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国庆征文 > 走向西柏坡

走向西柏坡

时间:2011-09-04 08:2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陈忠武点击:
        

  辛卯七月,时逢建党九十华诞,举国欢腾,红歌嘹亮。沿着红色革命路线一路北上,穿过华北平原,来到了太行山下,踏上了革命老区——西柏坡,我父辈们时常提及的地方。西柏坡地处太行之东,像三秦之北的延安一样,都在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名扬四方、震耳发聩。这里曾经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心脏”,她孕育了伟大的新中国,从这里昂首阔步走向前方。
  
  去西柏坡的日子,天空一片湛蓝,大地金黄一片,激情澎湃的心情,有如当年热血青年投奔延安的喜悦。搭车从石家庄到平山,客车继续向前行驶,便看见了远处起伏的山脉,沿着西北方向绵延而去,像海市蜃楼令人不敢确信。走近了,才确定真是山!心里便生了想法,有了鉴别之意,感觉此山非彼山。太行东麓的山川远没有三秦之北的黄土高坡那样高大而雄浑,总给人留下难以逾越的震撼。这里的山川,仍有高低起伏,但少有险峰绝境,逢山必缓,遇沟必浅,随心所欲地延伸出去。你就是生了爬山的念头,也不必担忧生死攸关,只要坚定了信念便可轻松抵达顶峰,让你尽情领略太行山的博大与辽远。这里所覆盖的植被也是极具特点的,灌木一丛一丛地点缀着山坡,相互隔离又遥相呼应,间隙里露出大地的本色。从远处看,感觉不像肌肤,更像是山的骨骼和脊梁,顿生出山的精神和骨气,使人不敢造次。在与山的对峙中,我便走近了西柏坡。
  
  沿着新铺就的高速路,客车直接抵达了西柏坡。走出车站,沿着缓缓的山坡翻过山梁,便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只见满山松柏葱翠,奇花异草点缀其中,纪念碑高耸在山顶上,像一位智者站在苍穹之间向游客暗示人生的高度与方向。毛、刘、周、朱、任五大领袖的雕像耸立在广场上,被鲜花翠枝包围着。我默默地走到雕像前面,驻足片刻向领袖们致敬,虔诚膜拜那些永恒灵魂纪念馆隐藏在绿荫丛中,如织的人潮纷纷向纪念馆靠近,去揭开战争的面纱,去接受精神的洗礼。山下是一湖碧水,顺着山势铺开,像一块碧绿的镜子,与山色交相辉映,为西柏坡增添了几分秀色。
  
  走进展览馆,里面陈列着大量的图片,它记录了新中国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草鞋、扁担、石碾、小板凳、马鞍、独轮车……,向我们深层次展示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艰苦清贫的生活画面。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指挥打赢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革命,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石。在展览馆内领袖们指挥“三大战役”的塑像前,我神情凝重,沉思良久。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呵,尽管逝去却依然清晰。他们历经艰难困苦,一生追求的事业,就是解放劳苦大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他们鞠躬尽瘁、同心协力、历经险阻,最终实现了理想,成为了世人心中真正的伟人。在多年以后,我不知道伟人们一生追求的事业会不会延续下去?他们卓绝的思想会不会被后人惦念或遗忘离开时再次瞻仰领袖的塑像,我前行的脚步是坚定的,像受到了伟人的训诫和鼓舞。
  
  来到三大战役模拟战场前,经过灯光渲染的战争场面倍感真实。那漫天的浓烟,盘旋的战机,耀眼的火光,遍野的枪炮,烧焦的土地,残缺的战壕,倒下的士兵,使人触目惊心。面对画面中大步挺进的人民解放军,驻足的我热血奔腾。心中生出感慨: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啊!他们的凝聚力发挥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他们的战斗力强大到无坚不摧,形容他们是一座血肉铸就的钢铁长城依然感觉不够贴切,任何词汇用在这里都显得黯然失色,我情不自禁地向这支神奇的军队竖起了大拇指。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站在模拟战场前沉默着,她迷惘的眼神里,读不懂那些远去的战争,和残酷的杀戮。她或许更不知道当下的幸福生活那些战争息息相关,与那些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紧密相连。走出模拟厅我祈祷着,愿孩子的眼睛永远纯真,愿我们的世界永远康宁,让幸福的人民远离战争。
  
  走出展览馆,沿山坡上溯,便来到了西柏坡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旧址。泥土垒起的围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院落。在门前匆匆照相留影,便迫不及待地进了院子。此处早已物是人非,院内依然保留着旧时的面貌。古树参天,枝繁叶茂,一座座泥墙房分布在院中,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延伸到每个门口。参观了“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简陋的会议场所和设施,与今天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怕是要让到此旅游的各方官员们感到羞愧和汗颜了。参观了毛、刘、周、朱、任的住所,更是让人目瞪口呆。共和国的领袖们,简陋的住所和平民百姓并无二样,里面除了毛笔、稿纸、木桌、木椅、和一张土炕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东西。而就是这样的环境,却丝毫没有改变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解放人类的构想,毅然把那些装备精良、欺压百姓的国民党反动派赶到了台湾。在中共中央旧址,还留下了毛主席与朱老总交换住所的佳话,毛主席把最敞亮最干燥的房子让给了军务繁忙的朱老总,在微小的事物中也能窥见伟人们高风亮节的一面。从中共中央旧址走出,我触摸到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根源。
  
