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让知青历史永远流传——记“老知青网”站长千秋缘

让知青历史永远流传——记“老知青网”站长千秋缘

时间:2014-11-02 14:30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宁夏何老三点击:
        
  
  时至今日,“知青”二字已经越来越惹人注目了。这是因为,知青中不仅诞生了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而且有数不清的媒体、影视节目正在跟进报道、演绎着知青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其中,全国近四百家知青网更是首当其冲不遗余力地施展浑身解数解读知青,大有争先恐后更上层楼的味道。他们或发表各类文章、影视作品,或搞征文活动、竖立知青纪念墙,建设知青村落等,汇集成了宏大的知青正能量主流。在这股知青洪流中,我们发现了一股独领风骚的涓涓细流。虽然它目前还没有掀起太大的浪花,但是,我们欣喜地注意到,它正在利用自己孱弱的肩膀,扛起抢救知青文化的大纛。它,就是运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纪录片手法,记录知青那段可歌可泣岁月的“知青口述历史访谈纪录片”的知青网站——老知青网。这是一个只有七千名注册会员的小网站“老知青网”呕心沥血奋斗了四年、而且还要为之奋斗若干年的成果。这个“老知青网”(以下简称老知网)的站长名叫沈连国,网名“千秋缘”。
  (一)抢救时不我待沈连国,北京知青,1969年9月8日到东北建设兵团3师18团,1974年就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兵团工作,而是留在了北京干上了个体户。沈连国从小就爱画画,喜爱古代艺术品,上个世纪80年代末陆续在劲松古玩城、朝外古玩市场,亮马收藏品市场、兆佳古玩市场开店,主要以经营收藏历代瓷器为主。20世纪90年代收藏的烟具系列曾应邀在农展馆全国烟草技术展、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郑州烟草展会上展出。2000年收藏的数十块明清各代金砖也曾在高碑店民俗园展出。十几年的商业活动,让沈连国捞到了第一桶金。2008年,他应朋友之邀,参加了一个知青网站的管理工作,并担任了该网站的管理员。在此期间,他真正接触到了全国各地的知青,他的心被燃烧了,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出窍了。
  他知道,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革,它从上个世纪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展开。对当时的青年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1954年5月,党中央倡导知识青年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1955年8月,在全国掀起知识青年到农村劳动的高潮。1957年4月8日,由刘少奇主持撰写的题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社论,明确指出:“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到1957年底,据20个省(市)的统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青年已达9万多人。1966年7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的社论。这篇社论阐述坚持上山下乡正确方向的必要性。中央权威性报刊首次使用“上山下乡”一词。从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全国通用的提法。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近1800万知青上山下乡,这个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数目。按当时社会背景,多数家庭是4-6人组成,夫妻二人和2-4个孩子,那么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大约数字。1800万知青,就有约1800万个家庭,除去知青本身,就有约7000-8000万人参予到这场空前绝后的运动中,这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的运动参予者达到3-4亿人口。其中北京青年下乡人数就达到60-80万人之多,几乎涉及到北京所有的家庭
  当年的“知青运动”,是很多知青无可奈何的选择,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这是被称作知青上山下乡“有悔论”的言论。当然,也有于此截然相反的“无悔论”。如知青塔拉,当年一位漂亮,善歌善舞的蒙族姑娘,在扑救荒火中烧伤面积达到90%,深度三级,双手脚残疾,定为一级伤残。但依然对当年不怨不悔。无论是什么言论,沈连国都看到了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知青的一种“资格”,是永远抹不掉的烙印。
  知青下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当年的风华正茂,如今霜染两鬓。人生之旅不可逆,秋过去了是冬,冬过去了不是春季,但给知青的生命留下些许痕迹,也给社会留下些许的印痕。当年的老知青也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当然也包括沈连国自己都不奢望那段知青岁月有什么轰动效应,只希望有人读懂它,用历史目光看待它,珍惜那一份永远抹不掉的烙印。一个已经有些模糊的印迹的特殊岁月
  沈连国在知青网站看到了许多老知青的形象,比如农建十三师走出的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田涛。
  田涛先生是我国著名古迹善本收藏家、著名法律文献学专家、中国法学古籍收藏第一人、拍卖实务与拍卖法专家,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曾为哈佛大学、法兰西学院、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并授课,并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兼职教授。田先生也是中国拍卖行业优秀教师,为行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他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2013年4月18日16时32分逝世于成都,终年只有64岁。
  田涛先生走得太突然了。他去世前一天还和十三师的战友们一起在自己的别墅中聚会,谈笑风生,天马行空,尽兴畅聊。第二天乘飞机飞往成都讲学,到了成都机场就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而去世。他的兵团战友曾以“神交跨世纪初识成永别”的悼念文章、田涛的发小、兵团战友诗人、对联专家田世光更是以一副挽联“怀仁怀德怀义生始已惊天地携真携善携美去处也泣鬼神”来哀悼这位世人尊敬的知青学者。
