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找寻远去的连环画

找寻远去的连环画

散文
时间:2015-06-04 14:01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夏化云点击:
        
        每当我走进书房,我的目光总会被书柜那一摞摞排列整齐、装帧精美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所吸引。我小心翼翼从书柜里取下一本,犹如与亲密的爱人牵手,浑身的愉悦溢上心头。我不能再无动于衷,决定写一篇文章以记述这种难舍的情缘。当拿起笔的时候,我的心却久久难以平静,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如梦如幻的童年时代
  我的童年是伴随着“小人书”长大的。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淮北农村,那时的农村孩子几乎是在一片文化的荒原里长大,整日与同伴打闹玩耍,不是下河逮鱼摸虾,就是爬树摘果子掏鸟窝,虽玩得痛快,但文化读物却相当匮乏。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公社书店看到了摆在书架上的玲琅满目的“画本”,向母亲哭闹着,非要买下来不可。虽说连环画今天看来极其便宜,每本定价大都在一两角钱左右。但那时家里很穷,大人们节衣缩食,一分钱恨不得掰开花,对连环画这类“奢侈品”哪能舍得买呢?倔强的我一直坚持要买,为此还挨了母亲两巴掌。同行的表哥实在不忍,从兜里抠出两角钱买了一本《鸡毛信》送给我。我立刻破涕为笑,拿在手上不停翻看,如获至宝。从此,我对“小人书”便开始痴迷,把亲戚过年给的压岁钱悄悄积攒起来,加上平时拾麦穗、豆子、麻绳头卖的钱,每年都能买十多本。渐渐地,我攒了满满一纸箱。每一本连环画,都是我的命根子,每买一本,我都要饶有兴致的一遍又一遍的读,如同饥饿的乞丐在享用丰盛的美餐,其乐无比。无疑,我成了众伙伴追逐崇拜的偶像,每到星期天或节假日,我的家里便聚满了来看连环画的小伙伴,我家简直成了少年宫。我的连环画的“原始积累”还得从父亲说起。八十年代的父亲在村里任民兵连长,其时正赶上上级在各村建“民兵之家”,统一购买了大量连环画。知道我喜欢父亲经常从村里挑选一些给我看,日积月累竟有了好几百本。这些书父亲告诉我看完后要归还给村里,由于后来村部改建,加之我的爱之切切,这些“借”的连环画一直未能物归原主。至今,我仍为自己曾经不光彩的所得心怀愧疚。从连环画中,我初步结识了“四大名著”,对历史典故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对抗日战争和反特题材的连环画情有独钟。我不得不承认,是连环画培养了自己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正是连环画,让自己对传统文化经典有了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记得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我的语文特好,作文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这或许有连环画的一份功劳吧。
  曾几何时,连环画作为一种风靡大江南北的大众传媒在短短几年时间便陷入低谷,远离公众视野。这着实让像我这样的铁杆“连迷”们纠结不已。连环画过时了?失去生命力了?这一曾经主宰中国出版业、盛极一时、教育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化宠儿”怎么说消失就消失了呢?
