迪拜的法律明文规定,一个男人可以迎娶四个合法的老婆。这似乎有违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也挑战了中国的婚姻法。对于我们束缚在一夫一妻制度下的广大男性同胞来说,各人理解的版本尽管会有不同,但内心也许都会认可是件好事。
  
  其实在迪拜,规定你是可以娶四个老婆的,但实际上未必能迎娶那么多的老婆,娶这么多老婆是要花很多钱的。
  
  在迪拜法律规定有了一个老婆,如果你还想娶第二个老婆的话,你必须要给第一个老婆拥有固定的居所(一般都是别墅)。还要以第一个老婆的名义,存上一大笔钱,这笔钱要足够第一个老婆衣食无忧的过完下半生,而且能把她生的孩子抚养到18周岁。
  
  关于迪拜小孩子的问题,说出来是有点吓人的,因为这里从来没有计划生育,每户人家至少都有四个孩子。我在迪拜市区和龙城经常会看到当地阿拉伯人一家人逛商场,男主人手里抱着一个孩子,另一只手里还牵着一个孩子;女主人推着一个摇篮车,里面坐着一个或者两个孩子,你还能看到正在附近走动又一个孩子。
  
  要把这么多的孩子抚养成人,真的是要花不少的钱。
  
  但是如果你有了第二个老婆还不满足,还想娶第三个老婆的话,条件还是一样类推。
  
  另外迪拜的法律还规定,每个老婆的用品也要一样的,如果你给其中一个老婆买了一辆汽车,那么你也要给其他的老婆各买一辆同样的汽车。
  
  不仅仅是汽车这大类,那怕就是家里常用的床单这种小商品;你买了一件给其中一个老婆,你必须给别的老婆也要买同样的。从这点看来,迪拜政府还是公平的,对防止女人吃醋也很有一套办法。
  
  有人会提出那么多老婆住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吵架呢?
  
  事实上当地有些俗成的约定,阿拉伯男人的这些老婆都不是住在一起的,大小老婆们之间的别墅至少要相距10公里。路虽远了点,但他们有钱有汽车,大家串串门儿没多少问题。
  
  我经常在龙城碰见过阿拉伯男人同时带着好几个老婆一起出来逛商城购买东西,出来四个老婆,再带上十个、八个孩子众星捧月般的围着你、讨好你一个男人,这么大的“一家人”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那情形真的很让人羡慕!
  
  当然迪拜人不一定都娶四个老婆,可实际上哪个男人都不止四个“老婆”。这些小“老婆”大多都是外国人,我估计中国女人当小老婆的是最多的。
  
  迪拜是一个男权主义国家,女人基本没什么地位可言。
  
  迪拜的法律规定,年轻女子不能单独和非丈夫以外的男子相处。女人出门身上穿着黑袍,头上披着黑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着一张脸。男人一句话就能休掉妻子,而且离婚之后,妻子基本上是净身出户,这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迪拜是伊斯兰国家,本来对男女这些事情是比较禁忌的,对性乱的处罚也是非常严厉的,但是当地男人好色的本性很难改变,只要有红颜女人,他们还是很愿意冒这些风险的。
  
  在迪拜住了二个月,发现阿拉伯男人都是很色的,同时也比较爱面子。当一个阿拉伯男人追求女人的目的昭然若揭,如果这个女人不同意的话,他会很尊重这个女人的,马上给你道歉。
  
  我们中国人有时候也会利用这些好色的男人谋求便利,我们出门的时候,往往带上一个女人,在陌生的地方遇到迷路;这个时候女人就比较有用了,再难找再远的路,只要这个女人下车去问路边的一位有车的阿拉伯男人,或者打开车窗问旁边开车的阿拉伯男人,十个有九个会开车给你引路。
  
  至于那一个没带你去的,肯定是他老婆坐在车里,但他也会特别耐心的给你讲解明白,一般至少讲解三遍,然后再让你重复,实在不行还会给你画个简单的地图……
  
  隐暗一面
  
  在迪拜的中国人很多,大约有二十万,浙江人差不多有十五万,多数是温州人、义乌人、台州人、少量是杭州人、绍兴人,基本上以做生意为主;还有五万人是东北人,大多是打工的。
  
  在迪拜有很多行业都被我们中国人所垄断着,我们中国人五花八门地从事着很多的行业。像商品贸易、货运代理、还有旅游、电信、也有开黑出租车的、开大家的、开赌场的、开炮房的、开地下钱庄的等等。
  
  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来做生意的老板,第二类是国际公司的派驻人员,第三类是来打工的劳工。
  
  这三类人各有特色,老板们普遍文化不高,基本没有使用英语的能力,但收入最高。劳工们的英语相对好一点,但仍旧有很多人不会英语,收入最低。国际公司的派驻人员,英语普遍较好,但收入中等。
  
  这三类人有着各自的生活圈子和生活规律,很难相互融洽。
  
  我在龙城和木须巴扎就经常听到那些来自江浙的老板们在说,我不会讲英语,但会讲英语的人都在为我打工。在迪拜,不会讲英语的是老板,会讲英语的是打工者比比皆是。
  
  我也经常听到那些有文化的人在讽刺我们江浙的老板,你们什么都不懂,赚了钱也花不出去,未来还是掌握在我们手里!
  
  其实在迪拜的中国人中,素质最高的要算那些国际公司派驻迪拜的工作人员了。这群人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比较稳定,社会关系也比较单纯。
  
  而那些老板中就有不少人除了赚外国人的钱外,还整天挖空心思的在想着怎么去盘剥自己的同胞,或者怎么把自己的女员工弄上床。
  
  那些根本不会英语或者会很少英语的打工者们,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而不择手段,甚至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呵!
  
  在迪拜的很多中国人都是不会英语的,或者仅仅只会说几个英语单词。他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几年前,抱着发财梦来到这里的。
  
  但这里的高消费和低收入让他们一直没能梦想成真,许多男人不能忍受梦想的破灭,就纷纷回国另寻出路。
  
  而很多女人则舍不得这里的纸碎金迷生活,想方设法地在捞一把,可有时她们也发现自己的合法劳动并不能让她们的发财梦得以实现,往往入不敷出,于是自己的身体就成了最后的本钱。
  
  很多人选择了做阿拉伯男人的“地下情人”,过起了被包养的生活。也有一些聪明的女人一边被包养,一边圆自己的发财梦(从包养的男人那里搞钱,或者以那个男人的名义开公司),当然更多的女人选择了卖淫。
  
  我在迪拜待了二个月,有一点可以明说的,“性工作者”在常人眼里应该是年轻美貌的,至少打扮的如花似玉。可这里完全相反,迪拜的“性工作者”档次真的不高,做这一行的有俄罗斯人、菲律宾人、非州人,当然也有我们中国人。
  
  每当我很晚还在市区木须巴扎办事或者回到龙城的住处,经过那些风月场所时,经常遭遇这些人的“拉客”。
  
  这些“性工作者”的年龄一般都在三十多岁(因为迪拜政府如今严格控制二十多女性办理长鉴),化妆得很浓,衣服也穿的毫无品位可言,妖艳的有些过了头;让人一看就恶心。但在那些印巴人、孟加拉国人和非洲人眼里也许还是美女,大有钱途!
  
  我在迪拜的孟加拉国朋友鲁鲁在有一次一起喝印度产的威士忌洋酒时,就很认真地对我谈过对中国“老妈子”的感受。
  
  不过我对她们还是有一点很敬佩的,那就是她们为了生存、为了发财的敬业精神。你想一下啊,能把这种工作做成批发、做到这个年龄那绝对不是一般常人能够忍受的!
  
  在这里也有不少中国女人走上了正规工作-卖淫或变相卖淫-回国之路。这真是女人的悲哀,也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
  
  但身在异域的我真的理解资本社会中生活确实不容易,也真的很艰难。而我写下这些,只想反映社会真实的隐暗一面,并不是想去批评谁,只是想提醒那些把国外当作天堂向往的女同胞而已……
  
  幸福的迪拜人
  
  我在迪拜待了一段时间,发现今天的迪拜人只要生在这块土地上,从你“哇、哇”大叫落地起,就意味着你的一生不用为吃穿发愁,不用为买房子烦心,也不用为没钱花担忧。
  
  这里的人从你生下来就开始享受着国家的补贴,一直到死去。迪拜政府鼓励生育,小孩生下来后,国家就会给你一笔补贴,以后每个月会发给一笔婴儿的抚养费,大约是600迪拉姆。
  
  小孩子长大一点去学校上学了,学费全部由国家出钱,而且还会给予补贴,直到大学毕业。
  
  小孩长大成人了,要去买房子居住,国家又会给你一笔钱让你去买别墅。而且这个别墅是由你自己选择的,一旦选中只要告诉国家是多少钱?国家就会把钱付给房产商,你自己是不用掏腰包的。
  
  这是我们多少中国人的向往呵!
  
  女人在迪拜这个酋长国享有特权,可以一辈子不用上班,国家也会每个月发给你一笔补贴,这笔钱足够你吃喝玩乐、足够你买自己喜欢的化妆品和衣服。
  
  在这点上我们国内的很多女同胞会想着,既然迪拜福利待遇这么好,对女人的政策也好,那干脆找个阿拉伯男人做老公或情人算了!
  
  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迪拜人的这些政策只针对他们本地人,任何外国人即使你已经被本地人娶为老婆也都不能享受。因为阿拉伯人几乎都是穆斯林,而穆斯林只能同穆斯林通婚,否则就是违反法律和教义。阿拉伯世界是不接受别的国家人加入他们国籍的。
  
  就算你为他们国家做了非常大的贡献,也只授予你一个荣誉公民的称号而已,你不能拥有本地人的很多权利。
  
  我们很多中国去的商人在那买了房子,就会得到一份99年的长期签证。可这也只是一份签证,意味着允许你在他们国家长期住下去,但还是没有承认你是他们的国民,你不能享受任何待遇。
  
  在迪拜待久了,你会发现本地人大多不做事不工作的,他们或者是老板,或者担任“担保人”,给他们做事的白领大多是欧洲人和印度人,而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工作的绝大多数人都来自巴基斯坦人、孟加拉国人和中国人。
  
  阿拉伯人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就是每天无数次的祈祷,差不多每个时段都会祈祷一次。一个正宗的穆斯林,不管你在做什么?只要时间一到,就会马上洗干净脸和手脚去祈祷。
  
  我有好几次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正谈的起劲,他却忽然告辞,说祈祷的时间到了,必须马上祈祷去了。
  
  大约过了5-10分钟后他回来了,虽然是满脸的歉意,可看上去是一种获得了新生一样的高兴,接着坐下来继续谈事。宗教对于他们来说是比吃饭、睡觉更重要的大事了!
  
  在迪拜这个地方,没有那个阿拉伯人会为钱而发愁,所以也没有挣钱的欲望。
  
  稍微勤劳一点的人,可以做到20个公司的保人,保人是这里的一种制度,外国人要想在阿开办公司或者工厂,必须有一个本地人为其做保人,否者不合法,将于以取缔。
  
  做保人是可以赚钱的,一般来说一个公司一年的保费大概在2万迪拉姆(DHS)左右,而保人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代表人,什么事都不用做的。为这20家公司做保人挣来的钱纯属额外收入,只要你愿意,你做50家或者更多家公司的保人都是可以的。
  
  实际上他们并不需要这么努力地去做,因为从他生下来的那一刻起,政府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们所做的所需要的就是好好地去享受幸福生活……
  
  水贵树更贵
  
  迪拜是一个沙漠之国,几乎全部的国土都覆盖着沙漠,水源稀少,日照强烈。我站在龙城中国公寓楼大家的窗口向外眺望,总是灰蒙蒙的黄色雾霭,炎炎烈日倾泻在这块土地上。
  
  如果大风狂吹就会飞沙走石遮天蔽日,走在路上让人睁不开眼睛;开着汽车会看不见前面的道路,辩不清行驶的方向。这个时候,我们是不能开窗户的,哪怕一点点缝都留,否则大风过后家里的家具地板床上将会落满沙尘。
  
  迪拜的气候干旱灼热真的让人难以适应,夏季太阳直射时,室外温度可达摄氏50度,甚至超过50度;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暴晒于阳光之下,不是中暑也会头痛脑涨。
  
  幸亏迪拜的任何建筑物内部都有中央空调,而且这费用是由国家承担的。当你在大街上等车时,最好到附近的酒店或大楼里去遮阳一下,以减少过多地被阳光照射,平时出门最好能带上一把遮阳伞。现在我才明白了阿拉伯男人为什么出门要穿白色长袍,并戴有阿拉伯头巾了。
  
  在这样一块干旱的土地上,水是最珍贵的。迪拜虽然靠海却缺乏淡水,这里没有一条淡水河流,没有足够的地下水,没有充沛的降雨量。
  
  每年365天几乎天天都是烈日当空,只有在冬季有一两次降雨,总降雨量只有100-150毫升,我在迪拜二个月却幸运地碰到了二次下雨天。在迪拜建设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厂,绰绰有余地解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饮用和工商业用水。
  
  我住在龙城没有感觉到用水紧张,只是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滚烫的热水。
  
  在迪拜这里比水更珍贵的是花草树木,市区大路两旁绿树成荫,四处可见青翠的绿色的草坪和艳丽的花朵,令人赏心悦目。当我看到这种情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是置身于沙漠之中吗?
  