  沈连国被震惊了!知青这个群体中,有多少像田涛一样的杰出人才,他们不正是支撑共和国的脊梁吗!难道他们不应该被大书特书吗!时不我待呀!他们绝大部分人,已经是花甲老人甚至是古稀媪叟了,岁月不饶人了。再加上他们上山下乡时所遭受的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艰苦生活的磨难,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全须全尾”的健康人了,癌症、三高、一年三次手术、关节置换、三四个支架、瘫痪在床、安假肢......“那都不叫事儿”了。沈连国同时也想到了自己。
  他是一个具有三十多年“悠久历史”的糖尿病患者。2011年冬天,他曾因糖尿病并发症住进了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由于医生的责任,他竟然连续三天没有注射胰岛素,其后果就是差点去见阎王。在他住院的整整一个月中,他光是用过的治疗仪器就有呼吸治疗机、心电图机、输液泵、微量注射器、还有血气分析仪、脑电图机、B超机、床旁X线机、血尿常规分析仪,这还不算每天早上都要抽取经脉、动脉血,拿去化验。他甚至到了一闭上眼睛,眼前出现一圈圈绚丽的色彩,翻滚着组成各种流动的影像,无穷无尽无边无沿,无声无息,他可以顺着逆着向上向下看那变化无穷衔接无痕宽阔无边的艳丽图像,变化无端,华光异彩,世间再没有什么词句可以描述,这景色太让他迷恋了。这时候他已经忘记了身在何处,忘记了浑身的痛苦忘记了呼吸,只是想追寻,追寻这无声的变幻无常的迷人的流动的世界。他这时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知青事业。于是,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知青,于2010年6月26日,正式成立了“老知青网”,大家一致推选他为老知网站长,他也沿用自己一个好记又有意义的网名“千秋缘”——和知青有千秋不变的缘分
  为了老知网的可持续性发展和领导层的广泛性,千秋缘力邀了几位志同道合的知青朋友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其中,副站长“大个”就是其中之一。
  “大个”徐丰盈,北知网顾问,老知网副站长,海外知青,美籍华人,大坏猫,天生杂种(其直系亲属中多有外籍人士),曾代表解放军和国军打靶,震惊华盛顿警察,为人仗义疏财,救人于车前轮下,会欧阳后海船坞,后落满身伤疤,驰车埃及金字塔,一百美元起家,二十五年独闯天涯,三十年前开棺验尸,吓退山西官员,为死难知青挣得一丝体恤,家属感恩跪拜膝下。
  (二)正名舍我其谁
  老知网成立后不久,就面临一个问题:文革以前到边疆去的算不算知青,这些人怎么分类?比如,宁夏农建十三师。他们虽然只有不到一万人,但是是文革以前下乡的,而且“名声”不怎么样,宁夏十三师是干什么的?宁夏十三师是文革以前上山下乡的,能算知青吗?宁夏十三师是不是流氓、土匪、混混黑窝?这些在社会上存疑已久的问题,多么需要一个平台、或者是权威媒介来解惑答疑呀!千秋缘和老知网的知青一致认为,为知青正名,留史,特别是要社会对十三师有个正确的认识。当年他们满怀理想激情荡漾,憧憬未来,在贺兰山下战天斗地,洒热血,献青春,无愧知青的称号!他们和我们这些单纯幼稚的热血青年,在残酷的阶级斗争中成为“血统论”的牺牲品:被戴上“流氓”“可教育好的子女”“坏分子”等帽子,被专,被抓,甚至被判刑。但最终历史给他们平了反。他们更无愧知青的称号!
  十三师一团有一个被称作另类的知青李连贵,他从1965年到1982年,都是在宁夏十三师度过的。每天吊儿郎当地扛着铁锹,和大伙儿一起,过着“四五四(每天早晚三餐的吃粮标准),馒头粥,扛着铁锹去挖沟。拍渠埂,挖渠边,糊弄糊弄就一天儿”的日子。他那时老不下地干活,连长老骂他,并且经常把他每个月24元的工资扣得连吃饭都不够。文革期间,有一次连里和外连知青发生了武斗,一个外连知青被别人用军刺刺得脑袋成了血葫芦,倒在地上就要咽气,是一边看热闹的李连贵好心把这个外连知青背到了团部医院抢救,这个知青才得以活命。但是,李连贵却因此被说成了“打架刺人”的“流氓”,证据就是现在所用的证据倒推法——“如果不是你刺的,为什么你背着人家上医院?”李连贵也是倒霉催的,有一次到团部看电影,看到了团政委正在床上和一个女知青光溜溜地打滚儿。从此,他就被团政委视为“阶级敌人”:被群专、被罚去背死人、被迫到处流浪。不过,李连贵是条汉子,他没有耽误练功——他从小就练过缩骨功。直到他三十多岁时,他炼成了绝世武功“缩骨功”。
  关于李连贵的成就,有关文章是这样介绍的:“李连贵,法名‘演法’,幼年学艺,师承著名武术家曾云龙先生,为追求中华武术真谛,走遍大江南北、名山古刹,访名师、拜高友,深得功法真传,精通罗汉功法及养生之道,练就武林之中三绝艺之缩骨法、脱骨法、循环气。”李连贵2000年皈依佛门,曾先后多次出访,代表中华武术最高级别的中华武术团出访美国、俄罗斯、沙特及中东等地区,所到之处,均引起极大轰动,并受到媒体高度关注。2004年曾做新加坡外交部长李炯才先生的私人教练;2007年受聘于美国旧金山武术技击学院高级教练,同年受国际武术联合会委托担任第二十三届全美华人武术锦标赛特约裁判。
  在国内,李连贵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人间》栏目曾做过专集《功夫不老》及跟踪报道;北京电视台《魅力科学》、《记录》等多个栏目曾做过人物访谈,至今其高难度动作仍作为片头使用。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曾在全国老年健康大奖赛中做过肢体形象展示,并参加《风雨同仁堂》、《江南奇侠》、《健康俱乐部》等多部影视的拍摄。国内的主流媒体《中国体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等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李连贵先生,境外的一家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地赞扬李连贵先生:“李连贵先生练成的绝技神功,是全世界唯一练成之人。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我们在前一段里提到的田涛,也曾是十三师一个著名的“流氓”。田涛,十三师头号大流氓——到现在没有人也都不明白他为什么是大流氓?看管田涛的都沛和他接触那么长时间竟不知道他哪里是流氓。好像是田涛在一次全团处理武斗事件的大会上,高喊:“不许打知青!知青无罪!”而被逮捕。从此,他就成了十三师二团最著名的“流氓”了。但是,十三师的知青众口一词地称赞:“田涛,十三师头号大才子”。在文革中,他充分地发挥了他的写作才能和辩才,在文革中和十三师知青多次保护了师政委金浪白、师长刘奇功、二团团长杨树斋,也保护了农垦部的部长王震。当时,他们就住在王震家里,好多揪斗他的其他组织的红卫兵,一听十三师的红卫兵在里边,就撤了,十三师,在北京是有名的拼命三郎,谁不怕这些不要命的,他们就借了这个光。他们因为保护中央首长有功,被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在中南海接见,并为知青战斗队命名为“红旗战校”,接见完,还通知他们在人民大会堂前排听周总理报告,并安排他们在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时,在金水桥上站标兵!
  就是这样一个田涛,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知青,并以自己是知青为荣。他曾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梦在暖泉重足垂泪别暖泉,誓死魂不过阴山。谁知竟有相思梦,梦里回回到贺兰。——田涛千秋缘反问自己:像这样的知青,老知网不该给他正名吗?