  顺着山坡而下,就是“西柏坡丰碑林”所在地了,前院当中耸立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碑,碑上载入内容是中国当代作家梁衡先生写的《西柏坡赋》。但见赋中写到:“西柏坡乃冀中一普通山村。然其声沸海内,名传八方;瞻者益众,研者益广。天降大任,托国运于僻壤;小村何幸,成历史之拐点。——1948年春,中国北方大地正寒凝将消,阳气初升,国共两党还胜负未分。时毛泽东方战罢陕北,过黄河,进太行,一路西来;刘少奇正经略华北,闹土改,分田地,发动群众。中央五大书记,自一年前延安分手,重又际会于此,设立中国革命之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将要夺取大城市,问鼎北平。——是时也,日寇甫败,蒋介石心气正盛,仍欲圆‘剿匪’旧梦。于是设指挥部于南京,乃六朝古都,纸醉金迷之城。共产党则选定这个山沟,穷乡僻壤,无名无姓之村。当是时,势虽必胜,党却还穷。战事紧,参谋竟无标图之笔,而以红蓝毛线推盘演兵;文电急,领袖苦无办公之所,只就炕桌马灯草拟电文。借得民房一室三桌,是为情报、作战、资料三部;假小院石碾一盘,以供毛、周、朱选将、发令、点兵。虽军情火急,院门吱呀,不废房东荷锄归;指挥若定,读罢战报,还听窗外磨面声。谈笑间,一战而取辽沈,二战而收淮海,三战而下平津。全国解放,大局已定。——当此乾坤逆转,将开国定都之时,中共高层却格外之冷静。一间大伙房里正在开党的中央全会,静悄悄,审时度势,析未来;言切切,防微杜渐,议党风。斯是陋室,无彩旗之张挂,无水茶之递送;甚而上无主席台之摆设,下无出席者之席尊。主持者唯一把旧籐椅,代表席即老乡家的几十个小柴凳。通过的决议却是不祝寿、不敬酒、不命名。其心之诚,直叫拒者降、望者归,大江南北,传檄而定;其风之严,令贪者收、贿者敛,军政上下,两袖清风。孟子言,先贤而后王;哲人曰:先忧而后乐;共产党人,未曾掌权,先受戒骄之洗礼;五大领袖,进京之前,相约不做李自成。——中国革命乃土地革命,政权之争实民心之争。仰观自陈胜吴广至太平天国,起起灭灭,热血空洒黄土旧,悲歌唱罢王朝新。只有共产党,地契旧约照天烧,彻底解放工与农。党无己利,人无私心,决心走出人亡政息周期率;言也为民,行也为民,载舟覆舟如履薄冰。西柏坡,一块丰碑,一面铜镜,一声警钟;二中全会,两个务必,两个预言,再三提醒。自古成由艰辛败由奢,谦则受益满招损。正西风烈,柏松翠,坡草青,精神在,长久存。”读完《西柏坡赋》,对梁衡先生之笔墨由衷地叹服,对西柏坡革命老区有了更深刻的解读。西柏坡就像一座立体的革命丰碑,永远耸立在我的心灵深入,让我经久地瞻仰和膜拜。
  
  离开前院,走进“石刻苑”。满目的字碑,耸立两旁。百家争鸣,精彩题词,雕刻在碑上,海纳百川,便汇集成了丰碑林,形成了西柏坡的又一景观。走进丰碑林,令人目不暇接,心灵屡受教益。有旅客观后留言:“西柏坡是一块圣地——能净化人的心灵,西柏坡是一片热土——能使人热血沸腾,西柏坡是一所大学——有着丰富的内涵”。难怪西柏坡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确实至名归。随后又参观了领袖风范雕塑园、湖上游乐区等景点,所到之处靓点纷呈,身心倍受洗礼。游玩之余心生遐想,伟人们扎根之地,皆与山川有关。我想除了战略的意图外,这或许还体现了一种性格吧。像山一样坚韧,像山一样挺拔,像山一样惠泽苍生。基于以上因素,或许就是他们推翻蒋家王朝的必然结果吧。

                         (散文编辑:月然)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5)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我爱你----我的祖国

    金秋的十月,华丽的乐章,收获的季节!喜悦的心,也迎来了你~我亲爱的祖国的生日!草...

  • 难忘的临沂之行

    难忘的临沂之行 早上,我接到电影导演刘春彦的电话,邀我到临沂罗庄去采访大学生村官...

  • 红色电影《南征北战》观后感

    当春日温柔悄悄远去,夏日豪情还未到来的时候,背靠着沙发软垫,眼睛盯在未打开的电视...

  •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首歌的优美旋律,...

  • 花甲两春秋

    风雨同舟,二十载转眼云烟。豆蔻年华的欢乐尚难忘怀,与弱冠的盛年已不期而遇!祖辈已...

  • 英雄的挽歌

    【编者按】雷烈的故事是那个动乱年代所有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人民的缩影,他们勇敢,不...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