  为了养育这些树木、花朵和草坪,每一根郁郁葱葱的树木根部都有一根细小的黑色橡皮管子(因为要耐高温,这黑色橡皮管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这种埋设在地面的一段段水管中会缓慢地滴漏出点点水滴用来滋润树木。它每天都在自动送水浇灌滋润着树木的生长,这是每棵树的生命线。
  
  你还会发现花草中埋设着许多水管,每天到一定时间就会自动从地面伸出淋喷头喷洒水雾,浇灌着草坪;使炎炎烈日下的花草树木都长得很好。
  
  迪拜人准确地计算出了对树木进行浇灌,让树木生长所需的水量,既保证了树木的生长,又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把浪费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迪拜人对这些绿色的树木和草坪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让人难以置信。据说街头随处可见的树都是从外地空运过来的树苗,一棵树价值上万美元,每年维持每棵树浇灌的水费成本就高达3000美元。
  
  在这里树木是财富的象征,看居民的富裕程度是按照家中有多少树木来区分的,谁家的别墅院子树木成林,那一定是家产万贯或者就是皇亲国戚。这迪拜真的是水贵树更贵……
  
  治安真好
  
  在迪拜这方土地上民风淳朴、社会秩序稳定,居民们待人接物很礼貌也很和气,迪拜是阿联酋甚至是整个中东最安全的地方。迪拜治安之好和人们的素质之高,简直出乎我的意料。
  
  不论是当官的还是平民?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在迪拜一切都得按法律办事,否则就有高额罚款和入狱的可能。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阿拉伯人之间的争吵,也没有听到偷盗欺诈。
  
  你深夜在街道上独自漫步也绝对安全,不用担心任何治安问题。整个城市的楼房你是看不到什么防盗窗、保安门,晚上睡觉完全可以高枕无忧,甚至可以不用锁门。
  
  如果你把一个手提包遗落在什么地方,几个小时以后,你仍然可以到那个地方去取回来。那些有钱的阿拉伯人的别墅大门是开着的,即使晚上院子里也是大门敞开着,毫无戒备。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过的一个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在迪拜这个地方,你的汽车无论停泊在任何地方都是不用上锁的,没人偷窃。码头上的货物也是随地摆放,没有围墙,没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
  
  你如果背着背包出门,不用象在国内那样小心翼翼地将背包放在前面,生怕有人抢劫。假如你在大庭广众之下清点你的一大叠钞票,也无人特别地注意你。你步出银行,根本用不着慎重地东张西望,生怕有人跟踪。
  
  可奇怪的是你在城区也好,大街上也好,马路上也好很少看到警察巡逻或是全副武装的人员走动,你也听不到警车呼啸而过的声音。
  
  但我听老迪拜人说,迪拜的治安管理采用了美国的方式,头顶上有定位卫星监控着所有室外的社会秩序,一举一动全被警方掌握着。
  
  迪拜新区的道路很宽,老市区的街路虽不大却很干净。走在市区街头上也好,走在龙城马路上也好,你时常会碰到开车的阿拉伯人主动给行人让路,而且态度十分谦逊,这在国内的许多城市是少见的。
  
  但迪拜在男女关系方面又是比较保守,乱搞男女关系一不小心就有入狱的可能,但你只要不在公共场所乱七八糟,警察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阿联酋的迦沙就要谨慎了,即便男女深夜只是拉手行走在街上,也有被拉入狱的可能)。
  
  在迪拜是禁止喝酒的,虽然在迪拜一些特定场合允许你喝酒,或者你在家中偷偷喝酒;但是你千万不能喝了酒后打架闹事,否则不仅要坐牢,还要遭受鞭刑打得你皮开肉绽,终生难忘。
  
  为什么迪拜的社会治安会让人赞不绝口呢?
  
  这除了阿拉伯人崇尚的《可兰经》的教导外,主要还是归功于迪拜的国家对犯法的人处罚特别严厉。迪拜是穆斯林国家,穆斯林教义有着非常严格的清规戒律,他们严禁偷、赌、嫖、毒等影响社会治安的行为,当地的居民对宗教信仰有着无上的崇敬之情。
  
  迪拜实行法律和宗教教规“双轨”制,如果你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根据法律条款和教规的规定,要对你进行严厉的惩处。如果你偷盗人家的东西,一旦被发现,可就没有像在中国那么幸运(关几天就出来)了,你用哪只手偷盗的,就要斩掉那只手,让你痛不欲生。
  
  迪拜的国家自己本地人并不多,绝大多数劳工都是外国人(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国),谁要是违法就会被监禁,监禁后一律由政府出资将他遣送回国,让他失去了赚钱的机会。
  
  因为法律的严厉,让外国人都非常地遵守了法律,都不想做违法之事。据说在这里还有一条法律,只要打架就得进监狱,不管谁对谁错。就是这样一条听起来简直有点蛮不讲理的法律,从根本上保证了这里的治安。
  
  迪拜政府还对治安问题注重先期防范,每位外国人下飞机入关前,都要接受最先进的“虹膜扫描”,辨识、建档身分。如果在境内犯了错,就遣送出境,永远不得入境,这在我们国内说起来真有点天方夜谭。
  
  迪拜既保留着古代传统的习俗,又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先进的高科技手段,仿佛就是一本书,让我不断地翻阅着……
  
  办理鉴证
  
  赴阿联酋(迪拜)不外乎办理旅游签证、访问签证、工作签证和过境签证四种,迪拜的访问签证分为1个月签证和3个月两种,可分别办两次和一次延长手续,延长期分别为1个月和10天。这次我儿子去迪拜办的就是访问鉴证,由在迪拜的朋友以阿基曼惜基公司名义出面担保,后来延长了一个月。
  
  迪拜旅游签证为1个月不得延期,到期必须离境,否则处以罚款。我去迪拜办的也是旅游签证,由我自己的公司出具担保书,还加上浙江杭州中国旅行社出具担保书;后来又办了延期一个月时间的签证。
  
  工作签证为3年,但必须由担保公司或担保人办理。凡在迪拜作短暂停留去第三国的旅客,可申请当地96小时的过境签证(须有去第三国的机票、签证及有效证件,费用在30美元左右)。
  
  去迪拜申请旅游签证一般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一、护照首页的清晰彩色扫描件。二、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三、护照规格彩色照片1张(2寸)。四、公司的担保函。
  
  办理去迪拜的签证大致的流程是:第一步确认委托方,或在国内寻找一家旅行社或在迪拜寻找一家代理公司。第二步提供护照材料和《公司担保函》。第三步根据签证费用进行汇款或上门付款。第四步递交材料申请签证。第五步取得电子签证。
  
  申请去迪拜的签证需要提前二个星期,要求入境人员在公函上注明访问目的地与停留时间,表格不能用手书写必须是打印的。
  
  对于过境人员来说,无论持何种护照均为落地签证。入境迪拜前要填写入境卡,交入境检查处。在核对护照和迪拜入境签证无误后,入境检查处才会在其护照和迪拜签证上盖印入境章后放行入境。入境后你必须妥善保管迪拜签证,以方便出境时再交出境处验收。
  
  外国人入境迪拜时是被严禁私自携带毒品、武器、色情书刊、vcd光盘、录像带、去痛片等违禁品进入迪拜的。
  
  根据迪拜海关规定:入境迪拜的外国人每人可免税携带2瓶白酒或两箱啤酒,2000支香烟,400支雪茄,2公斤烟草。办理海关进出口手续时你须提供提货单、装箱单、商业发票、进出口许可证、原产地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委托信函、纳税收据或免税证明等所需的一切文件。
  
  当你在迪拜待的时间长了,你还会知道当地有这样的一种签证制度。就是当你的签证快要到期的时候,委托当地专业办理签证的公司,让他们给你再办一个签证。但按迪拜的规定,你必须要坐飞机离开阿联酋国境。这个就叫“飞签”。
  
  我在迪拜待了二个月,想着以后要长期做生意是要办长签的,所以没有去办过飞签,但听了很多曾经办过飞签的人说起飞签的故事。
  
  所谓飞签,就是在专业办理签证的公司安排下,你坐飞机离开迪拜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几天;等他们重新给你办好一个新的迪拜签证后,再进来回到迪拜。
  
  飞签的人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国人,女的占了绝大多数。飞签的时候,在飞机上乘有百分之七十的女性,而这其中就有很大一部份女人是从事卖淫活动的小姐。
  
  我在龙城认识的不少中国人,每每讲起他们的飞签经历时往往会眉飞色舞、兴高彩烈,因为在飞签的时候他们得到过“艳遇”。
  
  这种飞签成就了多少激情四溢的男女排遣寂寞和发泄欲望的好事,天知道这是男人占了女人的便宜呢?还是女人占了男人的便宜?
  
  大多数人选择飞签的目的地都是在伊朗,因为伊朗离迪拜最近,机票也相对便宜。我与阿基曼的朋友相聚一起喝俄罗斯的伏特加烈酒时,他也曾向我推茬离境时去伊朗。但是每个月900迪拉姆(DHS)的飞签开支,对要飞签的人来说也是一大笔钱呵!
  
  如果英语不好的外国人,在迪拜打工的工资不会很高,一般只有1500迪拉姆(DHS)。而你在龙城租住在大家的一个床铺,每月也需要支付600迪拉姆(DHS),何况你还需要生活。
  
  但飞签确实是留在迪拜的一个好办法,很多在迪拜拿不到工作签证(长签)的中国人为了能长期呆下去,只能选择飞签这种方式,虽然飞签的条件艰苦,但是却帮助了很多人。
  
  不过现在迪拜移民厅已经开始对飞签有所限制了,飞签经常会被取消。
  
  我在迪拜也听说了一个飞签的故事,据说有一个男人他老婆就是在飞签的时候认识的,男的是中国人,女的是菲律宾人。现在小孩子也该出生了,但是他们一直都没有拿到结婚证,因为是跨国婚姻,领证比较麻烦,并且他的老婆还是个基督教徒,菲律宾对基督徒的婚姻有很多的限制。尽管不能“名正言顺”,可是小夫妻还是生活的很美满、很恩爱。
  
  这个故事在龙城传为美谈,尽人皆知……
  
  沙漠冲沙
  
  在迪拜之旅中,从迪拜通往邻国阿曼的高速公路上有一大片远远望去全是金黄色的沙漠,高低起伏着充满了神秘,令人神往!每天下午这里各种越野车(绝大多数都是白色的LANDCRUISER)、沙滩摩托车在这里集聚冲沙,变得十分热闹。
  
  去沙漠冲沙最能体验阿拉伯风情,让你从惊险刺激到疯狂迷醉再到休闲舒适,一个完美的夜晚一定能给您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下午四点钟专业冲沙公司的司机就前往你入住的地方接你,当你坐上4WD的越野吉普车后便驶往沙漠去冲沙(英文名为DesertSafari)。司机都是拥有高超技术的,非常有经验的清一色当地人,他们裹着只露出了两只眼睛的头巾。
  
  当我们驱车远离繁华喧嚣的迪拜城,车子开了大约50分钟后马路两旁沙漠已经非常明显,这时候车子便拐上了一条小路,径直开向了沙漠,车子排成了一条长龙,顺着固定的路线往沙漠的腹地开去,一路上看到许多车辆在沙漠里自由的奔驰,窗外还随时可以看到沙漠中摩托车的特技表演,沿途还有阿拉伯风情的骆驼农场。
  
  时值下午六点钟,司机将车停了下来,终于来到沙丘中的一块“盆地”,这“盆地”是沙漠中人工打造的凹下去的空间,大约有300多平方,是专供司机及游人休息的地方。
  
  四周空旷辽阔,连绵起伏的沙丘,望不到边际。此时太阳的光线柔和而亮丽,落日悬挂于头顶,散发着迷人的光圈,那黄沙在艳阳下照得遍地金黄,风动沙也动。双脚踩在细软沙子中,感受着沙漠的温暖,任凭流沙与轻风拂过,沙漠的风景非常美丽别致。
  
  中国古诗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丽景致,此时此刻您可以在这沙丘之巅尽情欣赏了!
  