  千秋缘还被更多的十三师知青所感动。其中,“北京知青爱心公会”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知青爱心公会”,这是一个由原十三师一团一连以当年的放羊娃李建东倡议发起、由七名知青自发组成的知青自我救助组织。经过近三个月的酝酿筹备,于2013年12月11日正式成立。北京知青爱心公会的宗旨:弘扬知青精神汇聚爱心传播友情助人为乐,倡导互助互爱,体现抱团取暖增进战友情谊,以爱心为纽带凝聚多方力量奉献爱心知青爱心公会的成员及救助对象:每一个曾经在一连工作过的知青战友都可以自愿申请成为爱心公会的会员,同时也是爱心公会关爱的对象。爱心公会对每一个战友的帮助,救助都属于集体行为代表着一连全体知青的善举。每一个知青战友不管现在身在何方,是否回京,也不论其是否加入爱心公会捐款与否,知青爱心公会将一视同仁都会努力争取做到:(1)战友生活困难时能得到帮助救助;(2)战友重病住院有人看望;(3)战友离世故去有人送别。
  一年来,这个”知青爱心公会”共看望了北京以及留守银川的知青人,为他们发放了慰问品、慰问金合计人民币几千元。一个知青自发的组织,一个完全是知青自掏腰包去资助、慰问知青的组织,一个不图名不图利的老人爱心组织,这样的知青,是多么正能量!老知网不去弘扬这样的知青精神,天理难容!
  我还要介绍一个十三师的老知青王树声。王树声,由北京1965年支边去宁夏生产建设兵团,现任朝阳区政协常委,画家,华声老天桥董事长。
  他回到北京后,就一头扎进了抢救“天桥”文化的事业中。1999年,如同一个梦的开始,经过十年的努力,王树声任董事长的华声天桥声名鹊起,终于打破了那种有文化而无实体的局面。在王树声看来,华声天桥不仅仅要在环境、空间等方面给民俗文化搭建舞台,更重要的还要挽救、传承天桥文化,挖掘、整理老北京文化资源,并最终实现产业化。在复活天桥文化的路上,王树声走的并不顺利,在创业的十年间,他经历了许多艰辛与挫折。不管是初期经营赔本赚吆喝的苦涩,还是十年三次迁移寻找立锥之地的无奈,为了当初创业时的梦想,更为了重现昔日“旗酒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繁华景象,王树声一直默默地坚持着。全身心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如今华声天桥已经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著名品牌。今年7月,华声天桥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到目前为止,获得这一称号的在全国仅有两家。然而,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的政协委员,王树声并没有因成功复活华声天桥而止步,在他看来,自己面前还有一条更长的路去实践去探索。
  在十三师,类似王树声这样的人物不胜枚举。他们之中,有曾经创造过中国空调行业著名品牌“同力”空调的白亚南,有国家一级演员史英潭、陈良友,国家级体操健将郝继禹,北京市委党校教授罗忠敏,有曾经在无端被关进牢房两个多月、创作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全国知青第一歌——75天”的女知青“观望”,还有著名作家都沛,著名摄影家周志淳,被分别了三十多年、至今还被学生念念不忘的当年的知青教师金佩丹、范亮、崆洞山人、李绍贤、吕彭、何君倬......
  沈连国觉得,对知青的看法,肯定也罢,否定也罢,对我们这些当事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它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我们人生中最可宝贵的青春年华。今天,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进入老年,但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思维方式永远定格在那个年月。今天,我们这些人尽管生活境遇已经完全不同,但“知青”永远是我们共同的身份。历史不会有我们个人的任何痕迹,但我们每一个人,会伴着我们“知青"身份,永久的留在历史的长河里。历史是人创造的,也是人书写的,但是,有的人写不进历史。知青不是那种写不进历史的人!知青是一个时代的符号,理所当然地应当被写进历史。无论是浮出水面的幸运者,还是永远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在努力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也在推进时代的进程,从而改变着国家的命运。人们有理由向他们表示敬意,一代知青!
  (三)创新另辟蹊径
  “千秋缘”沈连国和老知网创立四年来,除了身体力行地为知青、为社会做公益活动外,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抢救知青文化。他们从2011年至2013年,每年都要出版一本内部刊物——《老知青文集》,到2013年底,已经出版了三本文集了,每集大约都有20余万字,厚厚的,装帧也非常讲究,让人一看就称赞有加,谁都会说这可比出版社出的正式刊物还要正规呢!
  可是,过了没多久,千秋缘就笑不起来了:这种类型的知青文集太多,内容都大同小异。老知网出的文集字号太小,又过于厚重,拿在手中,一会儿就觉得拿不动了,大部分知青包括文集作者都没有时间或没有兴趣阅读,他自己也没有什么时间坐下来认真看过。总而言之,这种文集影响力太小。这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不行,必须寻找一种便于流传、知青和社会各界人士又都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经过管委会的多次讨论,大家意见比较集中在“拍摄知青访谈纪录片”这样一个思路上。是啊,任何一段史实、任何一个群体,如果没有被讲述、被记录,就无法进入历史史册,就终有被遗忘的可能:比如知青一代,比如上山下乡运动。历史不能断代,文化不能断层。一代人书写一代人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这样得以延续,一脉传承。当年,他们对理想追求、对信念的坚守、对友谊的珍重、对爱情的执着,都会让世人感受到来自那个年代的纯真与美好。没几天,千秋缘就拿出了自己起草的“老知青访谈节目策划书”(草案)
  一、节目主题:“知青有约——知青黑土地”“知青有约——知青黄土情”“知青…”
  二、节目宗旨由知青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特别的经历,引申对知青运动的思考。由下乡地区领导讲述知青对地区社教的影响,讲述对地区发展建设的贡献。
