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印象安阳】六千年中华文明不断代的渔洋

【印象安阳】六千年中华文明不断代的渔洋

散文
时间:2013-12-24 18:03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巢儿点击:
        

  六千年中华文明不断代的渔洋
  
  踏进渔洋这个古朴的小村庄,你就踏进了中国历史长河的源头。
  
  渔洋村,原本是安阳县安丰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庄,它闻名于世,缘于六千年中华文明不断代的历史。这里有仰韶陶片、龙山卜骨、商代陶鬲、战国鼎壶、汉代洱杯、东魏瓦片、北齐泥像、宋朝瓷片、明代青花,清代小盘……,历史遗留在这里的瓦砾和陶片成就了这个小村庄,历史不经意间在此划了一道,这一道绵延数千年,却从未间断,引来世人的瞩目和青睐。
  
  第一次听说渔洋村是2003年,第一次走进渔洋村大约是2005年初夏,那时的渔洋村已经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炒得炙手可热了,前去拜访的游客络绎不绝,趁着火热,我也去了渔洋村。
  
  表面看,似乎渔洋村与豫北的其它村庄并没有多大差别,古朴的村庄,青砖灰瓦的农舍,只是与其它村庄相比,略显陈旧一些。农家的院墙上,建国初的“饮水思源”、抗美援朝时的“保家卫国”、文革时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壮志陵云”和八十年代的“学科学”等标语口号依稀可见。如今,历史的车轮已经跨入了21世纪,中国也早已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往昔已经作为历史躲进了教课书中。像渔洋村能把这些时代的印记存留下来,且六千年文明历史不断代,这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属罕见。
  
  龙振山是渔洋村颇具传奇色彩的名人,被媒体称为“文化的守望者”。曾经是村小学历史教师的他,慧眼识珠把村民们扔掉的“秦砖汉瓦”一点点收集起来,用自家的房子做展厅,办起了渔洋村历史博物馆。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博物馆,就是它把中国六千年不间断的历史串了起来。从原始社会的石器,到奴隶社会的骨器,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甚至到民国各个时期的陶器、瓷器和瓦当,在龙振山的博物馆里一应俱全,任谁也无法否认这六千年割不断的历史血脉。
  
  龙振山是位憨厚老实的农民,言语并不多,但说起渔洋村的历史,说起那些个从几千年前一路走过来的瓦当和陶片的来历,他就激动得滔滔不绝起来。
  
  龙振山是渔洋村的功臣,没有龙振山就不可能有如今的渔洋村,没有龙振山的发现也不可能把六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串起来,历史和渔洋村都应该感谢龙振山这位有心人。
  
  其实,能证明渔洋村历史不间断的不仅仅是龙振山博物馆里的陶器和瓷器,还有整个渔洋村那错落有致,青砖灰瓦的明清民居。村中的民居尽管已经十分破旧,但依然高大宏伟,民居上技法娴熟、图案精美的砖雕和木雕尽管显出了老态龙钟的腐朽,但却依然风韵不减当年。“致中和”、“耕且读”、“持中恕”和“读书声”等匾额,流露的依然是村民们对于知识的崇尚和文化的向往。令人欣慰的是,渔洋村至今还有四座明清时期的深宅大院被保存下来了。渔洋人的龙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沿中轴线每座都有四进院落,九个门相互对应,是北方典型的“九门相照”院落。只可惜,东厢房已经被破坏了,仅剩下基址,西厢房还在,门楣上的“竹苞”、“清琐”还清晰可见,透着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渔洋村曾经的功臣卫士,保卫渔洋村安全的四个拱形城门的门洞还有三个存在着,南门洞和西门洞仍然可供交通使用,北门破败不堪,东门已经不复存在。
  
  何止这些呢?1998年渔洋村东地和西高穴村之间发掘出的一块后赵附马鲁潜的墓志铭,记载的鲁潜墓与曹操墓相对应的位置,成了十多年后发现的曹操墓的有力佐证。此外,这里还有先商遗址、龙山遗址和东魏窑址……
  
  站在历史的这端,去打量渔洋,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村落,会有如此的底蕴和魅力。而站在历史的另一端,再去看这个古朴的村落,你会发现渔洋村那永远奕奕闪光的魅力所在。
  
  渔洋,西靠太行,北依漳河,处于平原和山区的交汇点,正是有山有水也有坡的好地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渔洋既能养育先民,放牧畜生,也不惧怕洪水的泛滥。岗上牧羊,水中捕鱼,正是古人所向往的富有安详的风水宝地,渔洋全占了。难怪古时的渔洋并不叫渔洋,而是叫鱼羊。不仅如此,古渔洋还座落在古代南北通衢的大道旁,村北500米的漳河就是重要的渡口,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运输。古时,哪里有渡口哪里就是商业繁荣的地方。于是,在古渔洋村中,店铺、客栈、饭馆等供客商和行人住宿吃饭的地方应运而生,一些外地人由于长期的商贸往来,看中了这块地方,在此定居,世代相传,至使如今渔洋村的3000多人中,竟有20多个姓氏。
  
  一个地方的兴起与衰落是与交通的发达与否分不开的,古时的渔洋因为交通便利,商业和经济的发展而兴盛和繁华。而今,由于近代铁路和公路远离渔洋,使渔洋淡出了历史的视线,但渔洋曾经的辉煌还是被历史记下了。2006年,渔洋村遗址(含明清民居建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六千年文化传承的活标本,渔洋村对研究漳河河道的变迁、古代交通、古代民居和民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7月25日)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