  到达沙漠开始冲沙前,司机首先要将汽车轮胎里的气放掉一部分,然后才能开始精彩的冲沙。当车子开到了相对平缓的地带,就开始了真正的冲沙,司机提醒系好安全带,抓牢扶手。朝前面看,前面的那辆车也在加速,冲上了一个高坡,接着来了一个180°优雅的弧形转弯,又转向了另外一个低矮的沙丘。
  
  接着轮到我们这辆车了,汽车发动了,随着司机换挡踩油门加速,打方向换挡踩刹车,越野车冲了出去,冲上了一个高坡,还没有等反应过来,越野车疾驰而下,又拐向了另一个谷底。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时而来一个360°的大转弯时而又仅仅两轮着地,车身倾斜轮子和沙面成了45°角。一个漂亮的弧形转弯,整个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其实所谓“冲沙”,就是把车子开到很高的速度,往沙丘上冲,然后再冲下来,上一秒钟只见蓝天,下一秒钟急速下坠后又只能看见沙子。侧面、正面、往上、往下、通过完成冲顶后向上的惯性与车头向下带来的引力的一个个高难动作。让你在速度与颠簸中享受着这个活动带来的刺激。
  
  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其实要玩好很不容易的。在沙漠上行车,车子会颠簸的很厉害。车子在什么时候加速?加多大的速度?很有讲究的。
  
  车子一会上坡,一会儿下坡,我们也跟着这些坡度一起前仰后翻着。司机要不停地转动方向盘,以防车轮陷落到暗藏的沙窝中。
  
  有时候还要翻爬60度斜坡的沙丘,看似温柔的沙漠就像安了弹簧一样,车子就这样一路颠簸着,车里的人也一路惊叫狂欢,每个人都发出了刺激的喝彩,在沙漠里体验着这犹如翻江倒海般的快感。
  
  从后窗望去上百辆的越野车在冲沙营地,远远望去几百辆车一字排开,挑战一个又一个的沙丘高地,越野车扬起的沙土如一条黄龙般蜿蜒在半空中,发动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场面蔚为壮观。
  
  接着车子转向了比较平缓的沙地,司机让大家下车,走出车外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经过激烈的运动呆在车内会呕吐的)。走下车大家还沉浸在刚才的惊险刺激中,心情一下子还不能够平复,于是随便喝点水,走走看看拍拍照片。
  
  据说冲沙也是单身男女约会和制造浪漫的好机会。车子在颠簸,男女的心也在颠簸,有时一次冲沙就把两个刚认识的男女的心颠簸到一起了,成就了快餐爱情。
  
  沙漠冲沙结束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车子就进入沙漠营帐,亮起灯火,沙漠之夜即将开始。
  
  接下去骑骆驼,滑板冲沙等节目又在等着你了。
  
  沙滑雪,是一个在迪拜早已经流行的有趣的活动。首先要搜寻一个规模较大的沙丘,并有专业教练提供最佳的运行路线,您可以使用一些特制的沙滑雪板或sandboards。不过通常来说,要好好地享受一把沙滑雪的乐趣,这么一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通常需要至少半天的时间,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一运动的无穷乐趣。
  
  如果您更喜欢悠闲地享受一把沙漠的夕阳黄昏,那么在金色沙漠的晚照中,骑在骆驼背上悠哉游哉地晃悠就是最佳的选择了。
  
  在传统的阿拉伯语的生活方式中,骆驼早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伙伴,所以骑上最具阿拉伯风情的骆驼,当然是感受地道阿拉伯风情的最佳方式。
  
  太阳完全落坡了,沙漠营地里的狂欢节目也拉开了序幕。沙漠营地由很多大帐篷围成一个院子,院内四周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游客们围坐在上面品尝着香气扑鼻的美味烧烤和各式阿拉伯食品。
  
  院子中间用地毯铺出一个很大的“舞台”,在薰烟袅袅中一位漂亮的阿拉伯女郎在上面跳着热情奔放的肚皮舞,为游客助兴。
  
  跳完几曲之后,舞者就开始热情地邀请游客一起跳起来。来自各国的游客无论是舞姿优美的还是生涩的,在银色的月光下,配合着阿拉伯音乐,忘情地在大漠中享受着独特的异域风情,已经没有人会介意自己是否会跳舞。
  
  两个小时后,直到沙漠被夜幕紧紧地包裹了起来,大家酒足饭饱之后才恋恋不舍地乘车返回城里。
  
  冲沙让沙漠变得不再遥远神秘,而这样一个充满刺激惊险又充满异域风情的美好夜晚,无疑将为你的迪拜之旅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这梦幻般的阿拉伯世界,就像里姆斯基《天方夜谭》的音符,让你在心中久久回荡……
  
  高楼大厦
  
  阿联酋的建国历史才短短30多年,七个原本过着游牧生活的阿拉伯酋长国,组建成一个新兴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虽然阿联酋有个联邦政府,但每个酋长在各自的酋长国内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得以开采,这里迅速富裕起来。
  
  迪拜是阿联酋的第二富国,据统计人均收入十多万迪拉姆,折合三万多美元。这些年为了使迪拜不因石油的告竭而消失在茫茫沙漠中,迪拜在快速地转型,朝着世界贸易之城、旅游观光名城的方向转变。在迪拜除了椰枣、石油和沙子,迪拜几乎所有东西都是依赖进口的。
  
  我在迪拜逗留的二个月时间里,发现迪拜摩天大楼之多令人称罕。几十层以上的高楼比肩而立,构成了一片“城市森林”。它们有的像宝剑直插云霄,有的像一叠随意高高叠放着的书,有的如风帆,有的像圆球,有的像城堡,绝没有千人一面的雷同之作。
  
  高楼大厦基本用于开设酒店、购物商场和五星级以上的酒店。仅在迪拜周围驱车转一圈,你就一路上会看到大片的高楼群高高屹立在沙漠中。很多的楼房边,脚手架林立,边上矗立巨大的起重机。
  
  迪拜是世界上工程最多的城市,全世界每五台起重机就有一台是在迪拜的工地上忙碌着,整个迪拜就像一个大工地。不过现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迪拜很多工程都停工了,也给这个城市的未来走向笼上了一层令人不安的阴影。
  
  按照人们的生活常识,高楼大厦是不可能建造在松软的沙地上的。可是迪拜偏偏在沙漠里崛起了一座繁华都市。虽然触目所见都是黄沙,可是这些黄沙细如尘土并不适合做建筑材料。造房子的沙子都是需要从外面运进来的。就连打地基都需要经过特殊技术处理,把松垮的沙土压得结结实实。这个城市的建筑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除了高楼,迪拜更多的是豪华别墅。路边的一排排别墅,那是当地政府安置给当地老百姓居住的房子。在迪拜普通老百姓家家都是住着别墅的。
  
  我们区分富人住的别墅和穷人住的别墅唯一标准,只要看看他的房子前后、院子内外的树栽得多不多,花养得如何就行了。那些椰树婆娑、墙头花事正浓的就是殷实人家。迪拜特多的是小汽车,在街道两边在那些好象国内框架工地一样的高层停车场里都是私家车的天下,寻常人家拥有四五部小汽车并不稀奇。
  
  在这里有着全世界最高楼,超过千米高度的160层迪拜塔。我的福建朋友老郑现在还在里面做着内部装饰的工作。迪拜购物中心规模惊人,1200家零售店、150多家餐饮业、全球最大的室内黄金市场其中44万平方英尺的时装大道堪称一大亮点。
  
  里面还设有一座游弋着鲨鱼的水族馆、一座室内主题公园、一个溜冰场、一座可同时放映22部电影的影院、一座五星级酒店和数不胜数的休闲店铺。走进迪拜购物中心你可以选购全世界几乎所有顶级品牌的服装、香水、首饰等。
  
  可以欣赏高达三四层楼的大型瀑布,巨大的海底世界也被搬进了商场。这里的商场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与购物中心毗邻的是迪拜滑雪场,一个规模超大的室内滑雪场,大人小孩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里玩雪或者在黑色滑道里急速滑雪。
  
  到过迪拜的人没有不知道那个矗立在海边的帆船酒店,这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七星级酒店-阿拉伯塔酒店(AlBurjArabHotel)。在它顶部有个豪华的私人停机坪,在底部有个深入海底1000米的海底餐厅,远远望去,阿拉伯塔大酒店的确就象是一个巨大的风帆竖立在阿拉伯海上。
  
  其实世界上至今还没有超过5星级的酒店,之所以得名“七星”,应该归功于一名英国女记者。当年阿拉伯塔酒店刚开业的时候,这位英国女记者便是客人之一,在这儿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服务。回国后她就在报纸上盛赞阿拉伯塔酒店的豪华奢侈和优良的服务,最后说“我已经找不到什么语言来形容它了,只能用7星级来给它定级,以示它的与众不同。
  
  从此,以后这个免费广告就传遍了全世界。
  
  这里还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棕榈岛。
  
  从高空俯瞰迪拜,依稀可见一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这些全是填海所造起来的人工岛屿。
  
  岛上的亚特兰蒂斯酒店极尽奢华之能事。走进酒店,只见曲折回廊,一道门套着一道门,推开门是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酒店里面有个大型海底世界,共有6。5万尾来自海底世界的鱼,游弋于传说中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的断壁残垣间。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阿拉伯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书中那些神奇的飞毯、阿拉丁神灯引领着我步入了梦幻之旅。
  
  如今我看到了富于幻想的迪拜阿拉伯人用手中的“经济魔杖”,指点江山创造出来的一个令人惊叹不已的繁华都市……
  
  美味佳肴
  
  来到了迪拜,来到了阿拉伯国家,全世界的美食可以尽收你我的嘴里。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好的伊朗、黎巴嫩、叙利亚、埃及、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的餐厅,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中国餐厅。
  
  这些来自法国菜、意大利菜、英伦菜以及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泰国、韩国、日本特别是中餐、火锅在这里随处可见。在迪拜的主要就是阿拉伯风味,其他就是欧洲和亚洲各国的特色食品。在迪拜的钟楼附近中国人还开了一家锅贴店,远近闻名。
  
  来到迪拜最美味的当属阿拉伯饮食,毕竟这是当地人操作最为熟练的菜肴,口味无疑也是最地道的。
  
  它的主食是阿拉伯大饼(Pita),由特制的炉子烘烤而成,外脆里嫩,鲜美可口。热气腾腾地端上来时形状像个胖胖的小枕头,当你小心地撕开一个角里面的热气就会跑出来,这种饼趁热吃有种淡淡的甜香味,空口吃也很好。本地人吃大饼时都要蘸霍姆斯酱,就着酸黄瓜条和青菜。
  
  阿拉伯人嗜好甜食,有一种名为-哈尔瓦的点心最受当地人欢迎。小小的一块点心,却涂满了一层层的糖,糖上还浇上蜂蜜,蜂蜜上再加一层糖,吃一口满嘴流蜜。
  
  不过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个点心过于甜腻了。还有一种口味不那么甜,却能被外国人接受的黎巴嫩甜品Mhallabiyeh,在厚厚的鲜奶米布丁里滴入上好的野生蜂蜜,再撒上碾碎的开心果仁好看又好吃。
  
  阿拉伯的食物烹饪方法一般比较简单以煎、烤为主,很多人都听说过阿拉伯菜系中比较著名的两道烧烤吧?
  
  烤羊肉串和切片烤肉,阿拉伯语分别叫“Kebab”和“Shawalma”。选用羊腿和背脊上的瘦肉,切成拇指见方的块状,再加入胡椒、盐、葱、姜、大料和橄榄油等佐料,然后串在长约1米的铁钎上放入烤炉中,待肉色变得黄脆就可出炉食用,味道绝对没话说。
  
  还有一道由羊羔肉或鸡肉做成,配有西红柿、咖喱汁、薯条的“沙瓦玛”(Shawarma)。虽然不同的餐厅采用的原料和配料有所差异,味道也略有不同,但该菜无疑也是迪拜最受欢迎的。
  
  Falafel是阿拉伯法式油炸食品,看上去有些像肉饼,不过味道确实别有一番滋味。阿拉伯的面包、水果汁等也很不错。
  
  最能代表迪拜“本土”特色的是本地的阿拉伯咖啡,不管你是去酒店入住还是去当地人家做客,迎上前来的总是一铜壶阿拉伯咖啡和一个小杯子。咖啡会从铜壶细细的嘴里由高到低填满杯子。
  
  你必须要喝完这第一杯以示尊重。当你的杯子空了,主人还会给你斟满,如果你不想续杯,就要端着空杯子,左右晃几下,表示“谢谢,不用了”。
  
  这种咖啡味道很淡,一丝浅浅的椰枣的酸甜味若隐若现,就像阿拉伯姑娘面纱后神秘的微笑。
  
  以往我们中国很多人对于阿拉伯的饭菜是却之不恭,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阿拉伯人是喜欢吃手抓饭的,喜欢头上顶着个大饼,然后用手掰着吃。要不就象我国的新疆人一样,吃着看上去有点脏兮兮的烤羊肉。
  
  确实在过去那些最古老的穆斯林和游牧民族是这样吃的,可是在如今的迪拜,你都可以找到那些最豪华、最精致的阿拉伯餐馆,而且价廉物美。
  
  阿拉伯餐厅通常是晚上8点才开始营业的,因为穆斯林一天要礼拜5次,所以他们的作息时间是下午2点的午饭,晚上9点的晚饭。
  
  我去过阿拉伯的Sheraton餐厅吃过一顿,当晚上8点30分我走进了阿拉伯的Sheraton餐厅,里面没有一盏灯光,全部是以烛光来代替,再加上香熏的袅袅烟雾,使人感到仿佛进入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之中。
  
  我要了玫瑰味的Shishe,那种暧昧的玫瑰香气萦绕在我的唇舌之间。接着就上了阿拉伯的主食-Aishe。就是那种穆斯林女人顶在头上的大饼,现在已改良变成了用精致面粉制成的薄饼。这薄饼涂上那蛋黄酱或者cheese,味道着实不错。
  
  与主食一起上来的还有阿拉伯的传统六碟精致小菜(有些类似日本的泡菜),其中有一碟叫葡萄叶卷,是用葡萄的叶子包着一些不知名的菜,味道十分的酸但是又酸得十分的过瘾。
  
  上完这些以后又端上了主菜,是烤牛肉、烤鸡肉和烤羊肉,味道不错!比我们平时在大街上的那种烤羊肉串要好吃得多。
  
  我们一边吃着那美味的烤肉,耳际回荡着阿拉伯的传统音乐,感觉好极了!
  