  三、节目目的导向一:以知青群体中代表人物经历为切入点,将目光投向上山下乡的历史由来。通过他们的故事,讲述知青当年所承受的社会、生活、工作、返城带来的生存压力,感受他们为梦想与期望在插队、都市生活中历经的种种波折,更体现他们为人生目标而执着奋斗的精神力量。导向二:以下乡地区代表人物切身感受为切入点,讲解知青为地区带去的文化、文明和对地区发展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
  四、节目定位1.内容定位:本节目的宗旨是—“知青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特别的经历,引深对知青运动的思考。”“由下乡地领导讲述知青对地区社教的影响,讲述对地区发展建设的贡献。”秉持教育下一代,链接第二故乡,关注目前知青生存现状、生命故事命运轨迹。其关注的中心就是访谈人物对下乡运动的认知与反思,整个知青群体对社会的奉献,我们关注的不是嘉宾是否为名人,而是他们必须是有故事有代表的人。2.受众定位:《知青有约》将会以各地区下乡知青,各地区人文历史,地区文化发展为主线,逐渐加大对当下的知青热点问题和地区建设的关注度。邀请的节目嘉宾会和观众共同体验知青与第二故乡紧密关联,以此吸引该地广大的受众。3.风格定位:在新旧图片、新旧资料、知青故事的有机集结下,营造宽松、温馨、感动的节目氛围为根本,努力营造轻松的、愉快的、有人情味的谈话氛围,注重与场内知青观众,场外观众的互动、交流。
  五、整体思路1、以各地老知青下乡地为主线,一个地区可分别做多次访谈,每次设立一个主题,邀请5-6名老知青,1-2位下乡地区代表为嘉宾,邀请几十位该地区下乡知青为观众,举办录像访谈节目。2、每次精心设计主题,制定主讲人员,统筹安排嘉宾发言,观众提问。配合知青物品,图片讲解。3、邀请对口下乡地区领导或代表,宣讲当年的同时,以图片资料介绍第二故乡的变化。4、邀请专业记者、编剧、摄像人员,多机位现场录音录像,按电视台要求后期制作影像。5、尽力争取邀请知青相关企业做冠名、支持单位。
  六、前期准备1、联系各个知青组织、网络,广泛宣传。2、制定每期访谈节目主题,根据主题挑选嘉宾和观众。3、邀请下乡地区派代表,准备详细的背景资料。4、组织专业记者,摄像研讨每集剧本。5、争取邀请相关企业以冠名、支持单位、协办单位参加访谈。6、预订制作地点,为每一期制作背景展板。7、联系地区电视台联播。
  七、嘉宾选择每场节目嘉宾要在这场节目标题地区下过乡,返城后在不同领域工作、具有不同境遇、对知青有不同认知,但既有故事的差异性又有命运的共通性。嘉宾要有一定的表达欲,能与主持人顺利地交流。
  八、观众要求选择要在这场节目标题地区下过乡,要有准备安排发言提问。
  九、主持人主持人要求:主持人不一定要有知青经历,但一定要对知青有较深入的了解。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始终保持一种平等对话的态度,谈话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主持人要有能力掌控全场,要能够与观众互动,营造出一个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现场环境。十、节目时长每集35分钟十一、节目推介下乡地区电视台、凤凰卫视、与其他可以购买本节目版权的电视台联系,播放本期节目。十二、人员设置:制片人,栏目主编,编导,助理编导,主持人,摄像,责编。千秋缘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
  按照这个思路,老知网自己拍摄、制作了3集访谈纪录片。他们在老知网的办公室里架起了摄像机,支起了灯光,安排了主持人,并事先反复推敲了主题和提问方式等细节。实事求是地评价,这三集纪录片由于是知青自己讲述自己当知青时的历史,所以很真实,也很生动。比如第一集《接生》。这个故事是讲一个只有17岁的男知青卫生员接生的故事,一个主持人两个嘉宾,以对话方式,讲述一个仅仅进行了三个月培训当了连队卫生员的男知青给排长老婆接生的尴尬事,并用嘴对嘴呼吸的方式,最终成功地救活婴儿的真事。故事非常感人,大家都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励。片子放映的时候,台下的知青都哭。
  千秋缘沈连国并没有为这而欣喜,反倒是忧心忡忡:这样拍出来的纪录片太不专业了,无论是背景、情节、技术、主持人等等,都离正式的纪录片相差太远,拿不出手,不能推向市场。这还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没钱!
  千秋缘和大个、常山等老知网的管理人员曾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找合作方,光是影视公司就谈了好几个,他们开价太高:每分钟制作费最低要3000元人民币。这个访谈录纪录片每一集是30分钟,一集就得要90000元。他们又找了3个传媒公司,也没有达成协议。
  老知网是一个公益性质的知青网站,按规定是不许接受广告和从事商业活动的,这种纪录片是你老知网自己搞的,没有任何人强迫你搞,你也没有任何的宣传,光靠一个小小的网站宣传,缺少必要的公信力,也就没有任何投资方的投资,更不是政府行为,你一分钱资助都不可能得到。要拍片,要播映,那好,掏钱吧老头老太太!
  这时,在老知网版主会上,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和大专院校合作,特别是否能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合作?千秋缘一下子豁然开朗,对呀,我不是认识在传媒大学电视台的郭振元老师吗!对,找他去!
  郭振元老师是传媒界纪录片专家,曾在中央电视台干过多年,后又调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任编导,长期从事电视节目编导工作,导演作品有电视纪录片《火祭三星堆》、《三晋古戏楼》、《寻找关汉卿》等,电视专题片《清宫戏闻录》、《京都古戏楼》、《遂昌•牡丹亭》和12集文献纪录片《戏曲电影百年》等。中国传媒大学又是国内传媒界最高学府,培育着一批批业内精英,她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新闻采编、节目制作、教学研发与支持和管理的队伍。老知青网拥有近万名注册会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老知青,老知网旗下的全国老知青联谊会是沟通联系的纽带,双方合作,各自发挥优势,资源整合,一定会创作出一部经典历史纪录片。
  郭老师听了千秋缘站长和大个、常山等网站管理人员的介绍后,非常感兴趣,没用多长时间就定下来:和老知网、全国老知青联谊会联合搞一部形式堪称世界最先进的口述历史纪录片。这是一种最严格的纪录片,每一集由几个知青串在一起口述自己的历史,并且是同一主题的历史,这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首创。下定决心,搞!