  连环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据考证,西周的青铜器纹饰图案,汉代的石刻壁画《出巡图》、唐朝敦煌壁画《舍生图》、明代的《文姬归汉图》等都可视为连环画的雏形。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始于上个世纪的初期,石印技术的引进,迅速扩大了通俗读物的传播规模和范围,以上海世界书局为代表的一批有影响的出版单位先后出版了《西游记》、《三国演义》、《三国志》等图画书,并标明“连环图画”的称谓。这一时期的连环画虽有陈丹旭等一批绘画名家的加入,从根本上说还是一种草根艺术,难登大雅之堂。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连环画,力举通过内容革新,为革命的新文化服务。他在多篇文章中论述了连环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为连环画的传播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鲁迅曾说:“连环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通过对连环画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日趋成熟,以其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绘画形式丰富被广大群众喜爱,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涌现了《狼牙山五壮士》、《铁佛寺》、《三毛流浪记》、《小二黑结婚》等一批有影响的优秀作品
  1949年至1966年,连环画迎来了其蓬勃发展的第一个春天。众多艺术家的创作激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经典,造就了中国连环画历史上难以逾越的艺术巅峰。著名的绘画大家有“南顾北刘”(顾炳鑫、刘继卣)、“四大名旦”(沈曼云、赵宏本、钱笑呆、陈光溢)、“四小名旦”(赵三岛、笔如花、颜梅华、徐宏达)以及刘旦宅、程十发、王叔晖、贺有直、戴敦邦、华三川等,代表性的作品有:由众多名家联袂绘制的《三国演义》、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刘继卣的《穷棒子扭转乾坤》等。
  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时期,连环画的创作生态出现了异化,普遍表现出政治化、工具化、脸谱化,远离艺术的真实,让人看到了在异化环境下人性的扭曲、社会的无序、法治的缺失。连环画的题材主要有:反映关于毛泽东思想路线的“三忠于,四无限”、阶级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样板戏”、“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批林批孔”、“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从艺术含量的角度讲,这一时期的连环画较前一时期大大逊色,虽偶有像《白求恩在中国》那样的优秀作品传世,但总体上乏善可陈。即便如此,文革连环画也同样值得珍视,它有着巨大的历史史料价值,从一个侧面还原了一个时代的本真和我们的民族苦难与挣扎的历史
  文革后至1985年,是连环画得以恢复,进而得到全面发展的高峰期。由于政治的开明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广大连环画艺术家被压抑的艺术激情得到了空前释放。他们高扬时代的主旋律,深情讴歌真善美。无论是从质还是量上,连环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的连环画题材丰富多彩,涉及中外文学名著、战争、历史人物、历史典故、社会民俗、民间故事、武侠功夫、科幻、体育等众多题材,展示了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连环画的出版品种和数量创造了中国图书出版史上的奇迹。据有关资料记载1980年全国出版连环画1400多种,4亿多册,1981年、1982年2000多种,发行15亿多册,1983年2400种6亿多册,至1985年又达到创纪录的3000多种,8.6亿册,品种及数量占当时整个图书发行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加上当时的《连环画报》、《富村江画报》等连环画刊物,发行量简直不可想象。连环画的创作和需求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这一时期创作队伍庞大,名家荟萃,佳作迭出,不少连环画家的精品还走出国门,获得了国际美术大奖。标志性的事件是第六届全国美展和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有169件作品获奖,集中展示了我国连环画创作成就。新涌现的著名画家有“南雷北燕”(雷德祖、高燕)、王亦秋、孟庆江、汪国新、施大畏等。
  然而,从1986年开始,连环画便迅速走向没落,出版发行量急剧减少。这种盛极而衰的文化现象至今让许多人感到不可理解,留下了诸多遗憾。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连环画质量下降的影响,有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也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唏嘘感叹中,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连环画,你会为不少连环画人执著的坚守所感动。最让我敬佩的是著名画家沈尧伊,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他历尽艰辛,重走长征路,绘出了长篇史诗性的连环画巨制《地球的红飘带》。作品用光影与色块的明暗对比,塑造了众多质感、视觉冲击力极强的艺术形象,代表了九十年代连环画的高峰,为处境艰难的连环画留下了一部有高度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精品。