  忽然餐厅前方的舞台灯光亮起来了,一个穿着艳丽的舞娘娉婷的走上舞台中央,随着音乐响起她摆动腰肢,跳着那古老的舞蹈。她满头的珠宝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一动一静,餐厅的烛光也摇邑着昏黄而微弱的光亮一明一亮。
  
  让我食欲大增,在吃了一大盘羊肉之后,又要了份Kunaifa,这是一种脆脆的小蛋糕,甜而不腻滑而不爽十分的美味……
  
  到达阿基曼
  
  昨天(11月6日)中午11:20时,我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号楼航站候机大厅C区乘坐东方航空公司MU5812航班离开了上海,于下午14:48时到达了昆明巫家坝机场转机。
  
  下午15:55时在昆明机场2号登机口乘坐东方航空公司MU2021航班起飞,下午18:30时(达卡时间16:30时)飞机降落在孟加拉国达卡国际机场,在机上待了一个小时后接着又起飞,我们在万米高空飞行了8个多小时,终于在午夜24:45时(迪拜时间20:45时)到达了迪拜国际机场。
  
  从机上舷窗往下看,下面的迪拜是沙漠深处的一座城市,形状各异的建筑就散落在一片沙漠中,飞机绕着沙漠贴着海面徐徐下降,飞机飞的很低,可以看见城市中灯光辉煌的高楼大厦,最为壮观的是迪拜高速公路上的蛇形灯光延绵起伏伸向遥远的地方。
  
  迪拜机场很大,也很豪华,这里号称是亚洲最大的国际机场。从飞机上下来走到了入境大厅,走了一大圈,才到了出口。这里的人办事效率真的很低,我等了近一个半小时,才拿到自己的行李。
  
  在入境大厅首先要排队做瞳孔扫描,瞳孔扫描在一楼自动扶梯旁边服务台,需要睁大眼睛对着扫瞄仪检验,通过眼测,看你是否在迪拜有过前科以确定身份。
  
  我测了许久,工作人员用中文说,“睁大”,我把眼睛睁得很大很大,才让我PASS。做完瞳孔扫描后接着去二楼排队进行边检,等了好长好长时间才轮到了我去办理正式入境手续的柜台,身穿白长袍,白头巾,凉拖鞋的机场工作人员核对了我的护照、鉴证,尔后敲章放行。
  
  我去取了行李又随着簇拥的人群缓缓排队前行进行安全检查,这次倒没有像上次那样需要脱下皮鞋,抽出皮带检查,而只是脱下了上衣草草检查了一番就放行了。
  
  还没出门,来接我的小姚就看见了我打了声招呼,於是我爬进了早已等候的车子,开向了下榻的阿基曼。
  
  阿基曼,又称阿治曼,位于阿拉伯海湾沿岸,紧靠沙迦酋长国,面积259平方公里(含岛屿),占阿联酋全国总面积的0。3%,人口23。5万,现任酋长哈德·本·拉希德·纳伊米,是阿联酋最小的酋长成员国。
  
  在阿基曼,经济以中小型加工为主,现有工厂154家,主要工业有木船制造(在海湾地区名列前茅)、海上工程、冷冻;生产水泥、化肥、服装、洗涤品、卫生品、海绵、家俱及糖果、鱼和肉类罐头、奶制品等,捕鱼业在阿基曼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阿基曼新近制定了新的投资法,建立了阿基曼经济自由区(AjmanFreeZone),阿基曼经济自由区成立于1988年。根据1996年阿基曼酋长H。H。SheikhHumaidBinRashidAlNuaimi第3号酋长令,成立了阿基曼经济自由区管委会的管理机构,管委会的主席为AhmedBinHumaidAlNuaimi,经济自由区被给予了充分的自治权。
  
  阿基曼经济自由区处于阿拉伯湾入口处的战略位置,成为连接东西方市场的重要桥梁。阿基曼邻近沙迦和迪拜,通往两个国际机场和四个港口,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尽管阿基曼酋长国是阿联酋7个酋长国中最小的一个,但是它却有其独特的魅力。阿基曼以拥有着阿联酋中最大的造船基地而出名,造船工匠总是能够根据他们的祖先独桅帆船的典型特征而刮起一阵流行风。
  
  在阿基曼至今还保留着城镇关口设置的了望塔和建筑在城市中心的最大堡垒。从这些满是岁月痕迹的旧城景致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历史留下的阿拉伯文化。
  
  阿基曼是迪拜-沙迦-阿基曼海岸线中最北的城市地带,在海边,海浪拉着白线,应和着身后清真寺传来的古兰经声,咆哮着冲上沙滩。潮湿清新的海风,携着穆斯林的虔诚,让人感觉到了心灵的净化。
  
  我沉醉于波斯湾的神秘色彩之中,惊叹于阿拉伯山族文化的渊远流长。我将从阿基曼走向明天,走向新的人生之路……
  
  沙迦菜市场
  
  今天(11月10日)上午当地时间9:00时,我和小姚从阿基曼动身去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中国驻阿大使馆。下午1:30时从阿布扎比中心巴士车站乘坐大巴士到沙迦鱼市场附近的Jubail巴士车站,大约3个小时的车程,单程票价30迪拉姆,往返为60迪拉姆。
  
  沙迦酋长国是仅次于阿布扎比和迪拜的阿联酋第三大酋长国,面积2590平方公里,人口60万,国内生产总值70亿美元。沙迦是阿联酋七个酋长国中唯一一个在阿拉伯海湾及阿曼湾均有海岸线的酋长国,其辖区除首府沙迦市外,还包括迪巴(Dibba)、豪尔法坎(KhorFakkan)等城镇。
  
  沙迦市距迪拜9公里车程,是沙迦酋长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酋长国王室及主要政府部门的所在地。
  
  我与小姚在沙迦罗拉广场Jubail巴士车站下车后,来到了车站对面的沙迦农贸市场买菜。以前我在迪拜都是去超市买菜的,今天想去逛逛外国的菜市场。
  
  沙迦农贸市场在长途巴士站后面,是一个细长环行的单层建筑。
  
  据说菜市场周六至周四开门时间是上午9:30-13:30时、下午7:00-21:00时,周五是17:00-21:00时;而鱼市场周六至周四开门时间是上午6:00-13:00时、下午16:00-20:00时,周五上午6:00-11:30时、下午16:00-20:00。
  
  走进沙迦农贸市场,中间是一条二百米长的走道,两旁各有一排一间间单独的房间作为卖水果和蔬菜的摊档,大概有80多间,每个房间内都装有空调。
  
  档口外面摆着一些不易干燥的瓜果,架子上码放着纸壳箱、塑料筐,里面装着各类新鲜的蔬菜。这里卖的东西,特别是椰枣比迪拜要便宜很多。
  
  水果主要是西瓜、芒果、香蕉,当然少不了椰枣;蔬菜有生菜、空心菜、包菜、西红柿、荷兰豆、洋葱、黄瓜、白萝卜、胡萝卜、冬瓜、蛇瓜、茄子(比西红柿还小)、小印度辣椒、大蒜等等。
  
  我偶尔还发现一种从没见过的,形状有点象个绿辣椒,外边带着楞角,当地叫Okra或Ladyfinger。
  
  沙迦菜市场屋后面还是一排肉档,大约有20多间小屋,每间七八平方左右。在这里主要是卖冰冻牛羊肉的,基本上在每间屋沿下都挂着几只扒了皮的整半爿牛羊,客人想要那个部位就能砍下那个部位,店老板还帮切帮绞,只是这肉杂店看上去有点脏脏的。
  
  从菜市场过马路走到对面就是鱼市场了,这是座半露天的小型市场,鱼市场每天下午四时开摊有固定营业时间,但如果有渔船进港了,也会提前陆续开市。
  
  毕竟保持新鲜是最大的卖点,这里的海鲜吸引不少人群,海鲜有波斯湾主产的鳕鱼、红鲷、鲳鱼、金枪鱼和小龙虾等等,还有海虾也很便宜。
  
  这里的海鲜是以公斤为计算单位,我买了一公斤大螃蟹只有三只,付了15迪拉姆。
  
  如果爱吃海鲜的人来沙迦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沙迦的海鲜非常便宜。有的中国人几乎是天天去鱼市场买海鲜,每天顿顿海鲜必有鱼虾蟹,中国人吃的最多的就是螃蟹、石斑、龙虾这些,在国内看来很奢侈的一顿晚饭,其实花不了多少钱。
  
  去沙迦的菜市场走走看看,细心观察一下那里出售的鱼和蔬菜,是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阿联酋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活色生香的异域生活情调尽在大市场之中。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变得愿意去菜市场大市集逛上一逛,虽然老外的语言,我一个词也没听懂,我一句话也不会说,但我还是醉心于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巷尾欣赏这些风情浓郁的花边末梢,并且乐此不疲……
  
  沙迦工业区
  
  今天(11月15日)中午迪拜时间10:30时我与小姚、老赵、温州老板阿王,由东北人大伟驾车从阿基曼动身去了沙迦。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座座直插蓝天的高楼大厦,幢幢款式别致的玲巧别墅,还有茵茵绿地上,镶嵌着朵朵绚丽多彩的花卉。
  
  宽敞整洁的马路上,车流如潮,秩序井然,既见不到交警,也闻不到车辆排放的废气,更听不到令人窒息的喇叭声。整个城市洁净高雅,祥和静谧,使人留恋忘返。
  
  沙迦,今天这颗海湾的明珠,还是一座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
  
  早在3000多年前,古代的沙迦居民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据说,在离沙迦市653公里处的麦利哈地区,发现了的古迹,让沙迦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末。
  
  古迹中的文物证明麦利哈当时曾是享有盛誉的大贸易中心,同阿拉伯半岛、地中海、两河流域一带的大商贸中心有着密切的往来,沙迦酋长国就是古代海湾地区最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
  
  麦利哈尽管地处沙漠,却建有许多作坊,虽然生产条件和设备相当简陋,但沙迦的古人利用骨、陶土、铜制作了各类产品,满足当地与邻近市场的需求。麦利哈古迹显示了当时的人民在住房、农业、水利、架桥、筑路和建造墓穴以及原始信仰等生活情况。
  
  今天的沙迦已成为了中东地区的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它的轻工业及电子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汽车、电子电器企业已达到1215家,投资额为6亿多迪拉姆,其中611家为本国人所有,416家为合资企业,188家为外资企业。家具、服装、装潢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现有419家新企业建成投产,投资额达3。4亿迪拉姆。为振兴工业,鼓励投资,沙迦政府在南端开辟了十八个公共设施完善的工业区。
  
  我们一行七转八弯经过了五六十公里行程,开车终于来到了沙迦十八工业区,在一片尘沙飞扬的沙漠之中找到了一家废塑料加工厂。
  
  走进到院子,发现墙根下、道地里到处都是一圈圈堆得老高的旧橡胶轮胎,一捆捆打包的编织袋,还有整整齐齐的矿泉水瓶、可乐瓶和塑料大桶。
  
  这是一家由我们江苏省江都人开办的工厂,如其说工厂不如说国内的废品收购场更贴切。
  
  我们在厂区转了一圈发现没人,由白色的活动板房搭建的办公室也是铁将军把门-紧锁。但围墙外面停着一辆汽车,一群黑黑皮肤的印巴人正在装卸货物。
  
  我走出院里,抬头看到对面厂门前停着的一辆汽车前簇拥着很多人,老赵与大伟正与人用手比划着跟人交谈,于是我和小姚也走了过去。
  
  老赵和大伟是老迪拜了,英语很好正与几个老外在讲话,而我不会英语,见车子后面站着一个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中国妇女,就同她搭话,起初我还以为这个土头土脑的女人是个打工的,谁知一聊,原来她竞是老板娘,二个工厂都是她家开的。
  
  我问老板娘是那里人,她说是江苏的,我听她口气有点象苏北人,我也说自己是江苏泰兴的,因为老早的时候我曾在那里跑过三四年业务,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假冒一下套套老乡近乎应该没问题。
  
  老板娘说自己是江都人,业务做得很大,每只不同材质的废品销售量每月都在几千吨,让我有点吃惊,真是应了“人不可貌相群,水不可斗量。”的百官人的老话了!
  
  我问了老板娘废塑料每吨的价格,大约在2000迪拉姆(DHS),还要加上海运费、清关费,不过利润空间还是有的。
  
  告别了老板娘,驾车回阿基曼,车在沙漠中飞驰,我的心也在飞扬,这条宽广公路将是我新的人生之路……
  
  抽水烟
  
  阿基曼的阿拉伯海湾海岸线马路上,白天很少能碰到行人,马路上到处都是汽车,即便是碰到行人大多数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等国打工的人,很少看到阿拉伯人,就是在商场、超市里面的人也不是很多。
  
  晚上,马路上露天摆放着桌子,那是各式饭店招揽游客吃饭。但在马路上看到最多的是抽阿拉伯水烟的人,不论男女,不论种族、不论肤色,大多数人坐在露天桌旁,跟同伴们聊着天,慢慢着享受水烟带给他们的乐趣!
  
  通常情况下,阿拉伯妇女聚一堆,阿拉伯男人聚一堆(很少看到阿拉伯男女混杂在一起的,除非是一家子)!
  