  郭老师看得更远:这部知青口述历史纪录片不仅是给海内外1700万知青看的,也是给他们的孩子看的,更是给90后、00后看的,让他们知道中国曾经有这么一段知青历史,仅以此片献给盛世修志的时代,献给当年1700万知识青年、献给知青们的后代,献给所有关注知青群体的热心观众。
  郭老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不仅从道义上支持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而且以电视台从没有过的低价格——每集拍摄、制作费2.5万元来倾力支持这部口述史的诞生。不过,这2.5万元不包括外景拍摄、差旅、机子租赁费等费用,更不包括郭老师的劳务。
  千秋缘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行,就这么干了!于是,他把自己的家底掏了出来,还到拍卖会上把自己多年舍不得出手的藏品低价卖出。大个也是倾其所有。笔者去采访的当天,大个刚从银行回来,他把已经九十多岁的老母亲的退休金取出了5000元,投入到纪录片的拍摄中。他们又从其他网友那里借款12.5万元,一共凑了35万元,“知青口述历史访谈”纪录片这才得以正式开拍。
  (四)小试了然于胸
  2013年10月5日,“知青岁月”访谈摄制组赶到宁夏拍摄外景,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到达当天即安排采访当年知青连队老领导,留守知青和知青学生8人。
  这次贺兰山之行,在农垦局领导、暖泉农场领导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摄制组采访了当年连队的指导员、连长、带队的干部、留守的知青、知青的学生共十余人,到了四个团部,八个连队,拍摄了原五七干校住地,哨所遗址,50年代的鹿场,军马场。在短短的几天里,他们体会到了当年北京垦荒知青,为建设大西北异常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他们感受到了,第二故乡人们对知青在改变大自然的同时,为提升地方文化生活所做巨大奉献的认同。他们亲眼目睹到了几十年后,老知青与乡亲见面相拥一刻的情感与激动。个中的艰难和所克服的困难,非语言所能描述,笔者只能用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部“贺兰山下的记忆”成片看片会大家的评论中,为大家解读一番:1.片中记述的许多史实令人怦然心动、过目难忘。贺兰山知青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回肠荡气、慷慨激昂的历史,经过四十多年岁月长河的积淀而存留在记忆中的,必是其中的精粹。知青的历史由知青本人亲口道来,所以感人至深。在此,向贺兰山知青表示深深的敬意!
  2.《知青岁月》选取宁夏农垦知青作为起始,是很有重要意义的。贺兰山知青是在文革前的1965年下乡的,《知青岁月》以贺兰山为起始,记录了四清、文革的历史,还涉及到三年自然灾害。而这些历史,对于1968、1969年下乡的知青(那时文革的高潮已经过去),是难以记述的。众所周知,1968、1969年的上山下乡大潮是文革的产物。以贺兰山为起始,把这个历史脉络梳理清楚,可以让后人完完整整地了解这一段史实。
  3.纪录片采用大家交替发言的叙述方式,有的言辞激昂,有的语气委婉,或围绕同一个主题议论,或交替叙述同一个事件的进展,经过精心剪辑组合,给人以跌宕起伏的感觉。
  4.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不断出现一个个高潮。有惨痛的经历,令人唏嘘感叹;也有诙谐的段落,让观片现场发出会心的笑声。不断出现的高潮,进一步增强了跌宕起伏的感觉。昭示和记录那段苦痛的历史,但又不沉溺于痛苦,不时地展现出知青们乐观的一面,这或许是本片“耐看”的原因之一。
  5.口述中穿插历史影像,增强了历史感和形象感。6.编排脉络清晰,基本按时间顺序,但又不拘泥于时间顺序,留下了较为充分的扩展空间,可以看出编导的着眼点和匠心独具。
  “贺兰山下的记忆”作为“知青口述历史访谈”纪录片的第一部成片,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该片第二次看片会时,一百多位宁夏贺兰山的老知青,年龄大都在七十岁上下,一上午连续看完了4集共两个小时,千秋缘怕老人们累坏了,建议休息休息,大家用完午餐再继续观看。这些老人不干呀!非得让千秋缘把“贺兰山下的记忆”共8集、总长度4小时的影片全部放映完毕。千秋缘只好答应了。
  一位宁夏贺兰山的知青代表这样说:“《知青口述历史访谈》纪录片,是由“老知青网”发起,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承办的大型历史文献片,参加访谈的知青,是全国1700万知青中的代表,他们根据自己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事件、生活状况、对文革的认识等,用口述的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这部访谈片,没有任何文艺色彩、政治色彩,不夸大、不抹黑,真实地再现了1700万知青从文革前开始上山下乡,到粉碎四人帮结束回城以前的知青历史,弥补了知青历史的一个空白,为全体知青赢得了话语权,纠正了社会上某些对知青的不公正评论和不良影响,对于社会而言,访谈片为1700万知青树立了一座无言的口碑;对知青来说,访谈片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对广大知青的后代而言,访谈片给他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知青说知青,由知青评论知青,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部历史记载,不是由后人来书写的,而这部访谈片,却以大无畏的精神,开创了历史历史当事人来述说的先河,它将成为中国历史纪录片的先驱。我们宁夏贺兰山的知青们对这部纪录片尤其怀有虔敬感恩之情,因为我们是1965年文革以前上山下乡的,那个时候上山下乡,究竟算不算知青,社会上从来就有两种说法,而这部访谈片,为这些早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正了名,给了他们足够的话语权。参加拍摄工作的老知青网工作人员,从2011年开始就筹备拍摄工作,并日夜兼程地赶赴宁夏、内蒙等地拍摄当年知青工作过的地方,回京后要进行几百名知青的访谈拍摄工作,进行后期制作,老知青网的工作人员则负责联络协调工作。《老知青网》是一个公益网站,而公益网站是不容许刊登广告的。这个大型的公益活动,传媒大学电视台只收取了极少的制作费。老知青网站站长“千秋缘”、副站长“大个”,还有一些知青朋友也慷慨解囊进行了赞助。他们自己先行掏腰包来保证拍摄工作的顺利完成,截止至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投入了30多万元。
  本项目计划采访素材约45000分钟,采访人数约500人(目前已完成采访159人),成片56集,每集30分钟。本项目按照北京知青插队地区,主要分内蒙古、宁夏、新疆、云南、东北、山西、陕西、海外八个地域(八部)。这次拍摄的第一部分成品篇——“宁夏知青口述历史”8集已全部完成,已经送往宁夏电视台,将努力联系海外华人电视台推出及争取在中央、北京电视台播放。“知青口述历史访谈”纪录片将以正能量的形式,鼓舞广大知青和人民群众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一位清华大学、一位北京大学共两位教授只看了其中的两部成片,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没有想到一个网站拍的片子这样有分量,这样专业。点抓得好,形势跟得好,片子拍得好。”小型观片会还邀请了东北知青,刚刚离任的驻外大使、陕北知青荣乐乐、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张如昕等人,也对这部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加这部影片拍摄工作的传媒大学电视台的学生,一直怀着好奇、而后是感动、崇敬的心情来为这些爷爷奶奶辈的老知青服务的,他们对知青、对文革、对他们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有一位学生拍摄了影片后,看到同宿舍的学生的脏衣服没有洗,他这个在家中从不洗衣服的大男孩,主动地把同学的衣服洗了。他说:“看到你们的当年,比起你们这些知青十六七岁时上山下乡所经过的磨练,我们太应该知足了!”