  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是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消失的。随着连环画退出图书市场,社会上也逐步兴起了连环画收藏热潮。据估计,全国收藏的人大约有几十万之多。有人说收藏连环画纯粹出于一种怀旧心理,以我看来却不尽然。连环画高度的思想性、历史性和艺术性才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如今,几分几角钱一本的连环画,卖到了几百元甚至几千上万元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连环画价格一路飙升,成为继瓷器、邮票、钱币、书画之后的第五大收藏。例如,在2005年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程十发的连环画原稿《召树屯和喃诺娜》拍出了1100万元的天价。一套品相较好的老版连环画《三国演义》,如今的价格在10万元以上,且有价无市。在2011年的北京潘家园拍卖会上,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定价4分拍出了2.5万元。有些优秀的再版连环画价格也一路走高,如2000年上海人美版的中国精品连环画也涨到了每本上百元。
  参加工作以后,我一直对连环画念念不忘,开始利用一切机会扩大自己的收藏。每到一地,我无暇去欣赏当地的风景,旧书摊、旧书店、古玩城是我的眼里最美的风景。在开始收藏的几年,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精品意识,反正是见到就收。随着阅历的加深,我对连环画的认识日趋全面,逐渐趋于理性,收藏有了选择。大包大揽式的收藏让靠工薪生活的我不堪重负,收藏的对象转而以套书和文革品为主。在收藏界,连环画是十分讲究品相的。品相一般分为十级,每降一个等级,价格相差悬殊。除此之外,决定连环画收藏价值大小的要素还有出版年代、是否名家绘画、绘画技巧、印刷数量和版次、是否获奖、故事内容等。连环画用素描、水墨、水粉、水彩、木刻、漫画、油彩、摄影等多种艺术手法诠释文学作品,人文历史,神话传说。可以说,一部连环画就是一幅艺术化的蹉跎岁月,就是一个社会思想的缩影。
  不知不觉,二十年下来,我竟收藏了几千本,我的藏品中包含从民国至当代各个时期出版的作品。对每一本连环画,都倾注了我的感情,不仅给它们找到了安定舒适的家,还给它们精心做了“美容”(套上薄膜封皮,去掉锈订)。按照当前圈内流行的看法,我的收藏说不上高端,藏品中大多数属于“大路货”,品相也参差不齐。我始终认为,搞连环画收藏是一种喜好,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如果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过于关注诸如品相、能否升值就会被功利迷惑心智,就可能会与好东西擦肩而过。我最为看重的是藏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艺术价值
  收藏之乐在于过程。在浩如烟海的旧书堆中,能发现几本让自己心仪的宝贝,其中的欣悦简直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郑州的一次全国连环画交流会上,一摊位的一本泛黄的草纸印制的《武松打虎》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一本五十年代初期由“一知书店”出版的老连环画,定价5400元(旧币),是当时为配合抗美援朝而发行的系列套书之一,绘画作者不详。虽然略显陈旧,达不到一般意义上收藏品所需的九品或十品,但其精湛的绘画技法、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形让我眼前一亮。我努力抑制着内心的激动,与摊主进行着讨价还价,最终以三十元的价格成交。回来后,我反复玩味,接着找来记录抗美援朝历史的书籍进行阅读。在这本连环画的背后,我仿佛看到那个把美帝国主义视作“纸老虎”时代的战争和硝烟。一时间,我的内心洋溢着一种难言的感动,当我们安享和平与幸福的时候,是否还会记起曾经岁月?《武松打虎》有不少版本,最著名的要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的刘继卣的版本了,这也曾一度被认为最早的《武松打虎》的版本。我的这本比刘继卣的版本更早,绘画构图独具一格。我不敢确定它是否是“孤本”,不过时至今日,我查遍了所有的旧书网和连环画网站,尚未发现第二本。套书收藏犹如一次次沙漠中的远征,你不知道你何时能发现绿洲,何时会达到目的地。集齐一套连环画就意味着完成了一种希冀,实现了一个梦。在经年累月的收藏中,永无止境的求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不再单调和乏味。有追求人生永远充满阳光。一路走来,我集齐了部分版本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杨家将》、《岳飞传》以及文革版的“八大样板戏”等上百套套书。当然,更多的套书还尚未集齐,如上海人美版的《成语故事》连环画一共出版45本,我还差10本。在当今,即使是最权威的收藏大家,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连环画全部收齐,使自己的收藏达到完美。不完美才是人生。留有缺憾永远是连环画收藏的魅力所在。
  说起连环画,不得不说起连环画交流会。它是“连友”们的盛大节日。在北京、武汉、郑州、重庆、沈阳、大连等城市,每年都要举办交流会。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连友”携着自己的宝贝与同行们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在连交会上,琳琅满目的各式连环画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交易的火爆场景曾让我心潮澎湃,流连忘返,倍感幸福。在此,我还要提到对我影响至深的“良师益友”《藏书报》。它是由《旧书信息报》改版而来的。这是一份专门介绍藏书、读书的报纸,它坚持文心立世界,不仅登载旧书、连环画交流信息,而且刊载各类古籍、连环画知识,还刊登关于读书的优秀文章。它的出现,让日益功利化的社会多了一份沉静,让我的内心增加了一份厚重与殷实。读这份报纸,不但满足了我的连环画情结,还让我养成了阅读写作的习惯,是它载着连环画,一同驶向我精神的圣殿。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