  往老街深处,在胡同里面也有抽水烟的店铺,在一个大炕上,并排或坐或半躺着7、8个阿拉伯男人,那种感觉让我想起电视上过去中国人在烟馆抽大烟的场景!
  
  阿拉伯水烟最初起源于800年前的印度,由椰子壳与空竹管构成,主要用来吸食老式黑烟草。后来在波斯湾开始流行,在中东特别是在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土耳其和伊朗,水烟曾一度被看作是“舞蹈的公主和蛇”;后来逐渐流传到阿拉伯世界(至今已有500年历史),被阿拉伯人发扬广大,成了一种民间吸食烟草的通用方式。
  
  阿拉伯水烟阿拉伯名:SHISHA。SHISHA已成为了阿拉伯国家及伊斯兰教文化、生活传统的一部份。
  
  阿拉伯水烟的水烟壶主要由烟瓶(Base)、壶身(Stem)、烟管(Hose)、陶瓷烟碗(Bowl)等主要部件,以及烟盘(Ashtray)、空气阀门(Valvew)、烟瓶/烟管/烟碗胶套(Grommet)等附加部件所构成。
  
  随着阿拉伯水烟的发展,其造型上也出现了一些创新与修正,使得水烟壶的使用寿命更长(改由玻璃瓶子+金属管构成),也更加接近当代人的审美。
  
  水烟丝也由最初的黑烟草(烟劲冲,用前要洗几遍才可缓和烟劲)变为现在比较流行的水果烟丝。水果烟草由鲜烟草叶、干水果肉和蜂蜜等制成,附以麝香、冰片等传统秘方,具有行气活络、开窍醒脑、健脾安神、宣肺化痰、消炎止痛、清热解毒诸多功效。
  
  水烟丝的尼古丁含量几乎为0,而烟焦油含量为0。01mg(而香烟,如中南海所含烟焦油一般为0。8mg、1。0mg,由此可见水烟的危害比香烟小多了),同时吸食时经过水的过滤,将更大程度地减少了烟的危害。这点是普通香烟所不能及的。
  
  目前印度SOEX公司还开发出不含烟草,0焦油,0尼古丁的草本水烟丝(果燃),更令许多关爱健康的时尚男女能够享受到阿拉伯水烟的魅力文化,它也成为众多水烟爱好者的完美替代品。
  
  源于阿拉伯国家的果味水烟,因为基本不含尼古丁,又有着浓郁果香,如今已成为欧美最新的消费时尚。这种水烟抽一次得半个多小时,相当于18根香烟,但毒素却只有一根香烟的百分之几,因为水烟的烟丝是30%的烟叶和70%的水果和糖浆组成。不会对人的身体构成任何危害,也不会让第三者吸二手烟,在空气中只会留着水果的香味。
  
  我与温州人阿黄兄弟俩,还有上虞老乡小项和小姚去吸过一次。吸食阿拉伯水烟它使用的是水果烟丝,通过炭加热,再由水来过滤,去除焦油量、尼古丁,才吸入人体的。
  
  水果烟丝是以麝香、冰片为主的一二十味中药组成一个传统秘方,具有行气活络、开窍醒脑、健脾安神、宣肺化痰、消炎止痛、清热解毒诸多功效,吸食水烟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中医药疗法。
  
  吸食阿拉伯水烟的主要使用方法:先把水瓶盛水,水位不要太高,淹过过滤铜管一指即可;再把整个上部身体套上一根细小过滤铜管后插入水瓶拧紧;然后在身体上面套上碟,再套上烟槽(注意接口位置有胶圈,保持密封),就可以放入烟丝了(按自己使用量,一点点放入烟丝,让烟丝成为蓬松状态);用一小块儿锡纸把整个放好烟丝的烟槽包住,在上面扎些小孔,把烧好的木炭放在扎好孔的锡纸上面,插上抽烟管后(注意接口位置有胶圈,保持密封)随即可以开始吸食水烟了。
  
  当然这些活都有水烟店的员工菲律宾靓妹或巴基斯坦帅哥操作,我们只是或站或坐或躺着悠哉地拿起软管上的抽烟管含在嘴上吸食就可以了。
  
  当我吸上一会儿,就能听见“咕噜噜”的水声,伴着口中轻轻飘出的烟雾,让自己感到消烦解乏,提神顺气,真是舒服极了。
  
  不过吸水烟时应注意的事也是有的,每个水烟烟具的烟嘴只有一个,如果是二个人共吸,是要注意卫生的,防止传染疾病,大多采取用一次性烟嘴。
  
  另外抽水烟也需要经验,抽一锅烟丝至少要用半个多小时。当烟丝快抽完时,喉咙处会感到一股辛辣味,这时该添烟丝了。如果觉得烟味不够浓,香气不够重,有可能是炭火的温度不够。
  
  我们五个人叫了四壶水烟,因为阿黄与小姚他们经常去吸就共用一壶,每壶是15迪拉姆(DHS),可吸食二个小时。
  
  每张桌可坐四个人,桌上还放着一盘糖块,桌边随时有人为你服务,阿拉伯婆司还不时过来嬉笑打趣一番调节气氛。
  
  水烟丝有红莓、草莓、玫瑰、樱桃、桃子、桔子、甘草、香草、菠萝、茉莉等30多种不同的口味,有苹果味、草莓味、香蕉味、杏味、葡萄味、菠萝味、桃和甜瓜混合味、薄荷和牛奶咖啡混合味、卡布其诺等。
  
  也可以依据个人的喜好,将多种口味混合一起。还可以在水烟壶的水中添加一些苹果汁、酸樱桃汁、葡萄汁、橙汁、柠檬汁、石榴汁或玫瑰花油,甚至葡萄酒等等,这种“鸡尾酒调法”可使烟味口感更浓,气味馥郁芬芳。
  
  从品牌上来说,比较著名有纳哈拉Nakhla(埃及产)、Alajamy(阿联酋高档烟丝)、瓦哈(Al-Waha,埃及产)、Al-Fakher(迪拜产)、Layalina拉亚里纳(迪拜产)、prince-molasses(埃及产)、Soex(印度产)、埃米尔Al-Amir(埃及产)、Fakher(伊朗产)、Serbetli、Romman、哈瓦那(Havana)等。
  
  烟气芳香四溢的水烟如今是世界上众多国家很流行、火爆的、健康的一种抽烟方式,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抽阿拉伯水烟目前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大学生及社会人士风靡流行,是新一代时尚抽烟及休闲方式……
  
  帆船酒店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城市,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它还是阿拉伯海湾一个朴素的海滨小镇。到了九十年代以后,迪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刚去的外国人还以为自己仿佛到了美国的纽约。
  
  在迪拜王储的提议之下,知名企业家Al-Maktoum投资兴建了美仑美奂的世界唯一的七星级酒店BurjAl-Arab泊瓷酒店,(burj音译泊瓷,又称阿拉伯塔)。
  
  酒店建在海滨的一个人工岛上,是一个帆船形的塔状建筑,一共有56层,321米高,由英国设计师W。S。Atkins设计,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棒的酒店。浓烈的伊斯兰风格和极尽奢华的装饰在伯瓷发挥到了极致。
  
  迪拜的帆船酒店,是目前世界上所建成的最高档星级酒店。其外层是双层玻璃纤维屏幕设计,在阳光下呈耀眼白色,晚上则呈彩虹色彩。酒店内的设施也一样令它可以成为当今世界的先进建筑。
  
  全部202间套房都配备有精密的多媒体系统,可提供**电影选择、互联网、网上购物及信息服务。住客可以在42英寸的宽银幕等离子电视上,选择42个卫星频道,享受全立体声音响。
  
  酒店的豪华服务还包括:可提供私人服务员、私人专用电梯、旋转睡床和私人戏院。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七星级宾馆。
  
  凡到帆船酒店入住的客人,只要到了机场后,就有8辆劳斯莱斯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开来迎接你,你也可以要求直升机接送,在短短的15分钟航程里,你率先能从高空鸟瞰迪拜的市容,等你欣赏了壮丽的景观后,才徐徐地降落在帆船酒店28楼那个圆圆的直升机停机坪。
  
  伯瓷是世界上惟一的建筑高度最高的七星级酒店开业于1999年12月,共有高级客房202间,建立在离海岸线280米处的人工岛JumeirahBeachResort上。伯瓷糅合了最新的建筑及工程科技,迷人的景致及造型,使它看上去仿佛和天空融为一体。
  
  伯瓷的工程花了5年的时间,2年半时间在阿拉伯海填出人造岛,2年半时间用在建筑本身,使用了9000吨钢铁,并把250根基建桩柱打在40米深海下。
  
  饭店由英国设计师W。S。Atkins设计,外观如同一张鼓满了风的帆,一共有56层、321米高,是全球最高的饭店,比法国艾菲尔铁塔还高上一截。伯瓷是阿拉伯人奢侈的象征,亦是迪拜的新标志。
  
  酒店的豪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到过这里之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金碧辉煌”。走进饭店门首先看到两大喷水池,间隔15~20分钟就有不同的喷水方式,仿佛翩水舞。
  
  搭着电梯可以欣赏到高达十几公尺的庞大水族箱。伯瓷酒店内部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触目皆金,连门把、厕所的水管,甚至是一张便条纸,都“爬”满黄金。
  
  它的中庭是金光灿灿,最豪华的总统套房更是金光灿烂。金碧辉煌的酒店套房,让你感受到了阿拉伯石油大王般的奢华。
  
  所有的202间房皆为两层楼的套房,最小面积的房间都有170平方米;而最大面积的皇家套房,更有780平方米之大。而且全部是落地玻璃窗,随时可以面对着一望无际的阿拉伯海。
  
  客房最低房价900美元,最高的总统套房则要18000美元。总统套房在第25层,家具是镀金的,设有一个电影院,两间卧室,两间起居室,一个餐厅,出入有专用电梯。
  
  令人吃惊的还是当你走进房间,就有一个管家在等待着你,他会给你解释房间内各项高科技设施如何使用,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吃惊之余感叹金钱的伟大力量。
  
  在这里最普通的套房,办公桌上都有东芝笔记型计算机,随时可以上网,墙上挂的壁画则全是真迹。给大家感受最high的,应当是25楼以上楼层的皇家套房,装饰典雅辉煌,顶级装修和搜罗自世界各地的摆设,如同皇宫一样气派,家具是镀金的,有私家电梯、私家电影院、旋转睡床、阿拉伯式会客室,甚至衣帽间的面积都比一般酒店的房间大。
  
  最特别的是睡房的天花板上有一面与床齐大的镜子,让人感觉自己在面对面睡觉。而浴室里的所有卫浴用具都是爱马仕的牌子,包括肥皂、古龙香水等,淋浴设备也不同凡响,除上头的莲蓬头之外,还可选择上中下三段式喷水,旁边则是马赛克壁画陪衬下的按摩浴池,浴室门口还有皮质躺椅,让旅客休息。
  
  房间的奢华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酒店餐厅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从酒店大堂出发直达AI-Mahara海鲜餐厅,竟动用潜水艇接送,虽然航程短短3分钟,可是已经进入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沿途有鲜艳夺目的热带鱼在潜水艇两旁游来游去,美不胜收。
  
  酒店内的AI-Mahara海鲜餐厅仿佛是在深海里,安坐在舒适的餐厅椅上,环顾四周的玻璃窗外,是一幅珊瑚、海鱼流动所构成的景象,伴随客人享受整顿写意的晚餐,在这里进膳的经历令人难以忘怀。
  
  海底里有餐厅,空中也有餐厅,客人只需乘搭快速电梯,33秒内便可直达屹立于阿拉伯海湾上200米高空的AI-Mahara餐厅;进入太空设计的餐厅,以蓝绿为主的柔和灯光,再加上波浪设计的衬托,就仿佛进入另一世界。
  
  这餐厅可容纳140名顾客,供应美味的Mediterranean(地中海餐),晚餐之际,夜空璀璨,环观迪拜的天空和海湾,享受地中海风味的高级厨艺,真正让人感觉到了人生至高的享受。
  
  我们很多外国人踏进这家酒店来这里参观一下(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也只能是这样饱饱眼福而已),是要付费的,平日是100DHS、节假日则要200DHS(1个迪拉姆约等于2元人民币),不过购买了这张参观券是可以在里面消费等值的东西。
  
  迪拜像其它中东城市一样,因为石油而富庶。但对一个雄心勃勃想在新世纪大展身手的迪拜新兴城市来说,石油收入已经不是它的全部,迪拜它打开了大门,大力发展旅游业。
  
  由于拥有良好的环境和高素质的人才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到迪拜的旅游者以模特、艺术家、商人等高收入阶层居多。
  
  另外迪拜采用了开明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商业环境,成为了汇聚各国商人和各种货物的转口贸易城市。木须巴扎批发市场幅盖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南亚次大陆、西亚和北非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迪拜的医疗
  
  在阿拉伯海湾产油富国“阿联酋”,过去“有病没病找大夫,住院疗养由你挑,拍片开刀又抓药,不用自己掏腰包。”曾是不争的事实,好多迪拜人为此自豪。不过,如今再也找不到这种便宜事了。
  
  从2001年5月1日起,阿联酋卫生部宣布,凡是到公立医院及诊所就医的外籍病人,结束阿联酋公立医院“看病不要钱”的时代,不论是白领还是民工,门诊治疗费及药费一律自付。
  