  2013年9月,这部“宁夏知青口述历史”的第一集,被全部翻译成英文,参加了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国际纪录片大赛”。2014年9月,这部影片参加了在我国广州举行的“国际纪录片大赛”,该片还被送往台湾参加“国际纪录片大赛”。
  (五)亮剑啃硬骨头“宁夏知青口述历史”共8集完成后,千秋缘和老知网、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摄制组从2014年8月中旬开始,又投入到了这部纪录片的第二部“草原宽阔的情怀”的外景拍摄。到采访为止,这一批内蒙古知青包括上一批知青一共70余人人参加了采访。包括兵团的和插队的,牧区的和农区的,从巴盟的临河,中部的土左旗、大青山脚下的武川、到辽阔的锡林格勒草原的东西乌旗、阿巴嘎旗、到哲里木盟的扎鲁特旗、再到遥远呼伦贝尔的阿荣旗,横跨了内蒙古2千公里的地域。千秋缘和摄制组到东西盟拍外景两次,参加人次达13人,共计13天,光是在内蒙东部从锡盟到各旗、包的路程就跑了1500多公里。
  这个纪录片是严格按照纪录片的要求来拍摄的,无论是场景,还是用品、人物,都必须是真实的,一把镰刀(内蒙的镰刀和内地的镰刀形状不同)、一口井、一间破土坯房,只要是影片中提到的,都必须把实物拍出来。景物也一样,你谈到哪片草原,就得到那片草原去拍摄,绝不许张冠李戴。
  从农区到牧区,变化真的很大。草原牧区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主要是路途,只要出来就是几十上百公里,有一天去拍一个单独的蒙古包和羊群牛群回栏,说几十公里,旗里部长带路,他是越野,千秋缘他们开的是q8公务舱,跑了几十公里土路,他们上不去,半途返回,又是几十公里,来回就是一百多公里,路又不好,一来一去就是5、6个小时。第二天到东乌旗,又是100多公里,而且一多半是颠簸的砂石路。这里人对于百十公里不叫路,说起来就是“不远”“不远”一会儿就到。
  摄制组拍到了许多感人的事儿和人。
  周秉建,1968年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报名到内蒙锡盟牧区插队,她在内蒙古生活了近30年,伯父周恩来希望她找一个蒙古族青年成家,她嫁给了蒙古族青年拉苏荣,与他结为夫妻。额吉是秉建的蒙古族妈妈,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曾给予她慈母的关爱和教导,母女情深,蒙汉一家。有人说周秉建是现代文成公主,不但蒙汉结合,更在家信中将蒙古“内人党”扩大化的情况反映给伯父,对制止、终结大规模冤假错案起到一定的作用。
  访谈古楞;蒙族,呼市师大附中68届初中,68年下乡。受前期下乡的影响,组成“集体户”,全体知青同吃同劳动,不论你分红多少,一律统一支付,是知青下乡插队共产主义的模式。古楞于1969年组织牧民,知青几十人的马队,到几十里外冲击旗“专政组织”,放出被以各种理由关押的100多名内人党,(当时从大队开始,全部书记,队长都被打成内人党。)造成轰动一时的事件,后得到牧民的信任,以17岁未成年的身份被选为妇女主任,“浩特长”,领导队里的生产、生活
  葛美玲,北京知青,1968年插队到阿巴嘎旗,与牧民结合,育有三子,大儿子学的蒙语,留在牧区,现任阿拉腾嘎达斯生产队大队长,二儿子三儿子生活在北京。前些年牧区生活非常困苦,葛美玲不但要照顾三个孩子,还要照顾80多岁的婆婆,家庭和谐,敬老尽孝得到牧民们的称赞,获得旗里登报表彰。葛美玲的大儿子胜利在旗里买的楼房,现在是阿拉腾嘎达斯大队长,管理着30多万亩牧场,自己有2万亩草场。
  还有更让人感动的是,让千秋缘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内蒙留守知青与当地知青过去,现在的生活状况及他们的感人事迹,他们曾知道东北建设兵团的许多战士在救火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不知内蒙的知青也因救火有69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此感动不已。
  他说,让我们记住这些英灵,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永留最光辉的一页!
  叫我感慨的还有那些被采访的留守知青,他们真正做到了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真正贡献给了大草原,多么可爱可敬的知青!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啊。一个当年从火海里走出来的内蒙知青---塔拉深深感动着千秋缘和他发回的报道,网友们说,看到了千总的拍照,由于重度烧伤她全身留下严重的伤疤,面容也有明显伤痕,但她不因面容有毁而后悔消沉,依然如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显出少有的乐观豁达,热情开朗,她顽强地生活着,奋斗着,她对待生活的态度与勇气的确值得我们每位知青学习
  这次采访挖掘出的一些典型的知青事例,都很有震撼力,尤其是以留守知青为重点,就更有价值与感召力,让我们记住留守在大草原的北京知青们及为此奋斗的内蒙知青们,若不是知青访谈录制节目的到访很有可能他们就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他们是极少一部分的弱势群体,但他们又是知青中最顽强的坚守者,他们所受的苦于所做出的贡献非同一般,他们才是真正的知青,光荣属于他们!感谢千总!感谢摄制组!有了《知青大型访谈录》才能有那些留守知青的一席之地,才能看到他们的一切。
  摄制组的拍摄活动,受到了当地留守知青和政府部门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关注。我们不妨来读一篇千秋缘在拍摄外景时写下的日记
  8月31日日记:在留守知青牧民家的一顿午饭:昨天从阿巴嘎旗驱车到达阿拉腾嘎达斯生产队,说是不远,80多公里,基本全是砂石路,越野跑了2个多小时。今天早3点半起床,武征带摄影师小乔,小李去拍摄日出和牛群,我在住处附近拍摄日出和羊群。中午10点多胜利(留守知青葛美玲的大儿子,生产队队长)开着塞弗先回来了。原来由于天黑驾车上山,为了摄制组少走些路,尽量往山上开,前保险杠撞到一块草丛里的石头受损,所以先回来,11点多去拍摄日出和牛群的摄制组也乘另一辆皮卡返回驻地。
  按照我们的拍摄计划,今天中午吃完午饭就返回阿巴嘎旗做人物专访。昨天葛大姐为我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都是大盆手撕羊肉和“面糊”,(端上来一大盆就像是糟面,里面放些羊肉羊油,连汤带面的盛在碗里,我和摄影师小李吃的实在是不习惯,我更是闻不了那个羊膻,勉强吃了一小碗,赶紧喝我的茶水。(牧民没有喝开水的习惯,暖瓶里放的都是奶茶)而在座的牧民和留守知青个个吃的满嘴淌油。)可能是葛大姐看出我们没有吃好,也知道咱们北京人还是喜欢吃馒头,早上就说今天中午要改善一下,派人去买些馒头。