  听“老迪拜”说过,阿联酋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好,医疗水平也很高,在迪拜和阿布扎比都有设施和技术一流的医院。
  
  在整个阿联酋没有什么特定的流行病和传染病,也早已建立了禽流感监测和预警机制,迄今未发现禽流感疫情。
  
  阿联酋因为天气炎热,特别在盛夏温度达到47-52度,每个人长时间生活在空调房间中,“空调病”和感冒是夏天的高发病。
  
  迪拜的医疗体系由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各种专业私人诊所三部分构成。以前阿联酋本国居民享受的医疗福利待遇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不敢想象。
  
  本地人凭一张免费医疗卡可以在阿联酋的国内任何一家公立医院就诊治疗,也可以自选去欧美私人诊所医病,全部费用由政府支出埋单。
  
  许多阿联酋人从小就不知道花钱看病这一说,生了病只管去医院找大夫就是了。
  
  阿联酋的外籍侨民人数很多,外籍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比例为4∶1。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只有两个是本国人。
  
  据我的了解,为阿联酋打工的外籍侨民人口已超过200多万,来自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我们中国人也有20多万,光浙江人就有15万之多。越来越多与日俱增进入阿联酋的外籍人口享受阿联酋的福利医疗,令阿联酋政府吃不消。
  
  1985年阿联酋对外籍人士实行“医疗卡制度”。规定每人每年只要交纳300迪拉姆,就能领到一张医疗卡,凭借这张“医疗卡”,外国人就可以在公立医院及诊所就医,每次仅交纳50迪拉姆挂号费,医疗费及药费全免。
  
  1998年开始这个制度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收费项目。诸如化验及X光拍片,需要交纳一些费用。
  
  2001年5月1日起,阿联酋医疗福利制度进行了改革,外国人在公立医院及诊所门诊就医,治疗及药物费用自理(急诊住院可享受减免),外国人的医疗保险由聘用公司或单位自行解决。
  
  但目前阿联酋的本国居民依然享受免费医疗福利,至于今后会怎么样还得拭目以待。由于规定处方药要自费购买,在阿联酋的外藉病人感到已没有必要非到公立医院就诊,因此私立医院就诊的病人数量骤增。
  
  在迪拜工作或做生意的人,只要办理了三年长鉴,具有了在阿长期居留身份的外国人,都可在阿联酋的公立医院申请“医疗卡”,有效期一般为1年,到期后可继续顺延下去,每个人每年交纳的办卡费用为300迪拉姆。
  
  持医疗卡的人在指定的医院根据规定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或免费服务。当然个人也可以向保险公司购买个人健康险。
  
  在迪拜去医院看病,使用的医疗设备,包括注射用的针、输血的设备是非常安全和可靠的。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是一流的,检查病情也非常仔细,但治疗和办事的速度却是很慢的,医疗费用十分昂贵,特别是到私人医院或诊所看病费用更是非常高的。
  
  据看过病的“老迪拜”说,去迪拜的医院看病,先要挂号Registered,这个挂号跟我们国内倒是一样的,但挂号费折合人民币可是150元,比国内可贵多了。
  
  接着是排队见医生,医生给病人检查病情后,会直接了当坦率地问你:“有没有钱治病?”你有钱,他会给你治疗,你没钱,他会让你走人。治病的流程和国内差不多,比较规范。
  
  在国外,真的千万不要生病,病不起啊!资本社会,有钱什么事都好办,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什么都不可以的。
  
  在阿联酋有很多的药房,大多数的药剂师都会讲英语。阿联酋的七个酋长国都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药房,在迪拜,你可打042232323这个电话,在首都阿布扎比,你可打02777929这个电话。
  
  如果您需要紧急救护,可以联系医生。拨打998为救护车站,只要拨打这个号码,救护车会以最快速度赶到病人的指定地点,免费诊断病情,如有需要,则立刻将病人送往医院。999为直升机救护,只要你拨打这个号码,迪拜警察局的直升机承诺在接到求救电话后8分钟赶到现场。
  
  在迪拜去医院急诊是全部免费的,即使你是来旅游的过客也是免费的,这点倒是一视同认。
  
  但如果你是外伤,必须先报警,那怕是自己受的伤也必须先报警。这点非常重要,要是没有先报警而直接把外伤病人送到医院看病,或者自己跑到医院看病,就会立即被当地警察先行拘留,待搞清受伤原因后才能治疗。这是当地的一条法律规定……
  
  别离迪拜
  
  3月26日当地时间中午10:35时我乘坐EK304航班从迪拜机场起飞,经过十个小时颠波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回国。这次二个月的迪拜之行,令我感慨颇多!
  
  迪拜酋长国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第二大酋长国,位于出入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内湾的咽喉地带。同时迪拜市也是阿联酋第二大城市,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被誉为海湾的明珠。
  
  近20多年以来,迪拜利用“石油美元”建成了一系列现代化配套基础设施,大规模的建设使得迪拜成了一座用黑油打造出来的世界奢华之地。
  
  迪拜位于亚、欧、非三大洲交接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使迪拜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沙漠高温下,居然有滑雪场;填海建筑全镀金的七星级酒店,汇聚顶尖的建筑艺术作品(迪拜塔成为世界最高的建筑);人均年收入20000多美元;很多有实力的外国富豪相约迪拜享受奢华生活。
  
  走在迪拜的街头,最引人注目的是居民的衣着。男人几乎清一色穿白色长袍,妇女穿黑色长袍,脸上再裹一层黑色的纱巾。
  
  迪拜人的衣服颜色不仅如此单一,连所有的清真寺的外墙也只被涂成一种白色。在紧张和充满火药味的中东地区,迪拜的安逸和富饶,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绿洲。
  
  迪拜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经常有高音喇叭将信徒朗诵《古兰经》的声音传到远处,好似古老的广播。
  
  银色的月光下,当东方的人还在低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迪拜的沙滩早已经成了人们尽情欢娱的乐园,沙滩上各色人都有,在阿拉伯音乐的陶醉下欢歌起舞。
  
  迪拜城区绿意昂然,街道两旁的凤凰木和椰枣树,以及各种花草使这个沙漠中的城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有人说迪拜是一个用钱砌出来的城市,它拥有全世界唯一一座七星级的酒店-“阿拉伯之星”。“阿拉伯之星”建在海滨的一个人工岛上,在清澈的海水中拔地而起,底座呈贝壳形状,貌似一艘即将远航的帆船。
  
  “阿拉伯之星”的豪华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据传:该酒店光装修装饰就花费了上百吨黄金,所有套房全部面海,最便宜的客房也要1000多美元一晚,最贵的总统套房则要18000美元。
  
  美丽的迪拜,美丽的风光,优越的地理位置,那里有着表面的繁华,而在繁华的背后,却有着残忍的欺诈和剥削,那里有人享受,有人拼搏,有人下赌,有人流血。踩着白骨跳靡靡之音,吃着胞肉沐微微海风,可怕的资本世界,充满着妖气,令人毛骨悚然。
  
  迪拜并不是适合每个人发展的城市,因为不同的法律条例,所以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好多在迪拜创业的外国人,只能住在大家里。所谓大家就是一个二居室套房分隔成三间,每间上下铺三四张床住6-7个人,男女混住甚至1张铁床夫妻合住,每张床用一块花布遮掩各人隐私。
  
  厨房和卫生间是公用的,每张床位每个月租金是600迪拉姆(DHS)。每人发配一个钥匙,出门进门都必须上锁。因为沙漠中温度高达36度以上甚至达到50多度,当地没有蚊子,但臭虫和蟑螂猖逐,很多人身上被叮咬得红斑肿起、奇痒无比。
  
  在迪拜社会治安很好,天上定位卫星监控着社会秩序。公共场所不能喝酒、很少有人抽烟,大街小巷没人大声喧哗指手划脚、没人吵架,打架就要进监狱,无须解释孰对孰错。
  
  在迪拜经商没有工商税务管理,洽谈业务不用请客送礼。挣了钱也可全额寄往国内家中,做生意没有破产一说,生意场失意那一刻也有可能失去了自由。
  
  这里钱再多也是人家的,你想多挣点不是很容易。每个在迪拜创业发展的人心系故土,飞得再远也迟早要找到回家的路;数典忘祖,就如脱线的风筝,总会有一天要一头栽进哪个未知的角落里。
  
  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就不要轻易跨出国门。双脚只有站在故土上,你才有安全感……
  
  一个人的远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一个人醉,醉在昏暗的灯光里,忘记时间、忘记存在、忘记还没忘记的过去。习惯了一个人独坐,可以没有咖啡,但不能没有音乐。习惯了一个人上路,没有方向,没有归期,只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停留。
  
  生命中有一种无助的守望,冥冥之中让人怀想,世上有一种情感,无法用单纯的文字表达。我飞舞双手敲打键盘能够记下来的,只是自己波澜壮阔的内心。我是一个孤高清傲的人,有过自己短暂的幸福时光,清纯,清澈;有过苦痛的挣扎,无助,惶恐;有过无法言喻的哀伤,撕裂、疼痛。
  
  我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准备离开养育我成长的家乡热土,告别烟雨江南小桥流水的城市,一个人远行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国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虽然身后琐碎的事情太多,但这次我还是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也带了懂英语的人一同前行。可我的内心总是有点担心、有点期待、有点复杂,不管怎么样?一切都不重要了,心情还是高兴的。
  
  在我一个人将要远行的日子里,我十分珍惜在家的分分秒秒;我抓住一切时间,陪伴我身边的人,我将所有的快乐和开心留给了我身边的人,倾其所有的温情来弥补我从前的过失,尽可能做以往没来得及做的事情,让他们在我不在的日子里总能想起我灿烂的笑容。为了曾经的梦想,还有那句誓言,我一个人远行,远行在未知的这条人生路上。
  
  浪迹天涯,漂泊远行,一个人的远行,带着那么一点孤独,带着那么一点落寂。我背着依稀沉重的行囊,看到的只有自己身后一长串深浅不一的脚印,一路捡拾孤单的影子静静地前行,但我也会给自己一点诗意和浪漫去体味美丽的孤独。“宝剑锋从磨砺起,梅花香自苦寒来。”
  
  风起于何处又止于何处?水来自何方又去自何处?我飞赴酷热难耐的沙漠深处,不会被沙粒迷惑了双眼,而看不到未来的方向。那里也许可以找回失去的自我,重见昔日自信的光芒。心随风行,随乡入俗。巳不需想些什么?也不需说些什么?只在意自己在意的事情,不想理会自己不想理会的东西。人生就像一条河流,带着所有的牵绊,缓缓流过。
  
  一个人的远行,闲云野鹤,了无牵挂,或走在山谷,或漫步田间,或涉足荒漠,或小憩海边,只听风的讯息,看山的妩媚。一个人的远行,在陌生的城市里游走,在陌生的人海中穿梭。遗忘曾经的种种,感受异乡的新奇与美好。一个人的远行,是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浮华的诱惑。从少年到白头,在没有鲜花掌声与喝彩里,孤独宁静地一个人远行着,饮尽人生的凄苦,还有那鲜活的生命赐给我的那份凄凉与恐慌。
  
  人生的路很长很长,踏着生命轮回让心情走向阳光,轻风吹拂,尽管我不想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尽管我渴望家的温暖,尽管我渴望安稳的港湾。但我远行的心依然在遥遥眺望,能在知天命之年远行,我想以后的日子也许不会再有遗憾!一个人的生活同样可以活得精彩、漂亮!就这样,我在路上带着一个人的影子,快意地行走,走到哪里都有影子相随,一路风生水起,一路激情满怀,一路永不停歇……
  
  别离之曲
  
  傍晚从上海回到上虞在西横河“好人家”酒店醉酒归家,独坐窗下荧屏前,细数缠绵,我的那份孤独总在夜晚时分格外来袭,摊开掌心,握不紧逝去的温柔,也许离开家乡、离开亲朋好友的脚步早已在冥冥之中选择了别离,心就算盘旋无措,又怎耐这别离后的遥遥无期?
  
  你我一瓶又一瓶的啤酒,那杯中酒,似你我情浓,洒下了你我多少心灵的甘露,凝结成苦涩的泪滴,缓缓流淌在你我漠然的面容,这难道说是拥抱过后的无助?也许我们应该习惯这种随时都会面对的孤独。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话早已在舌尖缠绕,看着陈彩凤和张国醒对我的表情,弱弱地我竟将言语深埋在心中,你我相遇是前世修来的缘份,在茫茫人海你、我、他能够在此相聚,虽能割舍下情感却剪不断思念,情谊像铺满桌面的菜肴,柔柔地散发着色香味,可一旦拾掇起放在嘴里却都已融进了我的心中,无论变成什么形状都在手心中凝聚成团再也分不开了。
  
  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知它是否还能重来?虽然想过,但怕也是毫无意义了,就让一切成为历史吧!快乐也好,伤心也好,都不重要了。因为它将成为历史了,成为你我记忆中的一部分了。不管是什么?都有它的生命,该结束时它就不再适合存在。说起来好残酷,可事实就会是这样,是我们所无从选择的,就这样吧!过去吧,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天长地久,无限忧愁,无限伤感。
  
  在这个人世间我已不知走过了多少的路途?经过多少的驿站?每到一处,都会留下深深的心绪,那是相交后的拥有,彼此心灵的交流,朋友是最真挚的细胞,在身体里不断更新却留下旧时的痕迹,就如同岁月在脸颊烙印下的过往,谁不曾从洁白无暇坠入饱经风霜?这一切都渐渐视为财富,在生命的过度中,慢慢累积成为经典的解数。
  
  舍不得那旧时的光阴,我只能挥手叙述离情悲欢,朋友们相逢亦在春暖花开。请留下我曾为你们燃起的火焰,虽未燃烧到最后那一刻,却在此时溢满了炙热的情怀,谢谢你们给我带来的欢乐,在无数个星光闪烁的夜晚,你们曾环绕着月亮的光环带着我飘飞在无尽的畅想长河,说不想念,那是欺骗,谁会就这样毫无表情地忘却了一切?
  
  我们曾在人群中欢呼,雀耀着属于我们的幸福;我们曾在山野处飞奔,飞奔着属于我们的追逐,手挽着手,一双双熟悉的温度,是你们在我的世界里停留,我又怎能放弃这种千年才能幻化的缘分?我该珍藏,该拥有,即使我们即将天各一方。我走了,却在每一个阳光普照的街头,我会续写下未完的诗章,我不会迷茫,我不会彷徨,无论我在哪一个尘埃落定的角落里,都会为你们吟唱最美的乐曲,朋友,请擦干你眼角的泪水,让我们的别离变成下一个相聚的路口,我会站在这个出口等待下一个进口。
  
  谁也不可能永远陪伴着谁,我们的相逢是首唱不完的歌,永远在烟雨江南小桥流水的上虞城市上空缭绕回旋,好朋友是无尽的惦念、是永恒的怀念,更是这一辈子的想念。我们饮干杯中酒,拥抱心头情,离开,并不代表着放弃,人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只能让这苦涩的回味变成美丽的追忆,记得,那夜空的星星有我为你数过的痕迹,填补心缺的空白,我为你记下了每一个相聚的缅怀。
  
  再回首,告别往事,曾经有我洒下的泪滴,也有你曾画下的美丽,我不会为你停留,挥挥手,我不愿再见,可追忆长留。再见了,朋友,为我们的相聚别离喝下最后一杯酒,杯尽酒干,心不再牵念,为我为你们,就算这辈子都不会再相见,但你们已永远融合在我的心中,再见了,朋友,笑一笑,莫回头。
  
  我对每一首音乐的钟爱都是有一定意义的,今晚的《说再见不应该在秋天》我是与一个地方作别,与一段时光作别,与一些朋友作别。可不管怎么样?这飞越沧海的离别之曲已不再悲伤,有的只是云淡风清的豁达,有的只是烟消雾散的坦然,有的只是月明影清的平静。
  
  离别之曲在我的生命里,不下一次又一次地奏响,我们的前路还有多久?谁也不曾去探索,但我们只能在7月26日的今天此时此刻握一握手,告别曾经的拥有,迎接以后也许的再相见……
  
  一曲游子思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这首元曲小令语言极为凝炼仅五句诗28个字,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把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我在这更深人静的清秋之夜独坐窗前读着这首《天净沙秋思》,沉浸在那浓浓的诗情画意之中。而耳际缭绕的一曲悠扬凄婉缠绵舒曼的《思乡曲》,那如泣如诉的幽婉旋律,那揪心牵肠的悲壮乐音;又是那么地深沉、那么地凝重、那么地强烈、那么地忧患;久久地在我的心灵深处震颤着、烧灼着。
  
  我独自站在异国他乡的大漠深处,遥望着烟雨江南的苍茫故乡,那一方天空,那一片厚土,给予我的感受不仅仅是一种亲切,还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思念。故乡已于千山万水之外,天空辽阔而悠远,阳光静静的照耀着山川、树木和河流。一种深远的寂寞和孤独,紧紧牵住了我的心。身处异乡生活在那陌生的天空下面的城市,看着那不同肤色的张张面孔,都令我深深的怀念生我养我的故乡和亲人。
  
  从鱼米之乡的平原大地上走出来的我,摇摇晃晃坎坎坷坷的踏上了异地他乡的沙漠腹地,注定了人生旅途的孤独和流浪。远隔千山万水的距离,能让人走上几年或一生。只要脚下有路,我将会永远走下去。虽然一时失去了亲情、失去了爱情,但我不会失去心中靓丽的风景。人生在世,风一程,雨一程,漂泊的是人生,行走的是风景,而收获的却是沧桑和经历。一个流浪游子永存着一份大彻大悟,身在异乡的梦中,寻觅着自已的家园,包涵着一份对生命的真诚,和对生命的执著与追求。
  
  远离故土人在漂泊的旅途,异域的城市灯火映照着我寂寞的情怀,游离他乡面对的是举目无亲孤援无助,甚至连语言都不通,最让人激动的是在大街上能突然听到人群中有人说着乡音。我知道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国度,家在心灵上已不再是泊地而是一个驿站。我把生命的寄望、生活的追寻都倾泻给了漂泊的旅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我都会倚着夜色仰望着天空,诉说游子的思乡之情,我想念家乡那碧波荡漾晨雾萦绕的虞山舜水,我想念家乡那树木繁荫石草丛生的龙山,我想念家乡那长廊深深曲径幽幽、花团锦簇秀木如林的曹娥江十八里长廊,我想念家乡那流光溢彩人影憧憧的百官步行街,家乡的一切都印在了我的心上。乡情是一种深植于血脉中的情感,我无法遗忘。乡情是一首忧伤的曲子,永远的在我的心中回响……
  
  浪迹天涯的心声
  
  明天我又将放弃家中所有的舒适和温饱,还有那些爱恨情愁,肩着那空空的行囊和背包,再度告别亲朋好友,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热土,飞赴异国他乡,走进大漠深处,走进那匆匆的人流之中。在今天的月白风清的静夜里,窗外城北新区的夜空如故一片静谥,我的心绪却宛有千千结。伫立阳台举目望着长空,在星光的闪烁里,我却找寻不到自己想要的深情眼眸。也许因为我是一个浪迹天涯飘离红尘游子,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在异国他乡饱经岁月沧桑的浪人。
  
  浪迹天涯没有雄壮,只有悲惋。漂泊世界没有行云流水,只有艰难坎坷。经历了走出国门的人,经历了人世间的许多真实与虚无,经历了酸甜苦辣麻五味,才感觉世界的博大,自己的渺小,亲情的缠绵,友谊的宝贵,生命的价值。令我是那样的留恋和难以忘怀。日出月落,花开花落。我漫步在风雨的岁月里,总会有些令人心动的人和事消逝在有风的日子里,飘散在如烟的岁月长河里。有时会成为一个千古的绝唱,带着无法摆脱理性的枷锁,我继续行走于红尘之中,走过了春夏秋冬,只有那一抹夕阳晚霞凋零在自己的心弦中。岁月的沧桑在深秋的寒意里轻轻的吟唱,我用那深深的思念把天涯海角来触摸。长长的人生之路,延伸至遥远的万山千水,看着渐行渐远的故土亲人,我那淡淡的笑容定格在文字中,心绪随浮云飘散在广袤的天际。
  
  每当想到自己那来去匆匆的爱情是那样的短暂,每一段不如意的爱情或婚姻都是那么地千转百回,我的心就隐隐作痛。昔日的往事已变成了痛楚,变成了回忆,让我的心变得是那样惆怅?变得是那样忧郁?我好像是这红尘中的匆匆过客。可人在这世上走一趟,有谁不曾感到孤寂和无依?又有谁不曾感到心空意空?在我走过的人生旅途中,虽然我曾失去过,虽然我曾心痛过,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坚韧不拔地挺了过来。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段路,这是多么不平坦的一段路!正因为这样我才更懂得去珍惜生命,去回味人生。如今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虽然没有人会记得我,但我会记住自己流浪的每一个足迹所付出的汗水。它改变了我的思维,改变了我的人生。这是我生命中一道光环,这是我的人生中一首交响乐曲,将在我的人生中永远闪烁着光芒。我敲打键盘飞扬文字书写漂泊的足迹,留下回忆的烙印。
  
  我走进异国他乡日新月异的大街小巷,从不同的目光里读到了许多人生与社会的千姿百态,在一扇扇洞开的窗口上透切了这个世态的炎凉和残酷。在这个资本社会所有的彩灯装点着夜色的美丽和丑恶,醉人的色彩里灌醉了每一个和我一样掏金的男女,彼此间都将心的梦想与追求交给风,交给那一缕缕芬芳的空气,在那一阵接一阵的脚步声中,聆听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呓语与勾当以及那些被包装在七彩中的善恶。多少想往,全都变成了灯红酒绿欢声笑语。多少惊叹,在高楼大厦的背影里叹息。一切的一切,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想得到的。在不同的光景里刻骨铭心了这个社会的真善美丑恶。
  
  当我拾起了飘落于大街上的那一片片碎纸,又扬起手,纷纷扬扬了这个世界的斑斓色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的心在颤栗,心泪打湿了我双眼,还有那片土地。当我浪迹天涯漂泊世界的时候,发现自己老了!没有了那么多曾经的梦想,也没有了那么多的渴望和浪漫。我如今只想踏踏实实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累积自己的最终梦想。也许浪漫的结局就是漂泊,也许漂泊的结局却是浪漫,这究竟算是一种成熟?还是一种忧伤?说不清,道不明……
  
  走向远方
  
  告别故乡,告别亲友,告别江南烟雨的新春花季;挥挥手,我将要远去了,走向那遥远的国度,走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寻觅我生命中的五光十色。别了,故乡。徐徐的列车吹响了别离之箫,旭日东升喷薄出万种愁思。有一位叫徐志摩的名人曾经说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远方,朦胧而美丽,遥远不可及。远方曾经是李白浪迹天涯的浪漫洒脱,远方曾经是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远方曾经是李煜、李清照“独上西楼”的愁情忧思。神秘的远方,向往的远方,我曾经为它勾画了许多的美丽。如今我抛却了一丝惆怅、留下了一缕思念,背起沉甸甸的乡情走向远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每个人都在一步步地走向自己的归宿,生命属于自己虽然只有一次,但世界上的道路却有千条万条。也许流浪的生活才是我安定的另一种方式,也许静谧的境界才能让我的心灵大放异彩。既然已经上路了,我就从来没有担忧过结局是否完满。
  
  离别是一种苦涩的芬芳,离别是酸涩之后的一番甘甜,离别是追忆之后回味无穷的思索,离别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主题,但不管怎么样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我背着行囊浪迹远方,曾经在大江南北走过,祖国大地留下了自己或深或浅的足迹,留下了我的一片温馨。
  
  我背着行囊浪迹远方,驼铃踩着轻柔的节奏,奏出原始的寂寞荡人心魂。我奔走异国他乡大漠深处,寻找着远方风沙中的梦幻。我的一生中有多少未竟的尘爱,又有多少未能回应的呼唤?我的一生中还有多少不能靠近的高山,又有多少不能涉足的流水?我穿越了现实、沧桑与流年浪迹在远方。
  
  我知道远方的道路坎坷不平,高山有悬崖陡壁,大海有汹浪暗礁,大漠有狂风飞沙,森林有荆棘猛兽。即使这样困难重重,我依然向往远方,对远方充满着憧憬。因为付出而无怨,因为收获而无悔;因为要成功,所以走向远方,寻求生命的辉煌。
  
  我向往远方,因为我想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缤纷多彩。我走向远方,因为我是男儿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腾达。我走在远方的路上,眼眸里装着的是梦想,不论是一个人孤独地走着,还是与人结伴同行,我都会让自己的每一个脚步都坚实而有力量。
  
  我选择了水路,是因为我不愿留下脚印;我选择了山路,是因为我不想随波逐流。我的沉默丰富了山,我的深邃神秘了水。我用心走在人生之路,希望并不遥远,岁月会被我的笑声摇落几多沧桑。
  
  我心向远方,我的生命仿佛就多了一份坦荡。华山的险峻,黄山的伟岸,长江的壮阔,黄河的雄浑,祖国山河的辽阔博大,能净化尘世的喧嚣,给人宽广的胸襟,使人宁静而致远。
  
  我心向远方,我的心中仿佛就多了一份超拔。太平洋的浩瀚,马六甲海峡的传奇,泰国佛教的神妙,新加坡的如花似锦,异域风光的多姿多彩,能化解人世的纷争,给人洒脱的情怀,使人纯净而风雅。我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我不停地走着,走着走着,我把自己也走成了一处风景。
  
  人生苦短,道路漫长,我走向远方从青年走到了中年,从中年走到了老年,从朝霞走成了夕阳。我把生活的苦酒慢慢品尝,不论我的生命里经过多少委屈和艰辛,我总是以一个朝气蓬勃的面孔,醒来在每一个清晨。
  
  当我已不再年轻,当我已走向了远方,当我背上的行囊已装满了记忆。我依然知道生活并不浪漫,走向远方,走向远方,通向远方的路还很远很远,需要跋涉的路还很长很长,走过今天还有明天要走。但所有这一切都动摇不了我的信念;所有这一切,都阻挡不了我奋进的脚步。我有傲视一切的勇气和魄力,我有战胜一切的智慧和胆量。好男儿志在四方……
  