  中午很早葛大姐就开始忙活,由于准备好的羊肉一天的时间就坏了,又特意切了一大碗油汪汪的咸菜。11点多我们几位就在屋里准备吃午饭,由于大家都忙活了一上午,也都饿了。摄影师小乔和小李躺倒在床上乘机睡一会,我走出院子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拍照的。
  草原上的早晚很是凉爽,而中午太阳透过轻薄的大气层热量好像一点也没有减,直接晒在你的身上,透过衣服烤着你的皮肤,虽然不闷不黏不出汗,可是烤肉的滋味也是不好受,掉头回到屋里,还好,屋里屋外两个世界
  过了12点,我们还是比较稳得住气,过了1点,有点着急,到了2点,对面葛大姐屋里一点动静也没有,一点吃饭的消息也没有。我带来应急的一卷巧克力夹心饼干已经分给小乔和小李,(老糖尿病的底子早已经受不了了,偷偷的吃了块带来的奶糖提高血糖。)偷着问了问一同来的旗文委老余,附近有没有小卖部?想搞点方便面,老余说方圆几十公里除了草场什么都没有。我们几位领队和同来的老叶都有点坐不住了,悄悄的商议;有说胜利车撞了,你作为补偿已经给了1000元,他回来后就在屋子里睡觉,是不是给少了?不愿意?有说葛大姐儿媳发烧,肉又坏了,是不是嫌我们太麻烦他们了?有说是不是葛大姐她们有意的不管我们,等我们有所表示???阿拉腾嘎达斯生产队距离阿巴嘎旗80多公里,来的时候是胜利开两辆车接我们过来的,就是我们现在不吃饭想走,也走不了呀,关键是馒头到现在还没有到,我们没有地方去吃饭,更不要说走了,我的心里也是有点忐忑。一同来的旗文委老余说;别急,我过去问问。老余过到对面葛大姐的屋里,一会儿回来,对我们说:没事的,快到了。
  我这时候打开手机看看时间,是下午2:35分。我们又在宿舍老老实实的等着,其实在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深深的感到身不由己。这时候听到对面屋子里有点动静,老叶出去看了看,返回来说:来了,馒头来了,叫我们去吃饭。
  等我们依次过去,最先见到的是桌子上已经摆上了一盆大馒头,有点灰白,好像还有些热气。我们挤在沙发上,都不用客气的先伸手拿起一个尚温的馒头,就像见到了情人一口咬下去,新面粉蒸的馒头就是好吃,微微发甜,散发着香气。其实大家都已经饿过劲了,有几位端起酒杯,就着昨天盆里的手抓肉,早上熬的奶茶,自顾自的吃了起来。我先咬了几口馒头,看着主人葛大姐还在忙活着,并没有对快三点才吃上这顿饭做任何解释,表情极其自然,家里儿子儿媳和他们的孩子也都抓起一个馒头紧着吃不说话,好像非常正常,好像什么事也没有。我几口将一个馒头快要消灭的时候,葛大姐上了桌,我看着葛大姐问了声:“这馒头挺好吃的,是在哪里买的?”其实我心里想的意思是上午说去买馒头,这快三点了才到,按北京话说是不是现磨的面?“锡盟。”葛大姐很轻的说了声。啊!我当时就愣住了,锡盟,离这里往返要200多公里?就为了买几个馒头?这时候好像是司机还是不知道谁接着说了句:走近道要近一些,就是有一段修路不太好走。我这口馒头还没有咽下去,就堵在嗓子里。为了我们改善一下,为了几个馒头,来回200多公里,还是土路砂石路,怎么可能?谁会相信?眼泪夺眶而出,我立即站起了奔向大门,到了对面的宿舍,任凭泪水流淌.....
  我们再来看看阿巴嘎旗政务网里面的“阿巴嘎周报”报道:寻访激情燃烧的岁月〖发布日期:2014-09-05〗〖来源:阿巴嘎旗政府网站〗〖作者:于立平〗七月末的最后两天,记者陪同北京老知青网发起的《知青岁月》摄制组走访了伊和高勒苏木阿拉腾嘎达苏嘎查北京知青,一路行来,感同身受着他们对内蒙古草原的一片真挚情谊,以及对逝去的青春年华的无限感慨和追忆,作为年龄相差不太多的同代人,记者也与他们一同感受着、体验着那种复杂的心路历程......沈连国,这个看上去比起他已经是爷爷身份相对年轻许多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老知青,他所忙碌的事业几乎全部与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有关,他开办了北京老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立了老知青网,并且担任着这个网站的站长,旗下有68个版主,注册会员有近万之众,而他自己也几乎把全部精力和收入都投入到联络各路知青、为他们而奔波忙碌的事业中了。
  武征大姐是北京知青里面的一个热心人,她以似乎无穷尽的精力,为知青举办的各种公益性活动而不停地转动着,看起来,她更像一只“陀螺”。每到一地,她就不停地说说说,周密地策划着摄制组的拍摄计划,从被采访对象的寻找、确定,到联络、采访行程的计划、制订到安排,摄制组成员的食宿,事无巨细,她都尽心尽力地考虑周全,安顿妥当。
  摄制组提前已经确定了采访对象,并且已经在此之前的几天就联系好了,是先期抵达这里探亲的知青葛美玲,她正好是记者以前的同事,彼此关系很好很熟悉。一大早,阿拉腾嘎达苏嘎查的嘎查长伊拉塔、一个知青和当地牧民的“混血儿”就带着两辆车等候着了,我们所要采访的葛美玲正是他的母亲
  我们一行通过电话相约,又带上了也是前几天才来到阿巴嘎旗走亲戚的知青宋新华,他原来当过这个镇的镇长,在不少单位任过职。他鬓角长得很长,方头大脸,嘴唇棱角分明,双眼炯炯有神,很像歌唱家胡松华,而且他说话的膛音很浓厚,很洪亮,唱歌的风格还真有点胡松华的影子呢。记者曾经从北京知青的一些活动视频和网络中目睹过这位仁兄的风采,他不但能歌擅词嗜书法,还爱搜集小物件,尤其在家中亲手制作蒙古族民间工艺品,雕刻得栩栩如生,十分精巧。更富于传奇色彩的是,他家三代人都与蒙古族有着不解之缘,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蒙汉结合体,真堪称是民族团结的典范之家。见到记者,寒暄几句,他拿起记者赠送的蒙文版报纸的合订本,毫不费力地朗声读起来,记者虽然听说过一些知青能够读文件念报纸的故事,但真的遇到这个情形时,仍不免惊叹起来。虽然葛美玲的老公已经去世多年,但这里有她的大儿子、儿媳和孙女,她的蒙古族婆婆努尔吉德玛也住在阿拉腾嘎达苏嘎查,有了这份亲情牵挂,促使她每年都要回来一二趟,和婆婆相依相伴住上一段时间,北京和草原在她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当我们一行到达她住的浩特时,正是正午时分,她穿着很休闲随意的碎花衣裤,从蒙古包里走出来,武征大姐就好像老相识一样奔过来,和葛美玲紧紧相拥在一起,宋新华和葛美玲是多年的交情,见面就没有那么客套了。在蒙古包里,葛美玲守在泥土炉子旁,一边娴熟地熬着奶茶,一边用胳膊圈着从北京跟来的孙子,从容不迫地回答着摄制组的提问和采访,说到当年的种种艰难困苦和冻馁困顿,她叙述的语气出奇的平淡自然,但一说到最伤心的事情,她回忆起和另外两名知青一起赶车往知青点小卖部拉货物翻车砸死人的遭遇时,却哽咽再三,未语泪先流......
  (六)决战未有穷期
  笔者这里,曾先期看到了一份“文献纪录片《知青岁月》简介”
  一、项目名称:《知青岁月
  二、节目形态:文献纪录片·知青口述历史
  三、出品:老知青网、北京老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摄制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
  四、项目运作:公司、个人、企业投资,政府支持,利益共享。
  五、项目规模:全片预计采访人数:500人;采访素材:45000分钟;每部:6至8集,每集30分钟;成片:56集,节目时长:1680分钟。
  主要内容:序·点燃激情时代
  第一部:草原宽阔的情怀
  第二部:贺兰山下的记忆
  第三部:延河水畔的歌声
  第四部:三晋山野的身影
  第五部:天山军垦的旋律
  第六部:黑土地上的脚印
  第七部:橡胶林中的倾诉
  第八部:海外知青的浪迹
  六、项目周期:预计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
  七、拍摄进度:2013年7月19日,《知青岁月》正式开拍。截止2014年6月30日,已采访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部分知青159人,采访素材12000分钟。2013年10月,制作完成《知青岁月·序·点燃激情时代》1集;2014年6月,制作完成第二部《贺兰山下的记忆》8集;2014年8月,开始制作第一部《草原宽阔的情怀》8集。八、媒体平台:公共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视频网站等。
  九、公益收藏:送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市档案馆等。
  十、项目团队:总策划:沈连国(千秋缘)、徐丰盈(大个)总监制:乔保平、沈连国、徐丰盈总编导、撰稿:郭振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编导)摄像:乔立军、李坤、于宏伟、张航舰编导组:戴楠、梁婷婷、徐笑、胡琳琳、谢雨圻
  2012年10月,老知青网正式提出摄制“知青访谈”的计划,得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的支持。本片将按地区逐步进行访谈,制作56集文献纪录片《知青岁月》。
  我知道,这个简介也是千秋缘咬着牙写出来的,他现在要正式向社会宣布老知网、老知青联谊会已经在运作一部大型知青口述历史纪录片了,他和出品单位特别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首先是理解这个行动,它不是个人一时心血来潮,一拍脑袋就干起来的事情。它是在为1700万知青在鼓与呼。它也不是为个人树碑立传,而是和1700万知青共同在抢救知青文化。千秋缘不止一次地声明,“老知网不是我个人的,它是全体知青的;《知青岁月口述历史纪录片》也不是我个人的,也是属于全体知青的!”这部《知青岁月》纪录片已经参加了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现在开始由网上投票选举,这是老知青网的一件大事,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希望有qq群和论坛的朋友将下面的地址广泛宣传,争取得到最大的点击。
  它更不是大款烧钱的玩闹行为。千秋缘已经把自己的家当都掏空了。他的住宅在北京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只是一个普通的两居室,面积不过七八十米。他的所有收藏都用纸箱子装着,几乎堆码到了房顶。他的61岁老伴、同为知青的阿拉侬是一位可敬的上海人,
  他们只有一个小孙女,也和他们一起住。阿拉侬几乎包办了孙女所有的吃喝拉撒事宜。千秋缘全身心投入到老知网和纪录片的拍摄中,根本无暇顾及家庭。有时候,阿拉侬也和千秋缘半开玩笑半嗔怪地用吴侬软语说:“我和你离婚!你去娶老知网为妻!”千秋缘只有一个儿子,为了给孩子在河北买一套住房,千秋缘连首付款都得跟亲朋好友去借。那天,他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由保利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他想着自己珍藏的一件价值起码能卖到50万以上的瓷器能顺利出手,可是拍品流拍了。他本来是要把这些钱再投入到知青口述史的拍摄中的。这一下,他真的有点发愁了。本来,一位重量级的纪录片收藏家刘德宝曾经答应过千秋缘,可以免费从他自己收藏的3000多部知青纪录片中更换“知青口述’纪录片中的全部背景。但是,摄制组连给人家的差旅费目前都掏不出来。
  千秋缘不想让人觉得他是在求人赞助,更不是在哭穷——他如果把计划中的8部56集片子都能拍摄、制作出来,至少还要500万元,他说,目前只是遇到了一个小小的困难,片子我非常看重,为六七十岁的知青留下了国内最重要的知青访谈资料,这是独一无二的资料,这不是目前花掉的几十万所能买到的。将来,人死了,但是资料还在,历史还在,这就够了。他坚信,老知网和知青口述历史纪录片一定会得到更多知青和关心、关注知青事业的社会人士的理解和帮助。再说,目前,已经有电视台购买了这部纪录片的播放权了,一些国外的大学、研究机构、网络媒体也对这部纪录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千秋缘坚信,这部纪录片一定会成为中国盛世中一笔不可抹灭的修史。因为,《知青岁月》知青口述历史文献纪录片,已经把知青历史浇铸在了青铜器上,镌刻在了大理石中,知青历史将会永恒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4)
80%
待提高
(1)
2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