  Roadinthedistance,
  
  Istilltrialsandhardships,
  
  Inadistantcountrywhere,
  
  ideallyforever。
  
  WanSifaintvalley,
  
  allthefeelingsofdeep,
  
  Andmydream,mydream,
  
  Arestillflyinginthegreendistance,
  
  Yearswithoutfearoffloating。
  
  离别之歌
  
  过几天我就要告别家乡,告别亲人,远赴异国他乡去一个未知的国度。不知道这尘世间有多少人体味过离别的滋味?如果真的无所谓,那么与你离别的人,一定不曾打动过你,不曾激起你心灵的火花,不曾真正走进你的视野。
  
  要离别了,好多亲朋好友相邀,聚在一起,为我的离别干杯。在酒席上每个人不管酒量如何?都会举着酒杯微笑着对我说:“保重,干了它!”于是我们一饮而尽。喝着喝着,酒过三巡,最后大家一起高举酒杯,同声齐说:“干杯!”“Bottomsup!/Cheers!”。
  
  于是大家一起碰杯,“咕咚、咕咚,”滴酒不留。接着又是一杯又一杯干杯,真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直喝得昏天暗地烂醉如泥,那些往昔朝夕相处时的故事和着离别的那份伤感在一杯一杯冒花的液体中全溶进了心底。
  
  每次离别,我都是以歌当哭的离别。喝完酒后,我们还会相互搀扶着,东倒西歪地在百官市中心或曹娥开发区找一家KTV,引吭高歌。在KTV我们还是喝酒,边喝边唱,那一首首激情四溢、悭锵有力的音乐,把我们之间的离别不舍唱成了奋斗的号角,唱成了未来的图景。
  
  尽管我们五音不全,宗气不足,高歌时眼角还带着不易察觉泪花,但每个人唱出的每一首歌都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交响曲,可以说都是世间最美的音乐。我们沉迷在音响之中,随着强劲的音乐节奏,我们即兴狂舞起来。充分地毫无约束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这个时候谁都忘记了离别时的苦闷与惆怅。
  
  当大家都在倾情演绎中,没有人会注意到我的那脸上悄悄流下的泪花,这是离别的泪花?还是憧憬未来的泪花?我回忆着,冷凝疤痕雕琢在岁月的扉页,我涂鸦着,变化莫测无穷无尽的梦境。这鸿雁寸寸哀鸣是否埋葬了风雪交加?那眼角有意无意是否彷徨我离别挽歌?当我们喝完、唱完、舞完后,大家一起坐在沙发上,相望无语。我终于还是忍不住地热泪盈眶,起身与大家相拥而泣、握手告别。
  
  我站在那里,一如既往地站在那里。我知道自己的坚定是藏在时间的背后的,会一直到我的生命静止。我的命中注定了是要随风飘舞的,应该说我的一生都是和风在一起的。因为我的生命价值就是风在我身边走过的时刻。我知道自己的柔肠里有一股刚强与坚定,我的生命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根。不管是前世的约定,还是今生的注定?我都会一直守望到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因为我相信风。
  
  新春的气息已让万物吐出了新芽,清风将使我飘走了,飘到天涯海角一个遥远的地方。妩媚的轻拂,醉人的恋意,我的柔情只为你而舞,我生命中的光辉,在遇见你的那一刻开始迸发。但新的开始又是一首人间的离别之歌。“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犹在耳边响起,我把离别当作是一种美丽,它会慢慢淡化我心灵的苦涩。
  
  我以为不是一切往昔的情感都能忘记,也不是一切今天的得到都是美好。该分手的时候不妨默默地转过身去,存一份美好在心底;再回首时,世界还是一样明媚充满阳光。也许只有在离别之后才能感受到那份思念与牵挂,这是我一首发自内心的不能抑制的悲伤的离别之歌。也许曲终人散之后,离开的离开,忘记的忘记,然而歌声最美的时候,感谢上天让我们在一起,这一刻便能成为我的永恒。
  
  我走了,看着自己的孤单身影纠缠凋零花瓣,交织着曲曲折折、泥泥泞泞的人生之路,随着岁月时空的隧道,会粉饰这昏暗的夜色,拉下我那悠长复悠长的身影……
  
  告别故乡
  
  我走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帮助儿子成才,我又要奔赴异国他乡,踏上一个陌生的国度。告别亲人,浪迹天涯留下我的欢笑和忧伤,告别故乡,漂泊四海留下我的憧憬和梦想。
  
  汽笛已经拉响,回头远眺,虞舜大地美丽如画。火车徐徐开动,随着车轮的滚动,我离开养我长大的家乡越来越远。再见了,我的亲人!再见了,我的上虞!再见了,我的故乡!
  
  我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我要去一个广阔的天地,我有着一颗年轻的心,我带着一个坚强的信念,我踏上一条崎岖的路程,我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
  
  亲爱的父亲,慈祥的母亲,你们二老倾注在我身上的热血永远在我的心中流淌,你们挥洒的汗水永远在我的记忆中闪亮。亲爱的,我心中所爱的人,你那热切的期望永远在我的心中回荡,你那细微的关怀永远在我的记忆中流芳。
  
  为何我的心绪茫茫?是不是我的心在惆帐?为何我的步履蹒跚?是不是我的心在依恋?故乡相去愈远,我的泪眼模糊了龙山,浸湿了脚下的曹娥江十八里长廊。朦朦胧胧中,我依稀可见深情无语送行的父母亲,瘦高身躯默然伫立在王望霖的天香别墅楼。我知道自己永远走不出对故乡和亲人那缠绵的思念。
  
  亲爱的父母,亲爱的故乡,今天我告别了故乡,带着亲人的谆谆嘱咐,在父母慈爱的目光中,踏上了飞往异国他乡的航班,随着飞机的呼啸冲上了蓝天,看着窗外上海这座生我的流光溢彩城市,看着窗外这片在眼中飞逝的故乡热土渐渐地在夕阳的余晖中从我的视线里消失。
  
  我飞在茫茫如海的一片白云上,遥望着故乡的方向,独自在心中细细回味故乡的美丽与淳朴。淡淡的乡愁已涌上了我的心头,我也难舍亲人的眷恋,我也难离故乡的热土。
  
  也许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迪拜会是我一个重要的停泊港湾,但故乡则是我起程的地方。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生命与思想是故乡赐予的,不管我这一艘航船驶得有多么遥远,故乡是我心灵的家,总有一天我要归来的。
  
  故乡,是我心中八年陈的女儿红美酒,浪迹天涯的游子乡情不会被时间冲淡阵阵酒香,只会越来越浓郁。我已留下了洋洋百万对故乡记忆的篇篇文字,乡愁乡情永远浓重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上。我相信自己不论身在何处,故乡永远在我心中珍藏,再遥远的距离,都是近在咫尺,今生今世我都会将你们凝望。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怀着这份沉甸甸的情感,在大漠深处思念故乡、祝福故乡。
  
  一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歌声悠扬,文字惆怅,多少思念写在我的心底,我对这一切的离别尽在不言之中。我在秋叶纷落的时候离开,就会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归来。今天就让我依依不舍地用眼睛和心灵向故乡告别……
  
  我的家乡是上虞
  
  在迪拜龙城这个大漠深处里,每当有人问起我,“你是哪里人?”我总说是自己浙江绍兴人。虽说一提到绍兴,基本所有的人都知道,而且都会提到先生,鲁迅。如果再知道的多一些,就会有人提起“绍兴老酒”。可我是真正的上虞人啊!我们上虞这是一个充满骄傲,但鲜为人所知的地方。做为一个浪迹天涯、漂泊世界的游子,作为一个从虞舜大地走出来的上虞人,我有必要、也有义务宣传自己的家乡-上虞,让她打出品牌。在前不久刚揭晓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虞荣获“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县级市)”能被一家最具权威的外国中立排行机构评为中国最佳,这是我们上虞人的骄傲。
  
  上虞素有“九县通衢”之称,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运河一应俱有。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宁波北仑港仅45分钟车程。上虞港(5000吨级)是我们杭州湾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而杭州湾跨海大桥又与我们上虞相邻,只有10多分钟的车程。正在动工建设的钱塘江绍兴跨江大桥又将使我们上虞纳入了上海2小时交通圈。
  
  上虞的历史相当悠久,源远流长,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勤劳勇敢的大舜子民,精心雕琢,造就了宁绍平原上璀璨的明珠--上虞市。据史籍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相传还在远古父系氏族社会,虞舜曾避丹朱之乱就来到了百官。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
  
  夏帝少康后属于越国,春秋战国时期楚灭越后属于楚,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又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属会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复为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
  
  清承明制。民国初年改府制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省。民国21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解放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时县治设百官镇,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县治迁丰惠镇,1954年9月,县人民政府迁至百官镇。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县设市。
  
  上虞是一个历史底蕴极为深厚的县市,历史和文明从公元前4000多年就开始积淀。自此后,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便成了它的代名词。在曹娥江畔玉水河边,永远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在许多人的心中,对我们上虞这座城市已经有了定义,它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大舜的出生地,是梁祝传说中的英台故里,更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在文化方面,大名鼎鼎的“女儿红”酒是上虞的特产,但“女儿红”酒也仅仅是上虞悠久酒文化的一个代表而已。上虞的文化大的方面主要有青瓷文化、梁祝文化、白马湖文化、孝德文化。
  
  青瓷文化,上虞是世界青瓷发源地,关于陶瓷生产的最早记载是舜避丹朱至此作陶灶制陶,宋代王十朋《会稽三赋》中“陶丐有灶”即是指此。上虞陶瓷业自东汉始一直延续到北宋,唐朝陆龟蒙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2009年央视《探索·发现》播《越窑秘事》,情景再现了上虞制瓷业的辉煌。
  
  如今沿曹娥江上浦段一带,江堤山坡,瓷片满目,一片土地承载着厚重历史,“小仙坛”窑址成为全国文保单位,“大园坪”窑址的发掘再次被专家证实“上虞不但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而且也是我国早期青瓷的生产中心。”那些被能工巧匠仿制的青瓷精品今天依然为人们所喜爱,倒流壶、香炉、羊尊、鸳鸯酒注、大龙盘……釉色青翠、美不胜收,有的随上虞文化交流团出访,成了见证友谊的中国历史文化瑰宝。
  
  梁祝文化,上虞是祝英台的故乡,是梁祝文化发祥地。祝家庄位于我们百官的东南,距市区7。3公里,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祝家庄前有“玉水河”,玉水河呈南北长条形,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现尚存有祝氏祖堂、井空泉、药师寺等与英台文化相关古迹。1952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虞完成拍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越剧的代表作,把《梁祝》推到了艺术的高峰;2003年,《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在上虞首发;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上虞为“中国英台之乡”。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走进了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各种艺术领域,在英台故里上虞,汇聚成了蔚为大观的“梁祝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孕育的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白马湖文化,白马湖位于市区东5公里,从山上远眺,形似“白马”。《水经注》记载:“白马潭深无底,创始时堤塘屡坍,民以白马祭之。”江面碧波荡漾,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湖畔有上世纪二十年代创办的春晖中学。办学肇始,朱自清、朱光潜、刘大白、丰子恺、何香凝、匡互生等教育名流曾于此执教讲学。今存一字楼、科学馆、曲院、雨廊等建筑。经亨颐所居“长松山房”、夏丏尊所居“平屋”、丰子恺所居“小杨柳屋”、弘一法师所居“晚晴山房”等留存当年雅学风姿。电影《围城》于此拍摄,当时这些平民作家抒写的“白马湖文学”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散文流派。
  
  孝德文化,上虞是孝文化的源生地,虞舜“孝感动天”和曹娥“投江寻父”是孝文化的发端。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中,虞舜和曹娥都排于男女首位。每年五月,上虞民间都要为纪念孝女曹娥组织规模宏大的曹娥庙会,顶礼膜拜。“百善孝为先”,上虞将孝女曹娥的故事,古为今用,和大舜的孝德相结合,衍生为孝文化。孝德故事已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上虞儿女,浸润于孝文化之中是一种心灵的福泽,上虞正在申报“中国孝德文化之乡”。
  
  上虞地名的由来与“三皇五帝”的虞舜有着密切联系,虞舜当初站在我的家乡这片土地上说,“此地,乃上娱之乐也!”于是取名上虞,虞舜还在百官“舜会百官”所以我们的县城就叫百官,如今我们上虞的后人为了纪念大舜,在百官建造了亚洲最大的单体象群公园-“舜耕公园”。虞舜精神成为了我们上虞的一道闪亮的人文风景。
  
  上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上虞可说的是太多太多了!而且大多是名气很大的人或物。古时有提出唯物论断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在上虞隐居后东山再起的谢安。近代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当代茶圣吴觉农。现今又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奥运之子何振梁,著名导演谢晋等。三国演义中写到的曹娥庙,曹操和杨修猜的天下第一字迷“黄绢幼妇,外孙齑就。”就是我们上虞的。上虞还是中国伞城、中国葡萄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英台故里、中国青瓷的发源地……
  
  时至今日,上虞人由“龙山时代”进入了“曹娥江时代”,正在迈向更为广阔的“杭州湾时代”。上虞是我的家乡,上虞是我最最不愿离开的地方,特殊的血地之缘,使我对上虞十二分地痴爱。我很希望有一天在异国他乡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我说出来的家乡,是世界上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名城-上虞!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7)
87.5%
待提高
(1)
12.5%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